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8-02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将计算机知识有效运用于专业领域已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1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并未去企业和用人单位调研,了解和考察社会上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是简单的根据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自身的师资去开设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造成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2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和单一:大部分的计算机教材都是原理性的,而不是实例性的。学生只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很多高校一本教材用好几年,没有融入计算机学科的最新知识和前沿动态;不同专业同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未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缺乏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和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1.3硬件设施更新速度过慢: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出于经济的考虑,配置一批电脑往往要用5-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这就形成了社会上流行Window XP,学校还在讲Windows 2000,社会上普遍用的是酷睿2的CPU,学校还在用奔腾4的CPU。这样学生学到和用到的都是落后于社会好几年的知识和设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4教学设备不能适应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课程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上机操作发现问题,掌握技能。但是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一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不能有机结合,教室没有电脑,教师课演示时学生不能动手操作,实验室没有演示设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时教师无法演示,严重影响计算机课程尤其是操作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实验室设施落后,教师无法监控和管理学生上机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做与课程无关的事,如玩游戏,上网等。
1.5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低下:一方面,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或者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教学水平低下。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顺利发展。
1.6学生入学水平差异大,不能因材施教: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一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甚至少数同学能做简单的软件开发, 而有的学生连电脑都没摸过。教师授课很难兼顾所有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基础好的学生不愿意听,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1.7考试范围不全,考核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仍采用笔记的考试形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即便有些课程采用题库上机考试的形式,但由于机器阅卷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很难涵盖大纲要求掌握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无法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因此,现有的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2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
2.1根据社会及市场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高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的变化以及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的方向,派专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面向社会及市场需求设置计算机课程;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大方向以及出台的各种政策,及时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具有前瞻性。
2.2根据计算机发展和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特别是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造成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落后于计算机实际发展的情况。为此,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2.2.1要加快计算机教育的教材建设。应做好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根据各专业计算机所开的课程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自主开发实用的计算机课程的教材。
2.2.2要及时修订计算机教学大纲。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对对计算机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制定适合各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计划。
2.2.3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一方面学校可定期组织对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计算机教学的最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最新、最实用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
2.3合理安排资金,适时更新计算机的硬件设施:要想教学生最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技能,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做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合理安排资金,尽最大努力更新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设施,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相关人才。
2.4改进教学设备,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要想克服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脱节的现象,可以采取下述措施:
2.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的全局控制。根据教学需要建设网络教室,可以实现教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通过操作教师机,直接向学生的显示器上展示操作效果,所见即所得。这样,可使学生很直观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全面监控学生的上机情况,引导学生做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 2.4.2实验室添置投影设备。教师直接在实验室授课,这样可以做到教师边操作学生边练习,学生有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演示。
2.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2.5.1启发式教学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2.5.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
2.5.3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然后学生分组协作讨论并完成各自的项目。学生在项目式教学法中,通过围绕项目组织所学知识和学习资源,较好地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采用分层教学:对刚入学的新生组织摸底考试,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分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2.7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首先,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及简单的操作和程序应用题,可逐步建立题库系统,可有效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拷贝;而对于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可采用平时布置个性化作业、实验课抽查、小测验等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
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的重任。本人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需要高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更需要计算机教师不断进行思索和总结,紧跟时代步伐,为计算机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隽.高职计算机教育简论[J] .辽宁高职学报,2010,(4)
[2]张奕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研究[J].硅谷,2010,(10)
[3]肖汉,张莹,丁宏伟.美国大学成功经验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4]张长华.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改革[J]. 民营科技,2010,(2)
[5]张海波.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6]沈君全.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均势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6)
[7]付宁.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浅析[J]. 改革与开放,2010,(18)
[8]刘华艳,张雯雰.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8)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将计算机知识有效运用于专业领域已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1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并未去企业和用人单位调研,了解和考察社会上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是简单的根据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自身的师资去开设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造成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2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和单一:大部分的计算机教材都是原理性的,而不是实例性的。学生只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很多高校一本教材用好几年,没有融入计算机学科的最新知识和前沿动态;不同专业同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未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缺乏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和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1.3硬件设施更新速度过慢: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出于经济的考虑,配置一批电脑往往要用5-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这就形成了社会上流行Window XP,学校还在讲Windows 2000,社会上普遍用的是酷睿2的CPU,学校还在用奔腾4的CPU。这样学生学到和用到的都是落后于社会好几年的知识和设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4教学设备不能适应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课程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上机操作发现问题,掌握技能。但是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一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不能有机结合,教室没有电脑,教师课演示时学生不能动手操作,实验室没有演示设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时教师无法演示,严重影响计算机课程尤其是操作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实验室设施落后,教师无法监控和管理学生上机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做与课程无关的事,如玩游戏,上网等。
1.5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低下:一方面,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或者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教学水平低下。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顺利发展。
1.6学生入学水平差异大,不能因材施教: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一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甚至少数同学能做简单的软件开发, 而有的学生连电脑都没摸过。教师授课很难兼顾所有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基础好的学生不愿意听,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1.7考试范围不全,考核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仍采用笔记的考试形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即便有些课程采用题库上机考试的形式,但由于机器阅卷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很难涵盖大纲要求掌握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无法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因此,现有的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2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
2.1根据社会及市场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高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的变化以及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的方向,派专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面向社会及市场需求设置计算机课程;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大方向以及出台的各种政策,及时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具有前瞻性。
2.2根据计算机发展和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特别是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造成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落后于计算机实际发展的情况。为此,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2.2.1要加快计算机教育的教材建设。应做好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根据各专业计算机所开的课程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自主开发实用的计算机课程的教材。
2.2.2要及时修订计算机教学大纲。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对对计算机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制定适合各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计划。
2.2.3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一方面学校可定期组织对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计算机教学的最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最新、最实用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
2.3合理安排资金,适时更新计算机的硬件设施:要想教学生最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技能,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做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合理安排资金,尽最大努力更新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设施,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相关人才。
2.4改进教学设备,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要想克服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脱节的现象,可以采取下述措施:
2.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的全局控制。根据教学需要建设网络教室,可以实现教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通过操作教师机,直接向学生的显示器上展示操作效果,所见即所得。这样,可使学生很直观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全面监控学生的上机情况,引导学生做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 2.4.2实验室添置投影设备。教师直接在实验室授课,这样可以做到教师边操作学生边练习,学生有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演示。
2.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2.5.1启发式教学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2.5.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
2.5.3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然后学生分组协作讨论并完成各自的项目。学生在项目式教学法中,通过围绕项目组织所学知识和学习资源,较好地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采用分层教学:对刚入学的新生组织摸底考试,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分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2.7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首先,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及简单的操作和程序应用题,可逐步建立题库系统,可有效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拷贝;而对于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可采用平时布置个性化作业、实验课抽查、小测验等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
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的重任。本人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需要高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更需要计算机教师不断进行思索和总结,紧跟时代步伐,为计算机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隽.高职计算机教育简论[J] .辽宁高职学报,2010,(4)
[2]张奕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研究[J].硅谷,2010,(10)
[3]肖汉,张莹,丁宏伟.美国大学成功经验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4]张长华.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改革[J]. 民营科技,2010,(2)
[5]张海波.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6]沈君全.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均势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6)
[7]付宁.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浅析[J]. 改革与开放,2010,(18)
[8]刘华艳,张雯雰.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