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的青草车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黄河岸边行走,无边的绿色将人引向远方。河流两岸,鲜花大朵大朵地开放,花香掺和了月光的忧愁和枣花的甜蜜,越过大坝,直达庭院。家人在灯下团聚,孩子嬉闹,老人在角落吸烟。一辆独轮车安然地在南墙跟下停放,牛呢?在袅袅的青烟里独自反刍着秘密。
  每一个水草丰沛的季节里,独轮车碾过黄河岸边的土地,沿着一条条的道路,连接起田野和乡村。记忆中的蔓草,牵牵连连。不,确切地说,那种草的名字叫热草。在每年的六七月,夜夜听到热草的拔节声。它们坠着露珠,顶着夕阳,在沙土地中扎下细密的根须,猫一样迈动趾爪,隐匿进田野深处。乡人们喂养牛羊,乃至喂猪的都是这样的草,在劳作的间隙里,镰刀飞快地切割,空气中草香弥漫。那时我还是个孩子,跟在外祖父的身后,一次次走向田野,去除草,去拔掉菜园中的野菜,去整理西瓜蔓,偌大的黄河滩里,人走进去,很快融入田野,匍匐在土上的姿势,和一株野草没有什么区别。整个夏季,外祖父混迹于草野,青草绿色的汁液沾染在衣襟上,洗不掉,后来连他身上都有了一股挥之不去的青草味。
  菜园里有几株高大的柳树,树下凉风习习,绿色的苔藓环绕树身,我常常在树下等着外祖父。看他在玉米田中除草,玉米秸长得很高,掩没了外祖父,只有一顶白色的帽圈时隐时现。我喊一声:“姥爷!”“哎!”他拖着长长的声音回答。时间长了,再喊一声,他的回答声在远处响起。
  有时我会很不耐烦,呼喊声就变得格外锐利:“姥爷——”
  他听得出喊声里的不满,远远地喊着我的乳名,叫我等他一会儿,就回去。
  有时候,他浇菜园,拿着铁锹堵口子,左突右击。我一个人蹲在树下看蚂蚁入神,他悄悄从身后走过来而不觉,人未到,一只弥漫着香气的脆皮瓜先递到我的眼前,就是那种青蛙皮一样的绿色。我高兴地抢到手里,咬一口,又脆又甜!给我捉蚂蚱,用青草穿了,让外祖母在灶膛里烧了给我吃,知了猴需要用盐水腌渍之后油炸。下雨之后的沙地里会发现白生生的蘑菇,他的眼尖,喊我过去采来,装在我的口袋里满满当当的。那样的夜晚,外祖母就会把蘑菇切成薄片,放进小瓷碗里,再搅拌一个鸡蛋,蒸成美味的鸡蛋羹。
  太阳快要落山了,收工时,外祖父抱我坐在青草上,让我抓住绳子,在独轮车的咿呀声中我们走回家去。外祖父的一条腿是好的,另一条腿是疼的,走起来步子一拐一拐,但车子却推得稳稳当当。青草的香气包围着我,多年之后,凭借那种熟悉的清香串起我对乡野的记忆。草,热乎乎的,带着太阳的余温,让我很舒服。坐在稳稳当当的车上,感觉像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迎着风,迎着一轮即将落山的太阳,劈波斩浪奔向远方,我想唱,想舒服得大声叫。
  假如你在黄河大坝上看到一个毛孩子,面对旷野发出“哎——”“啊——”的啸声,就能想见当年的我了。
  登上大坝,我们透过树丛,看得见自己家屋顶上的炊烟。这个时候,外祖父常常停下车子歇息一会儿。找个小土包坐下,他看看远方,嘴里不自觉地哼起一段戏文,仔细听:“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戏文的意思,也才懂得这里面有苍凉,有无奈,有不甘,有命定的疼痛。但是小时候,并不太懂得,只是隐隐感觉,有什么东西从一个细微的点开始滋长,顺着外祖父鬓角的白发和他脸上的细纹,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那源头,是一种无法排遣的悲伤。
