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创造力培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理论、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创造力的设计原则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造力培养
  【分类号】G633.7
  实验教学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造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依据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及过程,坚持物理验教学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理论
  1.1 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物理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是其发展的基础,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验证,逐步认识、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与规律。同时,物理教学不仅包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理论的认知,而且也包括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与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物理知识和规律的探究过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1.2 物理实验在培养创造力中的作用。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中的体验、经历和感悟,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创造力的设计原则
  2.1 坚持以教材为本,注重常规的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坚持以教材为本,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潜能。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以由浅入深的方式和不同层次探究途径,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让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引导思考”到“主动创新”的转变,将物理实验内容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2.2 注重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虽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目的、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激發学生创造潜能,树立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信心。
  2.3 遵循循序渐进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饰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物理教师可以依据实验教学类型与实验分类,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有目的和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究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探究过程。
  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创造力培养的实践
  3.1 创造潜能激发。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依据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方式,以直观、形象和易于理解的实验操作过程,完成常规的实验课教学。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观察塑料瓶中气泡的运动”实验:将一瓶装满水且带有气泡的水瓶平放,然后在桌面推动瓶子,让学生仔细观察“开始推动”、“推动过程中”和“停止推动”三个阶段时,水瓶中气泡位置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水瓶中的旗气泡先向前移动,然后停止不动,最后向后运动。教师可以结合惯性定律,让学生讨论气泡如此运动的原理。这样就地取材的演示实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与巧妙,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2 创造能力培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关键是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和探究的习惯,以及愿意做实验的爱好。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对实验的创造力去感染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言传身教的熏陶中,养成严谨求实和勤恳努力的科学精神。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方向时,如果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物理概念,无法做到真正理解其含义。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塑料瓶的盖子、铁球、白纸、水、圆规与直角三角尺等简单的工具,设计可以判断出线速度方向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为:现将瓶盖剪出一个凹槽,在凹槽中均匀洒上水,将瓶盖放置在白纸上,并将瓶盖边线与凹槽内线画在白纸上,然后让小铁球以一定初速度绕着瓶盖凹槽进行圆周运动。铁球运动到凹槽豁口时从瓶盖中滚出,教师将铁球滚动时形成的水迹以直线记录。最后,教师找出白纸上瓶盖的圆心,将圆心和铁球滚出瓶盖位置连线,利用直角三角尺判断其与铁球水迹记录直线位置关系。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学生在观察后会发现两条直线角度为90°,从而得出“质点在圆周运动中,其线速度方向为圆周切线方向”的结论。演示实验简单易于操作,既可以体现物理教师的创造力,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又可以点燃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乐于通过创造去探究物理知识和规律。
  4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坚持以教材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循序渐进和言传身教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究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忆婷. 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创造力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魏爱革. 探讨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创造力培养[J]. 才智,2012,18:87.
  [3] 蔡继乐:《培养创新能力先破应试藩篱》,《中国教育报》,2011,1。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点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针对教学点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落后、资源贫乏等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了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希望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信息化建设 对策研究  【分类号】F323.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适龄儿童逐渐减少,为优化教学资源,各地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建”的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
中国传统工艺重彩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借鉴,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形式来进行创作,其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关系上借鉴了西方油画的元素。  二、表现技法上借鉴了西方水彩画的表现。  其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论述  一、工笔重彩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分支  其中在运用“笔”和线上要继承古人,线条刚劲锋利,弹性,柔美,把传统的笔法和现代色彩观紧密结合,使固守和创
【摘 要】语文课堂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激活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张扬 展现 互动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达成共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
目的:研究分析脓毒症休克诊治处理中多种因素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发生脓毒症的患者和发生脓毒症休克的患儿,按照血浆BNP(脑钠肽)水平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初中对于班主任的能力要求和素质修养等方面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管理水平与教育能力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也有直接关系。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以及其教育艺术问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因材施教 班级管理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  [目的]为商丘创新大豆种质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商丘大豆优异种质特征特性进行描述,对其直接作亲本选育出的新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长期以来,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的大豆优良种质,如商8653、商86118、商9202、商9211、商8480、商1032、商豆1099,特征特性优良,由其作亲本选育出的新品种(系)部分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