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的露天博物馆中穿越山谷和时空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越阿爾卑斯隧道的敞篷载车火车。

  一场疫情让世界各国闭关锁城,最早关闭和最晚开放的就是各地的影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但瑞士有一个博物馆是疫情期间提前开放的,因为它完全是露天的,在青山绿水中绵延,这就是巴伦贝格露天博物馆。
  巴伦贝格博物馆位于瑞士布里恩茨镇,紧邻两湖风景区,属于首都伯尔尼所在的伯尔尼州,每年4月至10月对公众开放。今年由于疫情,晚开了一个月,5月19日向公众开放(其他博物馆6月19日才重启)。
  我们从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家出发。因为这里地处瑞士南部山谷区,如果开车一直走公路,要绕很大的弯路,在九曲十八转的山路上连续上下翻越好几座山峰,费时费力,所以决定先到坎贝-斯泰格镇上的Goppenstein火车站,搭乘一种特殊的渡轮式敞篷火车,穿越勒奇山隧道,到达伯尔尼高原。
  这条高山铁路是连接欧洲南部和北部的重要通道,从山腰横穿阿尔卑斯山脉,使得原本难以逾越的险峻雪山开着车就能轻松穿过了。
  我们开着车排队,缓缓驶上了有挑高敞篷的火车厢,周围的山景尽收眼底。火车启动,钻入巨大山崖下长达十几公里的勒奇山隧道。
  勒奇山隧道也叫阿尔卑斯隧道,是瑞士耗费巨资修建的世纪工程之一,总长34公里,是世界第三长的陆上隧道,最高的地方海拔1240米。想着我们正在阿尔卑斯山的脏腑里疾驶,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从黑暗的隧道中钻出来,阳光灿烂的山坡上一小片美丽的村庄映入眼帘,格外让人惊艳。
  虽然事先知道这个博物馆是露天的,但想象中还是博物馆的形式,所以当停好车买了门票走过入口,发现完全没有什么博物馆,而是直接走进林中小路,远处一幢民居隐约闪现出来,感觉还是很震撼。
  不多的游客很快就被分支的小路引向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路就像在自然状态的瑞士山间小路上散步。有时远远看到一个屋顶,以为是一个小木屋,等翻过山坡逐渐接近时才发现是一栋有着木质瓦顶的大宅。
  这个巨大而独特的博物馆,宗旨就是收集并展示瑞士各州从14世纪到19世纪不同风格的民居。这些民居不但一砖一瓦都是从瑞士各地小心翼翼地拆移重建的,而且连地势地形和自然环境都尽量与之匹配。原来的林中小屋会被重建在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林中,原来的山居会重建在连坡度和朝向都一样的山坡上,如果是农舍,连原来农场主拥有几头牛几群羊都会被如数复制。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博物馆占地如此之广。超过一百多幢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房屋在瑞士典型的湖光山色中被重建。如果想参观完所有民居,需要大约三天时间;如果时间紧,有一个一日游路线,但也至少要步行四五个小时才能遍览其中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参观者像徒步旅行一样在大自然中穿林爬坡,邂逅一幢幢房屋,里面有在劳作在编织在烘烤面包的生活者,他们当然是博物馆聘请的工作人员,但同时也是真正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人。
瑞士北部17世纪的乡村民宅。瑞士大部分房屋都是以实木为建材的,这是为数不多的石质房屋。

  瑞士国土不大,但地处欧洲中心,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山水相连,语言和文化多样,加上境内多高山峻岭,有时两个村庄被一座山峰或一道峡谷隔开,鸡犬之声相闻,语言文化却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截然不同,各地的建筑风格也多姿而迥异。
  建造一个如此规模的民居与民俗博物馆,不是一时之念就可以完成的。
  1891年,欧洲第一座露天博物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斯堪森岛建成,之后二十来年北欧陆续有二十多座露天博物馆崭露头角。从那时起,瑞士人就一直在讨论建造露天博物馆的可行性。但不论是在首都伯尔尼的历史博物馆内建造一座瑞士中世纪风格小镇,还是在苏黎世博物馆旁加建一幢民俗风情建筑,最终都没能成功立项。
在博物馆园区内居住和工作的手艺人在编竹筐。
博物馆外湖边小镇的真实民居。
瑞士中心阿彭策尔州的17世纪大宅窗户细节。

