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教育文化的长河中一直是人文社会浓重的一笔,目前的教育状况,人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给孩子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美丽、色彩斑斓的景象,就当前美术学前教育,就此來对一些教学效果和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问题;优化措施
  一、 引言
  学前教育中之所以设置美术课程是源于美术课程在启蒙教育时期至关重要,幼儿通过美术课程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学前教育的孩子,年纪尚小,智力的发展处于启蒙状态,天性烂漫活泼,纯真而善良。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的就是培养一些人生最基础的生活常识,以玩乐为主,知识教育为辅。身体的成长也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协调能力和灵敏度还不是很高,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得到锻炼。比如折纸、剪纸等手工制作都可以激发孩子的能动性。但由于美术课程非主流课程,现实中的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不太高,因此就美术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探索解决,定制一些优化措施。
  二、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没有及时进修课程
  由于生源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师的基础专业比较差,提高能力比较弱势,相关的美术技巧和专业知识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给美术课程学前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整体都缺少最基本的美术内涵和基本审美能力,教学效率也肯定得不到提高。
  (二)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上,许多教师仍在一直用传统模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课,老师自说自话,在新课讲解时没有新的创意,学生也没有被激发出自主创新和自己的思维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压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索然无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再加上传统教学的呆板,使学生兴趣全无。
  (三) 理论实践没有避重就轻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很多教师还在用理论知识去传授,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学习理论上的知识和书面上的内容,这样学前教育的特点不能更好地体现,不能尽可能地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学会的美术知识,缺少实践的机会,不能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一般都是纸上谈兵。
  三、 教学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不同
  (一) 理论性教学方法
  1. 教师将不同颜色的心形呈现在孩子面前,教其认识不同的色彩。
  2. 让孩子各自临摹心形,对应老师手中的心形颜色,为自己的爱心涂上颜色。
  (二) 实践性教育方法
  为用纸折好的小裤子上色,教学孩子辨别颜色的基础上,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对小裤子进行色彩搭配,可以观察出孩子对色彩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比,理论的美术课程教育方法模式比较陈旧,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对颜色有了认识度,孩子对颜色的识别,是通过老师的折纸来识别的,这不是主动的教学模式,而具有实践性的美术课程,应该用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来制作小纸裤,在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给纸衣进行色彩搭配时,让孩子自由发挥,给孩子自由想象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对色彩有自己的辨别能力。
  四、 美术课程的改善方法
  (一) 完善教学内容
  创造适合幼儿、丰富多彩、教学模式新颖的学前美术教育课程。将美术课程教育统一化、规范化、更好地让孩子对美术感兴趣,对美的感受上升高度。教师应该寻找符合幼儿健康成长以及按孩子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将自身了解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幼儿美术教学环境,应该教授孩子手工、绘画、儿童画、环境布置等一些方面,从美术表现力上入手,用色彩缤纷的图画、五彩斑斓的书籍,以此来吸引孩子,激发孩子对美术的热情,将美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增强学前教育学生的美术综合教学能力。
  (二) 明确美术教育意义
  美术课程在幼儿成长阶段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幼儿不仅对外界事物感到新奇,更懵懂无知,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创造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动力。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为孩子讲解一些书本上随处可见的内容,比如颜色的认识,常规颜色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如何辨别什么是美。也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体会世间的美。
  (三)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书本上的知识是教育的一个途径,但是美术课程往往通过书本是不能够解决人自身需要的内涵的,很多美术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智,单一的书本知识并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美术教学一定要书本与生活相结合,只有把艺术带进生活才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来锻炼孩子自身的思维,让孩子可以跟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去学习,教师的责任就是不仅仅教授孩子书本知识,更要引导孩子自主想象,自主发挥,不能按照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待新时代的学生,不然不仅抓不到艺术的精髓,孩子也感受不到美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因此,只有让学生在理解了理论知识后,与动手能力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美术的作用。
  五、 结束语
  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目前的情况,依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在不断地改进与不断地升级之后,一定会逐步成熟起来,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艺术的情趣,思维形象的构建,动手事件等能力,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来完善,才能更好地优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肖君.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5(7):111.
  [2]宋设.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13.
  [3]刘玉平.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间,2015,191(32):40-40,43.
  [4]何桂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16-17.
  [5]江丽亚,张世英.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114-115.
  作者简介:包玉婷,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非透析患者外周血清TNF-α水平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的水平
摘要: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复杂的生物理论科学变得具体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而且在试验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更有力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高三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功效,提高生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学科,其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与适当的推理能力,才能在探索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中的科学精髓。根据湛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研究内容分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将针对学生的能力分析,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案。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自发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本文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希望对目前的生物教育贡献一些微薄之力。  关键词:兴趣;老师;基础;培养  一、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学是学习生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高中学好生物可以对以后从事研究生物打好基础,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能
摘要: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推理判断以及主动思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逆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项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各个课程都将课程改革目标列入了工作日程,其中也包括了高中生物课程。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在开展生物课程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此同时
摘要:化学教学中有机地引入信息技术,可以让化学教学更加的高效。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有机地加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让化学课堂的引入、探究、讲解更加的直观生动。本文主要论述初中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化学学科;新型课堂;创新意识;信息技术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基础教育当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将化学学科与
摘要:相比于传统的“你听我讲”式教学,现在的教学模式在教改的驱动下朝“你学我帮”模式发展,为了与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我们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改进。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理论基础扎实的条件下多让学生参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达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标,为了是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于生活相贴和,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通过多次的实践
摘要:校园暴力事件在最近几年频频发生,中学生轻生事件也屡屡被报道,这些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学生对生命的轻视。作为高中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重视生命教育,尤其是生物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让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命观念;高中;生物教學  教育的最本质要求就是生命教育,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
摘要:音乐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的艺术学科。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升华以及表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的创造力?笔者认为,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感受自然、音乐基础和创作嘗试”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感受自然;音乐基础;实践创作  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