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教育常常远离了思辨的幸福和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远离了思想。于是,我们的教育变得贫困、软弱,它无法引导学生如何去了解人生、了解社会,保持人性的完整,拥有心灵的自由。
法国高考第一天考“哲学”,学者许纪霖在其微博中感叹:“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那么多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赞法国高考题的“开放”,也有人提出“很难评分”的质疑;还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西方更注重思想的教学。中国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却教给人思辨的精神。”
这样的解读自然有几分道理,但他们都忽视了潜藏在背后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法国高考题的设置是以人为本的,它要培养的是有情感、有思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和专业的工具。
2012年法国哲学高考题是:
理科类:没有国家我们能够更自由么?我们是否有义务寻求真理?
评论:卢梭《爱弥尔》
文科类:人们通过工作收获了什么?所有的信仰都违背理性吗?
评论: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社会经济类:工作,仅仅是为了做个有用的人吗?是否存在天生的欲望?
评论:乔治·贝克莱《消极服从论》。
这样的考试题,让习惯了应试教育、按标准、规范答案回答问题的中国考生感到迷茫与困惑,也感到惊奇,原来高考还可以这样考——它将语文作文转变为哲学的提问,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取代汗牛充栋的书籍与知识;它试图告诉年轻人,从准备进入大学那一天起,就应该学会思考人生,有一份批判精神与人伦关怀,而不是某种职业与饭碗的需要。
法国高考题可以使人反观到中国教育的缺失。缺失什么?缺失的是人文关怀与思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文革”前就流行,今天依旧是许多家长、学生应对高考、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座右铭。中国的教育和大学设计优先考虑的是“职业”上的“有用”,所以它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在中国,走进大学就意味着会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会在某些知识领域比别人懂得更多,也意味着可能成为某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管理者,有一个好饭碗。显然,这样的教育理念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特别是偏离了大学应有的人文与思想的教育。
这种偏离,有人将它归结为中国历史上重学轻思的传统,但前人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也。”可见中国的教育传统并没有完全放弃思想和思辨的权力。现代的中国人也曾试图思想。但是,在国门紧闭、权力异化的时代,这样的思想曾变得可怕与疯狂。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是领袖权威与意志的体现,并不会为自由的思想提供生存的土壤。而今天,国门敞开,自由的空气早已弥漫进来,我们的教育却不培植思想的土壤,不让人们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甚至是当代中国人的悲哀。
不让人们去思想,自然也会轻视哲学的存在,所以中国的高考不考哲学。因为哲学的主题是人,是人在思想。而中国的现行教育中,却找不到这样的哲学因子。中国教育也有被告知为哲学的东西,但早已背离了哲学的本性。黑格尔说:“哲学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就像“密纳发的猫头鹰”一样,“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即便是这样一种一味强调尾随于现实之后的哲学观点,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也找不到,因为,哲学在这里已被简化为政治,几乎已失去了任何思想与思辨的力量。
亚里斯多德说:“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有思想、能够进行哲学思维的人是幸福的。这幸福不是来自物质的丰裕,而是来自心灵的自由。伽达默尔说:“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于最深刻的理由,“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只有拥有了“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人的知识结构才是完整的,人性也才是完整的。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正是因为思想,人才赢得了他全部的尊严与高贵,才告别了愚昧和低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从法国的高考题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思辨的幸福和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拥有思想,这也是从中世纪就建立起来的西方大学精神的体现。我们的教育则常常远离了思辨的幸福和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远离了思想。于是,我们的教育变得贫困、软弱,它无法引导学生如何去了解人生、了解社会,保持人性的完整,拥有心灵的自由。
(摘自《青年参考》2012.6.28)B③
法国高考第一天考“哲学”,学者许纪霖在其微博中感叹:“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那么多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赞法国高考题的“开放”,也有人提出“很难评分”的质疑;还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西方更注重思想的教学。中国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却教给人思辨的精神。”
这样的解读自然有几分道理,但他们都忽视了潜藏在背后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法国高考题的设置是以人为本的,它要培养的是有情感、有思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和专业的工具。
2012年法国哲学高考题是:
理科类:没有国家我们能够更自由么?我们是否有义务寻求真理?
评论:卢梭《爱弥尔》
文科类:人们通过工作收获了什么?所有的信仰都违背理性吗?
评论: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社会经济类:工作,仅仅是为了做个有用的人吗?是否存在天生的欲望?
评论:乔治·贝克莱《消极服从论》。
这样的考试题,让习惯了应试教育、按标准、规范答案回答问题的中国考生感到迷茫与困惑,也感到惊奇,原来高考还可以这样考——它将语文作文转变为哲学的提问,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取代汗牛充栋的书籍与知识;它试图告诉年轻人,从准备进入大学那一天起,就应该学会思考人生,有一份批判精神与人伦关怀,而不是某种职业与饭碗的需要。
法国高考题可以使人反观到中国教育的缺失。缺失什么?缺失的是人文关怀与思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文革”前就流行,今天依旧是许多家长、学生应对高考、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座右铭。中国的教育和大学设计优先考虑的是“职业”上的“有用”,所以它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在中国,走进大学就意味着会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会在某些知识领域比别人懂得更多,也意味着可能成为某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管理者,有一个好饭碗。显然,这样的教育理念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特别是偏离了大学应有的人文与思想的教育。
这种偏离,有人将它归结为中国历史上重学轻思的传统,但前人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也。”可见中国的教育传统并没有完全放弃思想和思辨的权力。现代的中国人也曾试图思想。但是,在国门紧闭、权力异化的时代,这样的思想曾变得可怕与疯狂。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是领袖权威与意志的体现,并不会为自由的思想提供生存的土壤。而今天,国门敞开,自由的空气早已弥漫进来,我们的教育却不培植思想的土壤,不让人们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甚至是当代中国人的悲哀。
不让人们去思想,自然也会轻视哲学的存在,所以中国的高考不考哲学。因为哲学的主题是人,是人在思想。而中国的现行教育中,却找不到这样的哲学因子。中国教育也有被告知为哲学的东西,但早已背离了哲学的本性。黑格尔说:“哲学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就像“密纳发的猫头鹰”一样,“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即便是这样一种一味强调尾随于现实之后的哲学观点,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也找不到,因为,哲学在这里已被简化为政治,几乎已失去了任何思想与思辨的力量。
亚里斯多德说:“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有思想、能够进行哲学思维的人是幸福的。这幸福不是来自物质的丰裕,而是来自心灵的自由。伽达默尔说:“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于最深刻的理由,“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只有拥有了“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人的知识结构才是完整的,人性也才是完整的。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正是因为思想,人才赢得了他全部的尊严与高贵,才告别了愚昧和低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从法国的高考题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思辨的幸福和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拥有思想,这也是从中世纪就建立起来的西方大学精神的体现。我们的教育则常常远离了思辨的幸福和纯理论的知识与兴趣,远离了思想。于是,我们的教育变得贫困、软弱,它无法引导学生如何去了解人生、了解社会,保持人性的完整,拥有心灵的自由。
(摘自《青年参考》2012.6.28)B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