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漂族”也称“漂族老人”。特指人到老年,离乡背井的老年人群,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本文所指的“老漂族”,即是此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漂族”总量愈来愈大,其社会适应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但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等研究在我国尚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笔者首先对国外有关理论进行学习,再梳理了目前国内老漂族的研究,以期对研究老漂族以启发。
关键词:老漂族;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6-01
一、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 “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其中社会交往的需要处于第三层次,即归属和爱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主要从两方面获得:一是情感需要,主要是爱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关系的融洽。二是归属的需要,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群体存在,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得到互相的关心和照顾。马斯洛认为,这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充满自信,对社会充满热情,对人生充满希望。
20世纪50年代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个人对老年满意与否取决于老年人自己,即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活动理论的意义在于,社会不仅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973年库柏斯和本斯东提出的社会建构理论,指出要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它是通过让老年人了解和克服社会偏见,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鼓励老人自我计划、自我决定来实现重建。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就是要凭借改善环境,使老年人克服自卑或自贬倾向,在积极互动环境中获得日常生活和内心的平衡。
上述理论展示了社会适应的交往的基础、过程和实质,揭示了社会交往的心理机制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功能,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在面对衰老这一过程不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是很独特的,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在进行老漂族群体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这种独特性并从适当的角度出发。
二、国内对老漂族有关研究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漂族老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10。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和城市化的发展,漂族老人在这一数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漂族老人,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异乡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十分重要。
目前,“老漂族”还是个新兴名词,主要是以 “老漂族”的新闻报道为主。国内以“老漂族”为对象的研究刚刚起步,论文研究较少,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老漂族”的现状、“老漂族”社会适应并讨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的可行性。
郭南南指出,漂族老人在家乡形成了特定的生活习惯,并且有良好的生活关系网络,当他们来到城市,放弃了家乡熟悉的社交关系,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一时无法适应。如果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必将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上的疾病。由于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户籍和医保不能随老人迁入所居住的城市,“看病难”成为“老漂”一族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郭南南 2012)
孙远阳认为大部分老漂族并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由于大部分老人思想固化,同辈群体缺失,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陷入了再社会化困境。提出老漂族自身要调整心态,主动融入身边环境对策;家庭应发挥亲情支持作用;国家应该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大众传媒应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传递给“老漂族”。(孙远阳 2014)
杨芳、张佩琪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视角方面,对广州10名“老漂老人”深入访谈,了解其生活状况及面临的政策问题。得出目前“老漂族”仍面临户籍制度的壁垒,无法享受居住地给予当地户籍老人的部分养老和医疗待遇政策等优惠。杨芳、张佩琪 2015)
河海大学的陈绍军教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5位南京“漂族老人”的城市适应过程类型进行研究,将“漂族老人”的适应类型分为u型、J型、L型和水平线型4类,建议通过“漂族老人”自身、家庭、社工、社区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增强“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王丽英则以9位北京市“漂族老人”为例,指出个人因素、代际关系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北京市“老漂族”适应性的主要因素。长江大学刘庆老师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漂族”老人使其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策略。”此外,也有学者从异地养老的视角探讨投靠子女型老人的问题,指出阻碍异地养老发展的因素,希望从政府、家庭和个人共同推动异地养老的发展。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总体来说,国外对“社会适应性”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大多数都是从理论上对社会交往进行把握,而很少有将理论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自然,在社会适应性方面专门针对老漂族展开的研究也很少见。另外,在国内来说,通过整理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主要是有关“老漂族”的新闻报道,以“老漂族”为对象的研究论文较少,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老漂族”的现状、“老漂族”社会适应并讨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的可行性,但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局限性。大多是围绕老漂族的养老问题、社会适应性等问题进行的探讨;而针对老漂族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进行研究后再过渡到社会适应性这一层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唐钧.关注“老漂”一族[EB/OL].http://blog.china.com.cn/tangjun/art/7653132.html.2011.
[3] 刘庆.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西北人口,2012(4).
[4] Ruth J.Parsons著,赵善如译.老人社会工作——权能激发取向[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公司,2009:23.
[5] 老洛.“老年漂”城市的孤独谁人诉[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5).60-62.
[6] 杨芳、张佩琪.“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5(3).
[7]陈绍军、邵真真、史明宇.农村“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J小区为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8]王丽英.“老漂”的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9位“老漂”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9]周婷.浅析“异地养老”在我国发展缓慢原因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1(1).
[10]李博.城市“新候鸟…老漂族”生存调查[J].中国经济导报,2012(5).
