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仪器平台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必备通道,高效运转是服务科研的基础。通过介绍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的建设情况,分析了仪器平台建设的作用,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仪器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仪器平台;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5-0254-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strument platform is an essential channel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is the basis for ser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Biology,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was explained.
  Key words Instrument platform;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State key laboratory
  隨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到科研事业的经费不断增长,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数额也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提高仪器使用率,是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的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的建设发展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1 仪器平台的建设概况
  仪器设备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必备物质条件。自1984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成了261 个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高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台数646 601台,总价值423.3 亿元。其中价值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台数16 506台,总价值191.4亿元[1]。截至2018年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台数286台(套),总价值9 464.9万元,其中价值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台数89台(套),总价值8 452.76万元
  1.1 组建专职管理团队,提高仪器管理水平
  强大的仪器管理团队,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保证。缺乏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作为支撑,仪器设备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2]。依托单位高度重视平台建设,2018年9月通过所内公开招聘的形式,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扩大了仪器平台管理团队,目前平台有业务主任1名,分平台主任2名,5名专职仪器操作管理人员,平台管理团队的壮大,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高效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1.2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平台建设
  实验室对研究平台实行集中规划、统一管理。实验室公用仪器平台,除部分仪器为专用仪器外,所有仪器均对外开放,共享使用[3]。实验室制定健全的仪器管理制度并认真监督实施。仪器的高效使用,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有直接关系,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仪器平台建设的基本保障[4]。在加强管理团队建设的同时,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仪器平台管理制度、仪器平台预约登记制度、仪器平台对外开放制度等,同时为每台大型仪器制作了仪器简介及操作规程,使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管理更加规范,管理体系更为健全。
  1.3 加强平台建设,提高仪器使用率
  仪器平台的建设,是推动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仪器使用和科研工作需求,不定期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技术培训,促进大型仪器的安全正确使用,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5-6]。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研究平台实行集中规划、统一管理的方针,为进一步增强大型仪器设备规范化使用,平台安装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实现了大型仪器预约—使用—监管的联网管理,有力地保证了大型仪器的规范、有序、高效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年机时率达到89.8%。
  2 仪器平台的作用
  2.1 服务科学研究
  公用仪器平台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多年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为国家973、国863、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省部重大科技专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实验室仪器采购紧密围绕实验室学科发展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硬件支撑,利用平台的分子互作分析、昆虫电生理研究、显微观察研究、质谱分析等方面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在Cell Host & Microbe、PANS、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Plant、PLoS Pathogens等杂志上发表了高影响力的文章。平台为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2 服务于人才培养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培养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仪器平台是重要的一份子[7]。仪器平台结合平台仪器设备,通过举办仪器使用培训班、配置专职的仪器管理操作人员,为初次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员进行使用操作培训等措施,保证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硕士生、博士生能够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可熟练操作平台大型仪器,让仪器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解决了所谓的有仪器没人会使用的困境,同时,仪器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也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家。
  2.3 提升开放共享率
  开放共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的基本原则。开放共享不仅仅指开放课题、学术交流、学会会议等,仪器平台的开放共享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8]。目前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100%实现了对外开放共享,对外开放共享服务机时率35.4%。在为本单位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前提下,为兄弟科研教学单位提供了良好的仪器使用共享服务,有效的提高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效率。
  3 仪器平台运行对策
  针对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3.1 完善管理职责,加强团队建设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购置专项经費逐年增加,仪器平台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管理出效益已为人们所共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改善的条件下,既要注重建设,又要注重管理,只有加强管理,实验室仪器平台才能发挥更大效益[9]。目前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的种类较多、用户的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因此在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实验室对仪器管理人员采用了分类负责管理的模式[10]。仪器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负责的仪器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并及时更新仪器设备的信息档案,例如仪器设备的采购信息、安装情况、仪器培训通知、维护保养、故障报修等。
  3.2 提升管理水平,服务科学研究
  大型仪器平台的核心功能体现在仪器的集约化管理和为实验用户提供科学高效的在线预约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同时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仪器平台的在线预约机制有效的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更加高效的为科学研究服务[11]。仪器设备的采购是仪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仪器的重复采购,采购前做好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论证,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性和先进性[12]。仪器共享预约平台的建立,有效地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信息、使用率、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解决了过去靠人工登记、查看、统计的低效问题。仪器平台的高效管理,是仪器平台高效服务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
  3.3 加强对外开放,实施有偿使用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专门管理、共享使用、有偿服务。通过加强仪器平台的建设规划、运行管理,促进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13]。科研院所积极推进仪器设备的有偿使用服务,建立内外有别的成本核算机制。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运行故障,高额的维修费用往往超过了实验室运行承受的能力,维修往往需要通过申报依托单位领导,经过开会、各级报批方可维修,严重影响维修的实效性,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制度、有偿使用管理、维修基金管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机制上保障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开放共享[14]。
  4 结语
  近年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通过完善管理团队、制度建设、预约管理平台的建设发展,有效地改善了仪器平台在科学研究上的服务水平。实验室管理团队会继续为国家的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为社会提供高效的仪器共享服务,努力把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2016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R].2017.
