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内涵提升数学课堂学习的研究成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erfada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理念下的数学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主要体现在:以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总目标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强调数学本质的教学,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提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在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探索和研究.经历了从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到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认识的转变,从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存在相对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的形态到数学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效整合的途径的研究.时至今日,大家已充分认识到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升课堂学习内容的研究成分,联结研究性学习方式与课堂学习方式,才应该是有效整合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本文就如何提升数学课堂学习的研究成分作些尝试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行们指正.
其他文献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精髓,其本质是揭示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它渗透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和解题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可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从而解决问题.因此课标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2010 年高考福建卷更是对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下面结合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与校本课题研究的实践谈点体会,敬请同行斧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
期刊
解析几何的解答题通常都是高考的重点、热点、难点.这类试题往往以解析几何知识为载体,综合三角、数列、函数、不等式、方程等知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对考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考生在解答时,往往都有同感:计算量太大、无从下手.对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解析几何的本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1.教学片断呈现及反思 前不久,笔者开了一节公开课——“两点间的距离” (人教版必修 2,§3.3.1) ,在形成“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之后,呈现给学生三个例题:
期刊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数学卷里,有这样一道题:
期刊
高考题具有优质性、示范性、价值型和拓展性,在高三教学中是很好的复习资料.而圆锥曲线因为其可以考查很多数学思想,所以备受命题者看重.本文从一道高考题说起,谈圆锥曲线中垂直问题的解法.
期刊
2009 年《福建省新课程高考方案》强调,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借鉴全国各地高考卷,无论是“课标卷”还是“大纲卷”,试卷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作为主要考查对象,均保持80%上下较高的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进而构成了试题的主体,真正体现“纲举目张”.
期刊
2009 年是福建省实施高中课标课程的第一年高考.今年高考福建理科数学试题,严格遵循《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科考试大纲》和《2009 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实现了从“大纲卷”到“课标卷”的平稳过渡.细读今年高考福建理科数学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其最大“亮点”是倡导创新意识,彰显课标理念.
期刊
2009 年的高考过去了,各地高考试卷精彩纷呈.在探讨 2009 年的浙江理第 21 题解法的过程中,笔者有所思,进而笔录于此于同行交流. 1.考题再现和基本解法 原题:已知椭圆 1 C :22221yxab+= () 0 ab >> 的右顶点 () 10 A , ,过 1 C 的焦点且垂直长轴的弦长为 1. (I)求椭圆 1 C 的方程; (II)设点P 在抛物线 2 C : 2() yx hh
期刊
高中数学课标教材选修2-1(理科)(湘教版)P.97 习题24 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