[11]孙远阳.“老漂族”再社会化情况探究.新西部,2014(12).
作者简介:王玥(1993.10-),女,汉族,江苏省张家港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
关键词:老漂族;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6-01
一、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 “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其中社会交往的需要处于第三层次,即归属和爱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主要从两方面获得:一是情感需要,主要是爱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关系的融洽。二是归属的需要,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群体存在,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得到互相的关心和照顾。马斯洛认为,这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充满自信,对社会充满热情,对人生充满希望。
20世纪50年代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个人对老年满意与否取决于老年人自己,即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活动理论的意义在于,社会不仅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973年库柏斯和本斯东提出的社会建构理论,指出要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它是通过让老年人了解和克服社会偏见,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鼓励老人自我计划、自我决定来实现重建。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就是要凭借改善环境,使老年人克服自卑或自贬倾向,在积极互动环境中获得日常生活和内心的平衡。
上述理论展示了社会适应的交往的基础、过程和实质,揭示了社会交往的心理机制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功能,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在面对衰老这一过程不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是很独特的,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在进行老漂族群体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这种独特性并从适当的角度出发。
二、国内对老漂族有关研究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漂族老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10。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和城市化的发展,漂族老人在这一数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漂族老人,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异乡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十分重要。
目前,“老漂族”还是个新兴名词,主要是以 “老漂族”的新闻报道为主。国内以“老漂族”为对象的研究刚刚起步,论文研究较少,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老漂族”的现状、“老漂族”社会适应并讨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的可行性。
郭南南指出,漂族老人在家乡形成了特定的生活习惯,并且有良好的生活关系网络,当他们来到城市,放弃了家乡熟悉的社交关系,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一时无法适应。如果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必将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上的疾病。由于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户籍和医保不能随老人迁入所居住的城市,“看病难”成为“老漂”一族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郭南南 2012)
孙远阳认为大部分老漂族并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由于大部分老人思想固化,同辈群体缺失,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陷入了再社会化困境。提出老漂族自身要调整心态,主动融入身边环境对策;家庭应发挥亲情支持作用;国家应该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大众传媒应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传递给“老漂族”。(孙远阳 2014)
杨芳、张佩琪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视角方面,对广州10名“老漂老人”深入访谈,了解其生活状况及面临的政策问题。得出目前“老漂族”仍面临户籍制度的壁垒,无法享受居住地给予当地户籍老人的部分养老和医疗待遇政策等优惠。杨芳、张佩琪 2015)
河海大学的陈绍军教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5位南京“漂族老人”的城市适应过程类型进行研究,将“漂族老人”的适应类型分为u型、J型、L型和水平线型4类,建议通过“漂族老人”自身、家庭、社工、社区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增强“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王丽英则以9位北京市“漂族老人”为例,指出个人因素、代际关系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北京市“老漂族”适应性的主要因素。长江大学刘庆老师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漂族”老人使其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策略。”此外,也有学者从异地养老的视角探讨投靠子女型老人的问题,指出阻碍异地养老发展的因素,希望从政府、家庭和个人共同推动异地养老的发展。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总体来说,国外对“社会适应性”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大多数都是从理论上对社会交往进行把握,而很少有将理论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自然,在社会适应性方面专门针对老漂族展开的研究也很少见。另外,在国内来说,通过整理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主要是有关“老漂族”的新闻报道,以“老漂族”为对象的研究论文较少,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老漂族”的现状、“老漂族”社会适应并讨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的可行性,但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局限性。大多是围绕老漂族的养老问题、社会适应性等问题进行的探讨;而针对老漂族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进行研究后再过渡到社会适应性这一层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唐钧.关注“老漂”一族[EB/OL].http://blog.china.com.cn/tangjun/art/7653132.html.2011.
[3] 刘庆.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西北人口,2012(4).
[4] Ruth J.Parsons著,赵善如译.老人社会工作——权能激发取向[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公司,2009:23.
[5] 老洛.“老年漂”城市的孤独谁人诉[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5).60-62.
[6] 杨芳、张佩琪.“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5(3).
[7]陈绍军、邵真真、史明宇.农村“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J小区为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8]王丽英.“老漂”的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9位“老漂”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9]周婷.浅析“异地养老”在我国发展缓慢原因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1(1).
[10]李博.城市“新候鸟…老漂族”生存调查[J].中国经济导报,2012(5).
[11]孙远阳.“老漂族”再社会化情况探究.新西部,2014(12).
作者简介:王玥(1993.10-),女,汉族,江苏省张家港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