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额济纳旗盆地,黑水城像额济纳河一尾风干的鱼,搁浅在岸边;像一片脱水的树叶飘在沙漠上;像额济纳河绿洲一束碳化的麦穗,长在起伏的沙丘和茫茫戈壁,让我看到时间的流逝,稀薄的繁华和辽阔的荒凉。
  黑水城是西夏十七军司之一——黑水镇燕军司治所。成吉思汗就从这里进入河西走廊,两次占领黑水城,忽必烈至元二十三(1286年)年设立总管府,建立亦集乃路。漫漫六百多年的荒芜让城失去荣耀,让城渴慕的梦想死去,凯旋的激情颓萎,这是城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一起从大地上消失,让大地干净,让草木繁衍,让风肆虐,让沙尘狂飚,但是当你站在城里,依然能感受到城的浩瀚和潮汐的起落,感受到人留在时间里久远的日出日落,看到人的踪迹和身影,映在碎瓦上的笑容和哀愁。当然你没有见过黑水城,没有在城里久留,就不曾感受过城的浩大和庄严,城的荒凉和死寂,可是柯兹洛夫、沃尔克·贝格曼们感受过,我也感受过。


  是十月某天,我来到黑水城,天气寒冷,风不大,却已是沙尘蔽日。城在风沙里迷迷茫茫,城陷进沙里年深日久,一波波沙浪前赴后继冲向城墙,拍打着城墙,耳畔有呼啸的波涛声,这样的声音响在城里六百多年。从西门进城,十几米高的城墙就压在头顶,灰蒙蒙的天空,土苍苍的城墙,墙上一层层纹路年轮一样记录着风云雨雪,阴晴冷暖,记录着城里人的呼吸和还算温暖的日子,是不是也记录了刚刚我的叹息和惊讶呢。围了如此盛大荒凉的城,也曾围了绿树、鲜花、葱茏、笑声、嚎哭和屈辱、卑贱、战争和流散,也围了血腥,这是汉人的、党项人的、蒙古人的、回鹘人的、维吾尔人的死去的祖先,然而祖先却以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深刻地活着,他们活在史册里,活在文字里和泥土里。土尔扈特蒙古文献就这样记载:“在距离额济纳戈尔最东边的一条支流坤都伦河向东约一天的路程的地方,有个厄尔格—哈喇—布鲁特废墟。据说在那里可以看到不大的科力木,即小城的城墙。附近有许多灌满沙子的房屋痕迹,扒开沙子就能发现银光闪闪的东西。” 在文字的指引下,1907年12月,俄国人柯兹洛夫带领他的考察队,从蒙古恰克图出发,经库伦到蒙古阿尔泰到额济纳河下游到黑水城,一路收集鸟类、植物标本,勘察山脉、河流、寺庙、民俗风情。1908年3月19日,在土尔扈特王爷达齐(土尔扈特人迁徙额济纳旗后第十任管理者)派出的向导巴达带领下来到黑水城。当柯兹洛夫穿过穆鲁金河沿岸的植物带和沟壑纵横并生长着柽柳和梭梭的荒漠山丘,第一眼看到磨盘、灌溉渠、陶瓷碎片、三五成群矗立在路旁的佛塔,那么多定居文化的痕迹时心情十分激动;当第一眼看到,坐落在坚硬的瀚海沙岩上的黑水城和城西北角上矗立的尖顶大佛塔被许多相邻小佛塔环绕时,他喜极而泣。柯兹洛夫也是从西门入城,城被分成一些规范的街区和通道,主街道与之毗连的小街道把连续不断、倒塌的小土屋连在一起,刨开泥土,小土屋里麦秆、草席、木柱就立刻现出,毁坏的小店铺里有瓷器碎片、日用品和商品、硬币、纸币、佛事用具。在城北的废墟里,柯兹洛夫掘得几幅精美的佛像画、西夏文手稿残卷、小瓷像、石佛像,还有波斯手稿等。一周时间里,柯兹洛夫掘得的书、手稿、文书、金属货币、妇女飾品、家什和生活用品、佛事用具等装了沉甸甸十个箱子。1909年5月22日,柯兹洛夫二次到达黑水城,在地表温度六十度的天气里,工作了一个月,系统挖掘了黑水城的几条街道。柯兹洛夫这样记述:漫步在空无人烟的寂静街道,被砾石覆盖的地面恰似有花纹图案的地板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有闪闪发光的碎片,那里有一串珠子,这里有一枚硬币,稍远处有绿色软玉制品……柯兹洛夫称这些是单调的发现。当他把目标放在城外一座佛塔上时,他的发掘才真正开始。在用土坯砌成的“辉煌舍利塔”被打开时,大量西夏文书、手稿、画卷,画在画布、薄丝绸丝织物和纸上的佛像、富丽堂皇,高超编织技艺的挂毯、色彩艳丽的神像密集地堆在一起。1926年12月,柯兹洛夫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从黑水城废墟中运出文物与书共计四十驼,二万多卷,一个保存完整的图书馆,收藏在俄罗斯冬宫——埃尔米塔什博物馆。
  现在我站在黑水城里,狂风翱翔、流沙穿梭、草木撤退、塔影遁逃,如果是晴天,应该有蓝莹莹的天空,炽烈的太阳,像公元1286年10月的某天,在黑水城繁华的商业街道上,像无数个火热的小舌头舔舐着黑水城里每一张脸。街面上,小店铺都开门了,是那种没有墙壁,只安装铺板的,早晨,店主人一扇一扇摘下铺板时,街上就热闹起来。小店是一家日杂铺子,经营灯盏、锁、木梳、铁研钵、石砚、毛笔、木象棋子、木双陆棋子和皮包、葫芦形香囊、鞋帽等。钱是通行的至元宝钞,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忽必烈大汗令人将桑树皮剥下来,取出外皮与树之间一层薄薄的内皮,然后将内皮浸在水里,再放入石臼中捣碎成浆糊制成纸,然后截成大小不一的薄片,签上特别任命官员的名字,盖上章子和大汗的御印便成了通用的货币,人们可以购买珍珠、宝石、金银、食物等任何物品。