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希望国人养成独立、自由之理想人格,能够自尊、自治、自立,因为他“认定国民个人的素质是国家富强、独立、自由的前提”(高瑞泉语),所谓“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了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胡适《易卜生主义》)。那么,一百多年过去了,国人果真养成自由独立之人格了吗?
前年,曾随单位乒乓球队到某单位打比赛,比赛结束后对方设宴款待。席间,对方的总经理言,以前他在某大学当学生处处长时,有一来自外地农村的学生,家境贫困,品学兼优。毕业实习时,他推荐其到本市某公司去,并叮嘱他到了实习单位,要勤快些,要比领导到得早、走得晚,上班先把办公室里的开水打好,领导来了,一一给他们泡好茶,如此等等。该生依计而行。毕业时,该公司领导亲自给他打电话,指名要此生,因其勤快、活泛、有前途。于是,这名没有任何背景的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男生不但留在了大上海,而且现在混得还不错,已经得到提拔了,“其前景不可限量啊”,该总经理感慨道。看来,他颇以自己的指导得法而得意。
无独有偶,前几日,一同事对几位熟识者说,其子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刚换了个部门。到新部门上班的前一晚,他教育儿子,去了新部门,每天上班后要给领导沏茶,先给大领导沏,然后是二领导,依次类推。聚餐时斟酒也是这样。假如几个领导不依官衔大小毗邻而坐的话,先给大领导倒酒,然后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而倒,切忌给大领导倒了酒,跳过中间其他人,直接跑去给二领导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当年在中学教书时,年终语文组聚餐,摆了两桌,一桌坐的是普通教师,一桌坐的是学校领导。我到得晚,教师那桌已挤不下,不得已和领导坐一桌。中间老师们来敬酒,先校长,再副校长,偏偏校长大人们没有依官职大小而坐,所以敬酒者就跳来跳去,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好。看来,这名父亲的教子大有其现实针对性。
因此,不由想到汉代大臣陈万年教子的事:
(陳万年)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班固《汉书》卷六十六)
谄者巴结、奉承是也。陈咸有异材,性格正直刚强,敢于上书刺讥近臣,所以被降职。陈万年爱子心切,所以抱病卧床教子,从白天一直持续至深夜。陈咸却不领情。而陈万年之所以如此教子,是因为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且官至御史大夫,“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臨,问以大臣行能。吉荐于定国、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同前)。
我一时惶惑不已,何以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老师、父亲依然像陈万年那样,教学生、儿子去奉承、巴结上司,以求进身之阶?梁启超、胡适、鲁迅、周作人他们大力提倡的新人又到哪里去了,旧民变新民为何这般艰难,其中的症结又在何处?当年陈万年之所以教子谄媚上司,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推荐与提拔,提拔的权力集中在上司与皇帝手中。今日早没了皇帝,但有些东西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无论梁启超、胡适、鲁迅、周作人们如何大声疾呼要改造国民性,但只要官员们手中的权力一日没有完全为民所用,没有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那么,旧民们就一日不可能舍弃切身利益,而自发地去改变身上的旧习气,自动地变为新民的。
前年,曾随单位乒乓球队到某单位打比赛,比赛结束后对方设宴款待。席间,对方的总经理言,以前他在某大学当学生处处长时,有一来自外地农村的学生,家境贫困,品学兼优。毕业实习时,他推荐其到本市某公司去,并叮嘱他到了实习单位,要勤快些,要比领导到得早、走得晚,上班先把办公室里的开水打好,领导来了,一一给他们泡好茶,如此等等。该生依计而行。毕业时,该公司领导亲自给他打电话,指名要此生,因其勤快、活泛、有前途。于是,这名没有任何背景的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男生不但留在了大上海,而且现在混得还不错,已经得到提拔了,“其前景不可限量啊”,该总经理感慨道。看来,他颇以自己的指导得法而得意。
无独有偶,前几日,一同事对几位熟识者说,其子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刚换了个部门。到新部门上班的前一晚,他教育儿子,去了新部门,每天上班后要给领导沏茶,先给大领导沏,然后是二领导,依次类推。聚餐时斟酒也是这样。假如几个领导不依官衔大小毗邻而坐的话,先给大领导倒酒,然后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而倒,切忌给大领导倒了酒,跳过中间其他人,直接跑去给二领导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当年在中学教书时,年终语文组聚餐,摆了两桌,一桌坐的是普通教师,一桌坐的是学校领导。我到得晚,教师那桌已挤不下,不得已和领导坐一桌。中间老师们来敬酒,先校长,再副校长,偏偏校长大人们没有依官职大小而坐,所以敬酒者就跳来跳去,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好。看来,这名父亲的教子大有其现实针对性。
因此,不由想到汉代大臣陈万年教子的事:
(陳万年)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班固《汉书》卷六十六)
谄者巴结、奉承是也。陈咸有异材,性格正直刚强,敢于上书刺讥近臣,所以被降职。陈万年爱子心切,所以抱病卧床教子,从白天一直持续至深夜。陈咸却不领情。而陈万年之所以如此教子,是因为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且官至御史大夫,“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臨,问以大臣行能。吉荐于定国、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同前)。
我一时惶惑不已,何以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老师、父亲依然像陈万年那样,教学生、儿子去奉承、巴结上司,以求进身之阶?梁启超、胡适、鲁迅、周作人他们大力提倡的新人又到哪里去了,旧民变新民为何这般艰难,其中的症结又在何处?当年陈万年之所以教子谄媚上司,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推荐与提拔,提拔的权力集中在上司与皇帝手中。今日早没了皇帝,但有些东西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无论梁启超、胡适、鲁迅、周作人们如何大声疾呼要改造国民性,但只要官员们手中的权力一日没有完全为民所用,没有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那么,旧民们就一日不可能舍弃切身利益,而自发地去改变身上的旧习气,自动地变为新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