  直到1963年,瑞士联邦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各路专家组成的团队,仔细研究建造国家级露天民俗建筑博物馆的计划。选址时,巴伦贝格因其起伏的丘陵和葱郁的树林构成的丰富山景、邻近著名景区少女峰和因特拉肯的湖光水色以及位于瑞士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最终脱颖而出。
  占地66公顷的巴伦贝格露天博物馆1978年开馆,拥有16个典型的瑞士传统建筑。两年后新增25幢,1985年增加到61幢,如今已发展到100多幢。有大户人家的乡间豪宅,有畜牧者的山间小屋,有鸡鸭成群的农庄,也有雕琢雅致的林间夏屋。
  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景区内的多数餐厅、手工艺品商店和作坊都暂时关闭,只有几幢房屋里还有手工艺人在工作。一家木工坊里,一位大叔在做木质屋瓦、编竹筐。与他聊天才知道,原来他真的住在这幢屋子里,就如同这里不是什么博物馆而只是碰巧自家的房子就在这里一样。在一家茶叶店里,女主人很自豪地介绍说,她这里卖的茶都是山上的花茶。仔细看,就是野花晒干直接装袋的,没有叶茶。据说二十多年前甚至有房屋的原主人或后代随着房子迁居到这里,依然继续生活居住在祖屋,延续手艺。不过我们没好意思问他们主要是靠来自博物馆的工资还是靠手艺为生。
  春末初夏的瑞士山谷,野花盛开,牛羊成群,湖水倒映着依然有积雪的山峰。瑞士人带着他们不紧不慢的性格和文化基因,如常地工作和生活着,让人忘却2020开年以来的荒诞乱世,如身在历史画卷般徐徐展开的田园牧歌之中。
其他文献
老城深处的教堂, “它们正在消亡” 。临街的贫穷家庭。  “你必须去一次意大利,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你也必须去一次那不勒斯,那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城市。”  五年前,一个偶然而短暂的机缘,英国摄影师山姆·格雷格第一次来到那不勒斯。所有亲友都劝他不要去。这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第二大都会,已被视为充满暴力的落魄城市,犯罪率长期稳居欧洲第一。  在那不勒斯小住三天后,山姆对自己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在此
伦敦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特拉法尔加广场逐渐恢复了悠闲气氛。  英格兰的第三次封城渐接近尾声,4月12日开始商场解封。不巧当天遇上了倒春寒,一大早居然在飘雪,然而走在西南伦敦汉普顿宫附近的街头,却已能见到理发店门前迫不及待的人龙。餐厅也在当天解封,但只允许开放露天餐位。那几天,有条件摆出露天座位的门店都已等不及地掸灰刷杯准备迎客。我家边上的两家酒馆,解封当天也早早摆出“重启”黑板报,在庭院的每张木桌旁
余泽民  從3月28日开始,匈牙利实施了“禁足令”。虽然全国确诊343人,死亡10人,但对一个经济不算发达、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来说,政府丝毫不敢松懈。  禁足的前日,日暖天蓝,我仪式性地在老城区散了一圈步,拍了一组告示,准备给北二外的学生上网课用。告示写得一张比一张更有人情味。残疾人用品店留下电话号码,有急需的客人可约服务;书店的停业通知不忘写上一句:“我们相信,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你们可以在书籍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占比达到13.5%,在“十四五”期间这个数字将达到14%,中国将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与人均GDP增长、卫生支出增长和国民平均预期寿命具有正相关性,中国应对深度老龄化,必须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供给侧改革。  按照65岁占总人口比例,人口老龄化分为进入、深度、超级三个阶段。据OECD经合组织相关数
閆肖锋  这个春节,亲朋好友聚会都被临时取消,过年缺少了仪式感,剩下的只有刷微博和朋友圈。之前人们对新一年作了各种预测,想不到2020年的打开方式竟是这样。  “爱我就离我一米远”“见屏如面”“最好年货是口罩”取代了“新春快乐”。嗯,“爱我就离我一米远”,这难道不是一部影视剧的好名字?今年的情人节料想与春节同样大打折扣,谁敢去开房那才是真爱。  惊恐之余,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科学和常识。那么关于这场疫
6月7日上午,云南昆明市晉宁区,夕阳乡,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的无人机拍摄到野象群正在睡觉的场面。图/人民视觉  6月5日晚,一路向北的15头野生亚洲象经历了进入昆明辖区后的第一场暴雨。因天气原因,无人机难以继续跟拍,雨夜前行的象群短暂地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象群去哪儿了?  据云南省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下文简称“指挥部”)最新消息,截至6月7日16时50分,受持续雷雨天气影响,象群西
曾在台湾街头便利店见过“厌世早餐”的宣传海报,乍看之下真有些触目惊心。电影《乱世佳人》女主角结局凄凉还不忘憧憬,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很多人也愿意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以早餐的名义在一日之始高调“厌世”,可谓丧得彻底。  村上春树的“小确幸”似乎已显得陈旧,现在更多人的口吻变成了“小确丧”,那点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也离不开丧兮兮的底色。近来和小姐妹们约饭,几乎每个人嘴边都挂着“离职”。小A遭遇职场老
从上崖俯瞰艾特塔小镇港湾和大象鼻山。  法国海岸线风光旖旎,由北向南从地貌到风土人情却风格迥异。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蔚蓝海岸,其实比起蔚蓝海岸的活色生香,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拥有更为壮观震撼的自然景观。因为在连绵数里的白色沙滩之间,穿插耸立着巨大的白垩断崖。经过数世纪的风吹海蚀,陡峭的岩壁直插入海,造型奇特。无论是站在海边崖底,还是登上岩顶向下望,惊涛拍岸时带给人的身心震颤,只有身临其境时,才能真正
一位很聊得来的朋友,自从养了两只猫后,跟我聊天的画风就变了,她会不厌其烦地给我发猫照片、猫视频,期待我的夸赞和艳羡。猫是可愛的,我也不介意隔三差五地隔屏云吸猫,如果是朋友圈状态,我可点赞也可忽略。但私信不说点啥就冷场了。出于礼貌,我也得夸几句。可我逐渐发现,夸赞的分寸很难拿捏,我必须搜肠刮肚地找合适的漂亮话,才能和她爱猫的热情相匹配,否则就显得敷衍。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不同爱好和经历的人聊天,
苏黎世的名声常与“平庸”挂钩,但淘书客们的观点显然不同。  瑞士人爱古籍和旧书。苏黎世国立博物馆评价善本时说:“有些东西诞生就是为了永恒。”苏黎世朴素的大街小巷中,就隐藏着无数这样的宝藏。  由西方36个国家的1800余家古旧书店组成的国际古书商联盟(ILAB),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苏黎世拥有16家成员,不仅超过日内瓦和其他瑞士城市的总和,在国际上也仅次于巴黎、伦敦、纽约和柏林这四座人口超过苏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