日杂铺旁边是饭馆,饭馆老板马二做了一则广告,“谨请贤良:制造诸般品味,薄海馒头饰妆,请君来日试尝。伏望仁兄早降。”新鲜的馒头已经做好,味道很好,水平坊的、极乐坊的、崇教坊的居民都来买马二的馒头,也会排起长队吧。狭窄的巷子,长长的队伍蜿蜒到正街上。一天的日子就在热馒头就着风干的马肉和奶酪里开始。放牧的放牧、制造皮革的制造皮革、打铁的打铁各干各的,各过各的日子。紧挨着饭馆的是彩帛行,丝绸、貂鼠和羊皮、用白骆驼毛和白羊毛制成美丽的驼毛布,以红、黄、绿、褐、玫红等为主的锦、蒙茸和毡类织物把彩帛行装扮得十分华丽,也有平民穿的颜色暗淡的襦裙半臂。街上有加工生产木制马具、皮革制品、铁器的手工作坊。锻造铁器的炉火是不熄的,此时已响起叮叮当当声,铁与铁击打也会发出泉水流淌的声音来,炉子里火焰正旺,燃烧的应该是木炭。附近山里有这样容易燃烧的黑石,皮质鼓风机呼呼吹出的风让火焰像一簇簇铁蒺藜,来自火里通红的铁被锻造成马掌、门闩、铁锨、铁锅等。酒是这座城不可缺少的,酿酒作坊常在偏远的街区,这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缕缕酒香足以让城醉生梦死。居民家家酿酒,酒由米和香料、药材酿成,十分甘醇,烫热后容易醉人。牲畜交易在城墙根下,骆驼、羊、马、牛们聚集在一起,等待宰杀或出售,此起彼伏的叫声是死亡的惊恐还是相聚的欢喜呢,这些来自草原的宠物,每一只身上承载着朝廷的赋税和牧人的希望,这些来自草原的宠物,在走向死亡时都成了一首首诗歌,眼睛似落山的夕阳,肋骨像一把刀,肚子是牧人的口袋,皮就是牧人的衣服。一只羊在娴熟的刀功下,几十分钟就变成一具骨架,还能听见呲呲剥皮的声音,每一寸肉从骨头上剔下来时新鲜气息会燃起人的欲望。还有赶在太阳升起前到城里交割粮食和草的西夏人、回鹘人和汉人们。田地在额济纳河两岸,在沙立渠、屯田渠以及很多灌溉渠附近,距离城很远。麦子这个经过酷暑天气炙烤、耗尽生命的植物,终于褪掉绿色,走向金黄,想来额济纳河两岸,几十万亩麦子铺开,黄金似的,海浪一样流向癫狂,在风里摇来晃去,放荡不羁,层层流溢,彼此交叠,漫无边际地扩展着、喷射着激烈的情绪,这些储满阳光肥硕的籽实,一粒粒走进城里的广积仓,一粒粒赎回高额利息的契约书,一粒粒喂养着好战、争权夺利的达官们、各类军队、各类名号的王爷、妃子、驸马们,还有黑水城里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广积仓前人声鼎沸,查验粮食优劣的库管,交割粮食的农人,额头的汗水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也有粮食不符合标准,倒手的、翻晒的。一堆堆小山一样的粮食,一滴滴河流一样的汗水,都在阳光里沸腾。西夏时期,黑水城一户拥有10亩土地的农人就要承担“杂一斗,麦二升半,佣五日,草十捆”的赋税。广积仓前也有交割青草的,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生长的植物们都成熟了,成为马的食物,是呀,粮草充足才能使朝廷运转自如啊。
其他文献
泽让闼是一个勤于笔耕的人,他的名字与他的小说都自然为人熟知。近年来,他的小说频繁的在《民族文学》《西藏文学》《四川文学》《草地》等刊物上发表。泽让闼的小说有很高的辨识度,他的小说中的人和事,都与藏地发生着深刻的联系,这些人和事都由内而外散发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与此同时,作家对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人的本性,如何正确处理婚恋关系,如何维系人伦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他的小说注重生活场景的呈现,注
期刊
板打营镇是明清时期云城县四大古镇之一,民间有“先有板打营,后有云城县”之说。所谓营就是官兵驻扎的地方,板打营顾名思义就是两边用夹板,中间填土,用夯夯实而成。据传燕王朱棣起兵亲率大军从北京挥师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征讨建文帝朱允炆,史称靖难之役,民间又叫“燕王扫北”。大军行至云城地界时,离乐安城已不足百里,便命官兵在此“立木为寨,板打为营”,后人就将这扎营之地称为板打营。  板打营镇上,有一家酒楼叫临
期刊
越来越觉得写容易而写好太难,这让我焦虑又恐慌,甚至一度不敢轻易动笔.在我的第四部小说集《这世界》出版后,这种恐慌到达顶峰——我甚至不敢将新书送给师友.记得我的第一部小说集《暗蚀》出版后,我的心情是前所未有地激动.《暗蚀》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能够结集出版,是早前我从未想过的事.当时出版方给作者的只有一百本书,我几乎全送了朋友,甚至自己都没有留,以至于后来需要书时还要觍着脸向师友索回.