  [2]蔡万涛,李云伏.建立共享管理体系 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1-4.
  [3]郝云忱,闫肃.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1-3.
  [4]黄琳,丁宏刚,彭小平,等.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1002-1004.
  [5]颜彩玲,王世鄂,陈婉南,等.加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提高仪器利用率[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7):530-531.
  [6]杨洪涛,杜法亮,刘晓辉,等.生物实验中心大型仪器管理及共享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科学,2014,17(5):171-173.
  [7]罗刚,李云,凌冠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230-233.
  [8]肖静,龙飞.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8,21(4):214-216.
  [9]苏丁丁,熊兴耀,曾建国,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4):192-194,197.
  [10]冯建跃.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133-136.
  [11]张琳霞,周宜君,胡吉成,等.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措施与成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135-138.
  [12]孙丽华,宫永伟,李俊奇.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几点思考[J].高教学刊,2015(8):63-64.
  [13]费克文,倪光峰,王伏玲.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00-402.
  [14]崔庆新,徐召,胡宁.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发展趋势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5,18(4):238-240.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但是相对于线下7万亿的生鲜市场规模,生鲜电商的线上渗透率仅为3%,生鲜电商被认为是电商细分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增长速度相比前5年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标准化低、品质低、品牌弱、盈利低、冷链物流不健全、营商环境不佳等因素成为阻碍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症结。随着国家各项重大政策利好,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
期刊
摘要 以广州本地木棉花为试材,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干燥,设置干燥时间为12、17、20、40 h,并使用单因子试剂和复合试剂进行干燥前浸泡处理,通过测定及评价干燥后花瓣的颜色、质感、厚薄度、平整性和综合效果,筛选出木棉花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适用的护色护形剂以及干燥时间,以期对干燥木棉花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无水乙醇+10%柠檬酸复合试剂浸泡处理木棉花,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花朵品质最佳
期刊
摘要 收集整理湖南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典籍和新闻报道等多源信息,基于增强藤田级别建立湖南各县市1950—2015年的龙卷风EF等级序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多地有龙卷发生,地形平坦地区多于山、丘区,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益阳龙卷发生数分别居地市级的前3名,同时洞庭湖区也是较强龙卷多发地带。3—10月湖南均有龙卷发生,4—5月为高发时段,其中4月是较强龙卷多发时段;湖南龙卷发
期刊
摘要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显示,预处理方法为一阶、二阶微分的识别率分别为81.2%和76.9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微分+SG平滑的识别率分别为89.74%和87.18%。多
期刊
摘要 陕北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新发展的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但山地苹果“大小年”严重。山地苹果“大小年”不但与树体营养、内源激素、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壤水肥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防治、品种特性及授粉树配置等密切相关。针对山地苹果“大小年”的问题,简述了“大年”“小年”树的冬季修剪、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及夏季、秋季修剪方法,以防止、减少“大小年”发生,促进山地苹果丰产稳产。  关键词 山地苹果;
期刊
摘要 针对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提升滁州学院农田水利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田水利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 S-01;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
期刊
摘要 传统的农作物病害诊断主要依靠人工识别,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经验且主观性较强,存在误判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选取玉米和马铃薯的5种常见病害进行试验,构建了1个13层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池化方式及优化算法对该模型准确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模型鲁棒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良好的分类性能,对5种病害的平均识别率为93.95%,为
期刊
摘要 为提高红枣分级速度和分级检测的精度,实现无损分级的效率最大化,按照分级要求对红枣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褶皱程度及外轮廓等进行检测。采用图像预处理算法对红枣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图像增强,多种检测算法比较后采用自适应Canny算法对红枣图像进行外轮廓边缘检测,拟采用傅里叶算法对红枣的尺寸进行计算,由极半径函数确定红枣的形心位置坐标,配合Euclidean算法检测红枣距离尺寸,对干枣、鲜枣以及大小
期刊
摘要 为了实现自然场景下水稻害虫实时精准被识别,构建基于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害虫智能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VGG-16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网络结构,根据水稻害虫的个体特征和自然场景,对VGG-16网络的卷积层局部调整,优化主要模型参数,实现水稻害虫的智能识别,其识别的平均准确率是90.7%,实现对沙叶蝉、大螟、斑须蝽、点蜂缘蝽和白背飞虱的准确识别。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自
期刊
摘要 郴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与果蔬,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及落实精准脱贫方略,在郴州适宜地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不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举措。概述了我国天麻种植情况及天麻种植的制约因素,诸如自然条件、繁殖方式、伴生菌选择和培育、菌材的选择和利用等。从天麻产品、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郴州市天麻种植业发展的利弊,并针对目前郴州在天麻种植技术上滞后、基础研究还较薄弱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