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1978—2005年重庆市的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等指标来看,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而且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凝固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F127;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7)03-0052-03
Empirical analysis of urban-rural 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ongqing
TANG Ya-xia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dexes of dual comparativ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coefficient and urban-rural resident Engle Coefficient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during 1978-2005,this paper reveals that big city and big countryside co-exist in Chongqing,tha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 is enlarged,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obvious and that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hows static development trend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dual comparativ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Engle Coefficient difference degree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处我国中西部接合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商贸口岸和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重庆市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1%,高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重庆市的经济增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在长江经济带、川渝经济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同时,西部大开发为重庆市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研究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促进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测度
1.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程度。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两部门的差别就越大。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31%~45%之间,发达国家一般在52%~86%之间,中国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6%~26%之间。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7%~24%之间。
2.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Z),是1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比率之差。当Z≥0.5,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时,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当0.2≤Z≤0.5时,处于由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当Z<0.2时,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在0.58~0.73之间,从1978年到2005年,经历了两次扩张的阶段,即1978—1993年和1999—2005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该指标反应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差别。假如用u表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则当u<5%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一致;当5%10%时,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重庆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在1987—1990年和1992—1994年两阶段中,5%
二、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1.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解放初期,重庆市的农业比重高达70.1%,二、三产业的比重仅占国民经济的3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1949—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特别是经历了解放初期和三线建设的二次发展高潮,到197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重庆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期,经济结构中农业的比重迅速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5.09∶41.01∶43.90,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粗具规模。目前,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势头强劲,有的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拥有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庆主城对长江经济带和西南经济区的双重聚散功能日益增强。然而,在重庆3100多万人口中,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0个区县中有近一半为贫困县,直辖之初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366万,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大农村。这就是重庆市现代化的大城市与传统的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典型体现。
2.城乡差距不断扩大。197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0.18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54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的2.36倍;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80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43.9元,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6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扩大。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9年增长18.71倍,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8.89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远远快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阻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
3.城乡二元结构的凝固化发展。从二元对比系数看,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时,重庆市的二元对比系数仅为1.94,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1952年二元对比系数迅速上升,达到13.6;1957—1978年的十几年间,二元对比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中。1979年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城乡之间的差距比改革前有所缩小,但是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城乡差距依然显著。从1985年开始,二元对比系数一直徘徊不前,城乡二元结构呈凝固化演进;2004—2005年,二元对比系数略有上升,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唐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加快城镇化发展[J].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5).
[2] 赵丽霞.浅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J].经济研究,2005(5).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中国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5).
[4] 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4).
[5] 崔传义.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J].关注,2005(5).
[6] 厉以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意义深远[J].中国经贸导刊,2004(3).
[7] 蒋永穆,戴中亮.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5(10).
(责任编校:夏 冬)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F127;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7)03-0052-03
Empirical analysis of urban-rural 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ongqing
TANG Ya-xia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dexes of dual comparativ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coefficient and urban-rural resident Engle Coefficient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during 1978-2005,this paper reveals that big city and big countryside co-exist in Chongqing,tha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 is enlarged,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obvious and that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hows static development trend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dual comparativ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coefficient;urban-rural resident Engle Coefficient difference degree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处我国中西部接合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商贸口岸和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重庆市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1%,高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重庆市的经济增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在长江经济带、川渝经济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同时,西部大开发为重庆市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研究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促进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测度
1.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程度。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两部门的差别就越大。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31%~45%之间,发达国家一般在52%~86%之间,中国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6%~26%之间。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7%~24%之间。
2.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Z),是1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比率之差。当Z≥0.5,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时,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当0.2≤Z≤0.5时,处于由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当Z<0.2时,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在0.58~0.73之间,从1978年到2005年,经历了两次扩张的阶段,即1978—1993年和1999—2005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该指标反应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差别。假如用u表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则当u<5%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一致;当5%10%时,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重庆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在1987—1990年和1992—1994年两阶段中,5%
二、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1.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解放初期,重庆市的农业比重高达70.1%,二、三产业的比重仅占国民经济的3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1949—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特别是经历了解放初期和三线建设的二次发展高潮,到197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重庆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期,经济结构中农业的比重迅速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5.09∶41.01∶43.90,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粗具规模。目前,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势头强劲,有的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拥有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庆主城对长江经济带和西南经济区的双重聚散功能日益增强。然而,在重庆3100多万人口中,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0个区县中有近一半为贫困县,直辖之初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366万,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大农村。这就是重庆市现代化的大城市与传统的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典型体现。
2.城乡差距不断扩大。197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0.18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54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的2.36倍;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80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43.9元,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6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扩大。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9年增长18.71倍,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8.89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远远快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阻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
3.城乡二元结构的凝固化发展。从二元对比系数看,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时,重庆市的二元对比系数仅为1.94,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1952年二元对比系数迅速上升,达到13.6;1957—1978年的十几年间,二元对比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中。1979年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城乡之间的差距比改革前有所缩小,但是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城乡差距依然显著。从1985年开始,二元对比系数一直徘徊不前,城乡二元结构呈凝固化演进;2004—2005年,二元对比系数略有上升,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唐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加快城镇化发展[J].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5).
[2] 赵丽霞.浅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J].经济研究,2005(5).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中国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5).
[4] 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4).
[5] 崔传义.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J].关注,2005(5).
[6] 厉以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意义深远[J].中国经贸导刊,2004(3).
[7] 蒋永穆,戴中亮.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5(10).
(责任编校:夏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