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合理优化始终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三点简单策略,分别为问题引导,落实启发式教学理念;注重体验,组织课堂动手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关键词:新课改;小数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合理优化始终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问题引导,落实启发式教学理念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重视的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灌输式理念恰好代表两种典型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灌输式的教学由于知识传授效率高,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升学率,所以称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模式。但在新课改形势下,其弊端也日益为人所诟病,而启发式教学则受到日益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落实此一理念,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可以提出“两条直线掉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怎能的情况?”这样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启发式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升,促使其发现生活中、身边的垂直与平行现象。相比而言,这比传统的那种“教师直白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要有意义得多。
二、注重体验,组织课堂动手实践活动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沉闷的讲授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多组织一些课堂上的动手实践活动,从而既增加课堂趣味,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小学数学中,特别是几何部分的知识,动手操作是很有着意义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时,课前让学生准备烟盒、牙膏盒等长方体纸盒及剪刀等物。上课导入课题后,先让学生爆出自己的小纸盒,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的边长,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基本特征。并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四个角的角度,从而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认识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理解概念的同时也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接着,展开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但不一定是直角”。
在上述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寻找规律,最后让各小组对比归纳,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让学生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手脑结合,体验如何寻找规律,从而达到活跃课堂同时增进学生课堂体验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知识是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基本特征所带的学习难度,小学数学虽然处于初级范畴,其知识点都较简单,但这种基本属性是不会变的。而且生活化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对知识的内化。
比如,在学习负数知识时,我们就要考虑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广泛的负数,即很多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引入,比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存折上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显然不够,这样就自然引出负数的认识。再如學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分苹果”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新课学习完后,则让学生去发现身边存在的分数,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关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设计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三点简单策略,分别为问题引导,落实启发式教学理念;注重体验,组织课堂动手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当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易立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2015(24):9-9.
[2]胡庆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00(005):203-203.
[3]刘博.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 文理导航,2013,000(005):34-34.
关键词:新课改;小数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合理优化始终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问题引导,落实启发式教学理念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重视的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灌输式理念恰好代表两种典型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灌输式的教学由于知识传授效率高,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升学率,所以称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模式。但在新课改形势下,其弊端也日益为人所诟病,而启发式教学则受到日益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落实此一理念,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可以提出“两条直线掉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怎能的情况?”这样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启发式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升,促使其发现生活中、身边的垂直与平行现象。相比而言,这比传统的那种“教师直白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要有意义得多。
二、注重体验,组织课堂动手实践活动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沉闷的讲授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多组织一些课堂上的动手实践活动,从而既增加课堂趣味,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小学数学中,特别是几何部分的知识,动手操作是很有着意义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时,课前让学生准备烟盒、牙膏盒等长方体纸盒及剪刀等物。上课导入课题后,先让学生爆出自己的小纸盒,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的边长,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基本特征。并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四个角的角度,从而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认识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理解概念的同时也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接着,展开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但不一定是直角”。
在上述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寻找规律,最后让各小组对比归纳,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让学生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手脑结合,体验如何寻找规律,从而达到活跃课堂同时增进学生课堂体验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知识是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基本特征所带的学习难度,小学数学虽然处于初级范畴,其知识点都较简单,但这种基本属性是不会变的。而且生活化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对知识的内化。
比如,在学习负数知识时,我们就要考虑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广泛的负数,即很多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引入,比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存折上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显然不够,这样就自然引出负数的认识。再如學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分苹果”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新课学习完后,则让学生去发现身边存在的分数,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关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设计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三点简单策略,分别为问题引导,落实启发式教学理念;注重体验,组织课堂动手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当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易立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2015(24):9-9.
[2]胡庆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00(005):203-203.
[3]刘博.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 文理导航,2013,000(005):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