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学是外语教学发展的重要部分,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及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大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开发出一些将文化教学与英语语言知识相结合的新方法。
  关键词:文化渗透教学 大学英语教育 教学改革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每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随着“注重交际”教法的采用,教师应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拿出一点时间,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道德观、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还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掌握地道的英语,体会英语的真正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注意文化渗透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薄弱探析
  
  1.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
  由于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能力上,比如语音和句法结构。典型的教学模式是读和讲解词汇,分析课文和处理练习题。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很快对英语产生了厌倦心理。另外教师也少有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所以对外来文化接触很少,了解非常有限。同时,由于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压力重,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注重自身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2.应试教育和母语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学习往往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学习方法陈旧,见树不见林,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忽略自己的表达。当学生想表达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由于受母语思维定势、文化习惯的影响,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不自觉地把汉语的使用规则套用于英语,有意无意地将汉语的文化模式强加给英语,结果违反了英语的语用规则,导致错误发生。
  3.缺乏交际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活动场所,教师讲解、学生操练都脱离具体的语境机械性进行,过度专注了应试,忽视了言语的表达。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但却无法应用在实际交际中,虽然有些学校有外籍教师,但学生的语言交际机会还是比较少。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
  
  1.文化渗透的原则
  文化渗透指的是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切合实际地导入一些目的语所属的文化知识,以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1)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流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
  (2)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
  (3)适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或有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另外,由于文化内容本身就广而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
  笔者认为除了以上的三个原则外,在文化导入中还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而应尽可能做到准确、全面、客观。文化导入要与语言教学结合自然,不要机械呆板。总之,文化导入应从效果出发。“导入”不是“灌入”、“填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会导致“消化不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搞清他们的文化难点。备课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揣摩具体教法。
  2.文化渗透的教学方法
  (1)阐释法
  教师应对教科书中出现的学生理解困难的文化点,尤其是那些含有文化意义的词语和课文内容重点加以解释。例如,红色是汉语中褒义最浓烈的一个词,例如“红红火火”、“红榜”、“开门红”等,还有婚礼上红装的新娘、庆功会上英模披红绸、戴红花,都表示了“喜庆、昌盛、幸福”;而英语中则大相径庭,一般表示危险、发怒、禁止,如red alert(紧急警报)、red ruin(火灾)、see red(生气)。
  (2)情景对话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孤立的、静止的语言材料变为具体可感的、活的语言,使学生从语言知识的学习进入到对语言功能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交流学习。教师应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如设置下面的对话场景让学生理解: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这些点滴的知识就应从中学阶段开始积累。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摄影等功能为一体,用图形、图像、动画、音乐等各种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教学内容直观有趣,更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教师应该注意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等资料,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展示英语国家的社交场景和交际过程,让学生能够间接地体会到英语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使用。同时,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录像、图片等,让学生认知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加深文化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生动地展示英美文化,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可以增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4)实践法
  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开设英语角。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的交际功能项目,虽然也得到了训练,但多是以 pairwork,group discussion等形式出现的机械性操练,离开熟悉的环境与人,学生能否灵活应变呢?教师应该创造课余时间开设英语角,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束语
  
  要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全面发展,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避免封闭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把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鉴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此方面还存在这很多困难。因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任务。教师应注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同步进行,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并持之以恒。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导思想,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交际能力素质,使他们能够信心百倍地迎接今后的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
  [2] 郑军,《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拓宽训练途径,把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生活环节。课堂上巧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质疑、评议、小组合作中加强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巧设情境,充分挖掘话题进行训练。教师还应把口语交际训练拓展到
期刊
“博尔赫斯问: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摘自北大著名教授曹文轩先生的《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中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  “语文是母语教育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因此,可以这么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
期刊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为了使学生认识美和评价美,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基本的理论和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直接关系着学生对美术内涵的把握,同时,这也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关键所在。经过多
期刊
为了全面推进我省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省教育厅决定,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是联系科任老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整个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处理者、协调者。    一、激励性评价为主,呵护孩子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
期刊
我们经常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低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在知识方面,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知识是真实的,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正确的,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情感上,学生接受教师的表扬和批评能深入到思想意识中去,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表扬使他们更加愉快、自豪,并愿意表现得更好;
期刊
摘要: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教师、学生集体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所以说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期刊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克服各种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和陈规陋习,克服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惰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增强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
期刊
一、以爱动其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是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要消除初中生逆反心理,教师要对学生关怀、理解、支持,要把满腔爱心倾注到学生身上。加里宁曾说:“对教师最主要的要求是热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爱也是教育技巧,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教育的基础,爱还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愉
期刊
摘要:本文以自己中途接班的经历,特别是小乐的转化来谈接班工作的感受及如何做好中途接班工作:即中途接班要有智慧、要有耐心、要有爱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关键词:中途接班 智慧 耐心 爱心    新的学期又到了,这学期我将中途接班,而且是初三年级的班,其中一个班的英语成绩是年级的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二还相差10多分。想想这些初三的男学生,站在我面前比我还要高,我心中不免又增加了几分忐忑,且不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启迪学生求知的钥匙。兴趣的产生,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外因条件的反复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初中学生性格活泼,不善于思考问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政治课没啥学头”,“老师不讲,我也能看明白”。针对学生这种模糊认识,在教学中,我常在一些被学生认为浅显,甚至不屑一顾的问题上下功夫。例如,在讲到“没有压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