期刊
我帶你种下的土豆,该收获了  茎叶伏地,掩盖着土堎上的裂口  它们借助耳语,走出霜雪与花的犁沟  麦芒上的秋月,赶往丰收的庄廓  后面是雁鸣的溪流,一村一村  邮递异乡的灯火  我们穿过校园,梨子挂着腮红  像你画过的孩童——从未想过走远  却要为每一次出发,备好遥远的星辰  这个时节,你需要裤脚沾泥  从植物的书架上,翻出脉络和根  后面是山,山顶有你描摹过的晴空
期刊
睡梦之中,恍若听到姆妈的喊叫,崽俚,快起来,天要亮了。我急忙跳下床,见窗外白亮亮一片,还好,不是日头出来了,是月光。昨天太累了,没想一睡就睡过了头。鞋呢?找来找去,不见竹床边的凉鞋,莫非被老鼠拖了去?便赤脚来到厅堂,从墙壁上取下镰刀。姆妈正在厨房煮粥,烟气飘到厅堂中,呛得我不住咳嗽。烟气中传来姆妈的声音,崽俚,打着赤脚去割禾怎么行,热天里蛇虫多。说着话,姆妈走过来,拿出一双布鞋给我穿,说,你先到田
期刊
高原天鹅湖  ——写给青海可鲁克湖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中  黑白分明的钢琴键下  这里的天鹅湖  在雪域高原苍莽戈壁上  站在可鲁克湖畔  茂盛的芦苇长满湖边  远远看去  千万株芦苇就像一群高原人的身影  就像远处的群山来到湖边  风吹芦苇  芦苇的影子群山的影子在湖水中乱舞  就像一曲热烈的蒙古舞  风平浪静之后  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  一群美丽的身影从天而降  就像古老
期刊
刮了一宿的风,到了早晨,风夹着雾气刮得更猛了。夏真缩着脖子,拿着一沓报纸快速跑进单位大楼,她看了一眼大厅里的钟,幸好没有迟到。  她用手梳理着被风吹乱的头发,走进办公室,把报纸展开,用笔勾出几个电话,然后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主管胡幻琴走进来,夏真赶紧放下电话站起来。胡幻琴用手里的文件在夏真办公桌上拍了一下,说:“我昨天让你写的材料,写好了吗?”夏真连忙说:“写好了,写好了。”胡幻琴长着一张
期刊
以文学的方式追逐时光,深切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探究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这是我对青海女作家雪归的最初印象,并且也被她文本内在的诗意呵护的忧伤所打动.“当时光如指间沙一样流逝,这么多年的走走停停,辗转劳顿之际,始终有种微妙到无法形容,无法捕捉,甚至稍纵即逝的东西与时光紧紧连在一起.”(《时光里的影》,《文艺报》2014.8.8)这是雪归触摸文学的心灵自白.诸多评论家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其创作的几个不同维度,所谓“女性视角的作家雪归”“打工作家雪归”“关注底层的雪归”“为小人物喝彩的雪归”等等.这有贴标签的嫌疑,却
期刊
1  仿佛是一场酝酿了很久的暴风雨,当时间的指针滑向这一晚的十一点五十五分,刘晓枫的忍耐,终于到达了极限。  当刘晓枫的世界狂风伴着浓云翻滚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进入梦乡,白天的嘈杂基本归于宁静,几无人声。  屋子里先是传出打开冰箱门一层层拉开冷冻抽屉的声音,一阵躁乱的翻找声后,冰箱的抽屉和门被重重关上。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和敲门声,没等里面的人应声,刘晓枫已经推门进去,开了灯站在门口不远处。  只
期刊
《边地》是作家白林耗时六年的时间,潜心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读罢这部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体量达26余万字的作品后,在我的脑海中跳出这么一段话:一个在你大脑深处难以消磁的故事,一定牵扯过你的肝胆和灵魂;一本将历史深处万千碎片擦拭出青铜光芒的书,一定倔强地吟唱着属于它独有的歌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