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日,终于陈旧,一秒也没有停留。
  云朵和飞鸟,一千声奢华的密语,变形为一千幅
  新鲜的烟消云散。云尽处
  马群涌了过来——
  侠客回到天上。银色的马鬃,银色的雪,
  更美的痛楚望着我,一条河流望着我……
  从绝到望的尽头
  我看见了你——
  和我一起回到第六日。
  秋深,也凉。
  午后浓荫,挺拔的语感,必要的荷尔蒙
  瞬息的无穷,值得反复引用。
  第五日的花朵
  是白色的,白得耀眼,试图提醒其它颜色,
  它是水做的,是雷电的幽灵,
  可以含苞,可以盛放。而夜风正把那时的花瓣吹过地板
  枯萎的暗香,让午夜有点微醺。
  第四日的雨,来自江南,
  一个少年从梦中醒来,他臂上的青龙
  成为可见,成为雨意充满房间。
  第三日的巫师,他的读心术使日子变短,
  短得没有黑夜,只剩下起伏的剧情与长长的人生。
  第二日加快的心跳,裹挟一生的眩晕
  拴在石头上的心——
  阅读上面所有的青苔。
  第一日的危崖吞噬龐大的深渊
  时间死了,它活着。
  一棵成熟的银杏给我金黄的微笑。
  它体内的白果,
  通过去壳、去心、蒸煮,回到胃,
  成为一剂良药。
其他文献
总要想到远处的村庄  临睡前  总要想到远处的村庄  消失的竹林,黃泥路,茅草房  死去的人如一本相册  翻开,他们就走动,说话  在田地里忙碌……  我甚至还能记起四十多年前  死去的那个同学的脸  它在时光之外  栩栩如生。我不想在临睡前  想到这些,对于死亡  我还在准备。竭尽心力  我想把场景  转换到这座喧哗城市  那些熟悉的街道  但全是几十年前的样子  陈旧,灰暗,模糊  仿佛有一种
期刊
三十年前我采摘过苦苣、防风、山蕨菜  甚至马齿苋,用这些經脉里  流淌着苦水的植物充饥度日  三十多年前我也吃着青稞、大麦  苦荞,这些粗粝的粮食  在水磨坊吱吱呀呀的磨面声中度过童年  而如今啊,跟很多人一样  我也开始吃着大鱼大肉山珍海味  甚至跟着有钱的朋友一起  学习抽烟,开始酗酒……  这些被我消耗掉的食物  有的经过我的身体回到大地  有的成为我的骨和肉,钙和盐。筑起  我瘦弱身躯中坚
期刊
乡村之夜  野草,棉叶——  那些白天被我们踩踏的事物  到了夜里才会活过来  绽放出妖娆之美  和小伙伴们一路哼起歌儿  走着走着和他们散了  淡淡的月光  描摹出前方陌生敞亮的禾场  脚尖探出  却感触到水的寒凉  才猛然想起  母亲的叮咛  那些乡村的夜晚  身体总会不自禁地漫游  自然万物似在无声呼唤你  山峦,草地,池塘  在夜色中泛出魅惑的光泽  试着包容你幼小的身躯  和它们融入一体
期刊
我愿意把卑微的生命标本采摘下来:  乱石冈后哀鸣的孤狼  半空零落的一根滴血的羽毛  屋檐下燕子的呢喃  邻人床榻上低而又低的一声咳嗽……  这些不值一提的事物  被我反复郑重地写在纸上  如是在流水的光阴中年华虚度  并由此操碎柔软的心  下 山  从山上下来,风吹透汗湿的衣衫  路边有人浇水喊不出名姓——  人和樹都有些眼熟但忘了是谁  我想上前打一声招呼  却被两道柔软的目光挡在路上  坡道
期刊
叶子,花朵,小草,浮在每一级  石梯之上。沿石级而上  白云的扶手,把她和石头  举向天空。夜间,山上飞翔的风雨和虫鸣  让她愈加成为安静之人  不玩手机,不问妆事  她在石头里,潜心雕凿星星的灯盏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她有足够的  耐性和失传的篆刻术  她几近完美……  刺  乡村这块磨刀石  把他的童年,磨得像刺一样尖锐  一颗颗锋利的刺  深深地扎进他的指肚和脚板  他的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期刊
扒小豆的黑老头  右手边堆着一垛小豆  左手边放着一只簸箕  黑老头坐在墙根  不紧不慢地扒小豆  村长来过  和迎出来的老伴说了一会儿话  见他没抬头  走了  收山货的小贩来过  冲院里喊了两嗓子  见他没抬头  走了  快晌午时  牛在棚圈里  “哞——”地叫了一声  他起身了  去拎那个饮牛的水桶  空燕窝  屋檐下的旧燕窝旁  又多出了个新燕窝  此后,那个旧窝  一直那么闲着、空着  
期刊
一片林子复归平静  鸟儿飞离的时候  先是用爪子蹬了一下,翅膀同时打开  一片林子不易察觉地晃了晃  野蜂和蝴蝶没有被打扰  一片林子復归平静  所有的枝条举着树叶,屏声敛气  在等待那只鸟儿飞回  库山村的水田  水田就安静地躺在那里  让几只白色的鸟落下来休息,顺带试探深浅  吃草的牛走过,目不斜视  它们彼此相识多年,省略了寒暄  昼短的冬天已经过去,田埂上青草开始蓄势  日落之前,田鸡用几
期刊
猴 岛  这江水想说的话,已被鸥鸟撕碎  荒岛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承接方式  神还是相信了土著,他们繁衍、阻滞、求和  大多是为了驱赶蕲春蛇的梦想  我们拜过,也曾拿起木瓢敬奉首领  那是一只比松鼠略大的猴子  是的,土著总是将它顶在头顶上  而上帝的奉劝,却被他们弄得满地都是  矮檐与矮檐的对面  只坐在矮檐下,听乳燕的鼾声,神以为不自在了  眼镜蛇离得很远,中间足够放下占卜者的竹棒  读经书的修女
期刊
外婆老了,她的绣花针掉在地上,找不到了  那些尖锐的什物,刺痛过大地  过世的外公身体平卧  這是对大地最温柔的方式  松针是无数的绣花针,它们直指天空  它们刺透露珠,又把露珠串起来  如串着我  串着我摇摇晃晃的人生  又或者是我,绣花针一样,正在刺痛你
期刊
从未出过远门的七只麻鸡婆  随母亲颠簸了两个小时  来到桃花坪  七只麻鸡婆整天关在漆黑里  再也不能像在长鄄一样悠然地散步  不能追逐虫子,啄食青草、沙砾、晨露  它们从最初的喋喋不休  慢慢变得沉默寡言  除了上市场买菜  母亲整天在家里看电视、忙活、枯坐  不能像在长鄄一样串门走户  出门遇见的都是一群陌生的普通话  母亲最大的乐事,是从三楼溜到车库  咯咯咯地和七只麻鸡婆拉家常  气氛瞬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