  这样的悲伤,在外祖母面前,在孩子们面前,乃至喝醉酒之后,外祖父都很少提到。至于他年轻时如何的英武,在战场上如何的勇敢,在云南如何的被器重,而为了太姥姥和年幼的弟弟他不得不放弃军队中一切回来做个农夫的无奈,他也很少提及。只有在大坝上,他放下青草车歇息一会儿的时候,他会开口唱一段。那时的外祖父像和平常有一点不同。这样说吧,扛起锄头的时候,他是一个农民;隐没在田野间,他弓下身子匍匐在土地上的样子,更像一根野草;而唱戏文的时候,他突然又变成了另一个人。这个人,有血有肉有疼痛。他脆弱,沉默。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需要诉说,而歌唱,显然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当唱词消散在晚风中,消散在大地余温犹存的怀抱里,秘密是被密封得很好的幕布,偶尔撕开一点口子,又迅速合拢,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我是在多年以后,在老家残破的衣橱里翻看到了他的徽章和证件,这才落实了母亲一次次的叙述,原来他真的是值得骄傲的!包括在去往临近县区的路上,看到的一个个地名,才勾连起和他当年活动的轨迹。
  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也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在穷困的日子里,痛苦长成一团团盘根错节的草,牵连到哪里,都是疼痛,所以,他在意气风发的年纪最终放弃了理想。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慨叹自己当初的选择吗?忙完公家的事,他就推着一辆独轮车奔赴田野。在村庄和田野之间来回奔走,一点一点挣出六口人的口粮,还要当长兄,为弟弟盖房、娶亲……后来,他的身体偏瘫,只能在小范围内行动,他时常久久地坐在天井里望着远处的天空,我无法从他的眺望中窥见更多的内容。一次次命运的重锤猛击,敲打了狭隘,走向了延展;敲打了清高,让人学会放下身段,接触卑微,向着生命的低处,更低处一点点夯实自己。从此,面对再大的打击,你都学会了面不改色心不跳。外祖父直到去世,就是这样一副木讷的表情。不止是他,多少年了,黄河滩区的人们,脸上就是这样一种表情。像流经村外的黄河一样,到了这里,没了一惊一乍。
  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一位神告诉了人们一句真言:“永远拥有”是一种错觉。所以,我们要时刻做好失去的准备?因为“永远”是错觉,“拥有”也是错觉。在听信了神的口谕之后,从此,这里的人一辈辈都认命的生长?
  在黄河滩外生活的人们,其实是最容易失去的一群人。他们的房屋、牛羊、庄稼,乃至自己的生命,都有可能被那黄色的水患一夜之间全都夺走,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房屋的台基一次次抬高,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灾难。即便是多雨的年份,他们依然习惯了在春天开辟出新的天地,播种,施肥,期待着秋天沉甸甸的收获。
  在黄河畔,我问一位正在除草的老人怕不怕河水漫滩的时候,他拄着锄头,冲着我一乐,“嗨,尽着老天爷赏呗!”这是他的态度。他的身旁,也放着一辆独轮车,车上装满青草。太阳晒热了土地,青草气息弥漫,那熟悉的气息,恍如当年外祖父身上挥之不去的青草味道。
  像一个孤独的孩子终于发现了亲人,我的心头突然一热。记忆的潮水漫漶而来,将我浸润其中。多少年了,日日夜夜,我听见河流在召唤。我闻得到那熟悉的味道,我看见长河尽头,一轮紫色的太阳正缓缓落下,一个伟岸的身影推着青草车,在悲凉的唢呐和铿锵的锣鼓声中,信步走来。
其他文献
涌泉村胸脯上的阳光  这个夏天雨水很孤独  农民丰衣足食,庄稼也不渴  一场雨像是一阵掌声  但没人理会  一场雨像是飘落了的花瓣  漫步云端不知自己所踪  一场雨像是一场恋爱  缠缠绵绵,静静,静静隐退  前些日子有那么一场雨  像是先人给涌泉村带来的鲜美祭品  从高处洒落,消灭了一个  风尘仆仆的诗人  然后阳光出来  和涌泉村紧紧纠缠在一起  玉米开始拔节  有一种咔吱咔吱的声响  在涌泉村
期刊
一簇磷火在贾拉米德的风中弥漫  一簇磷火  在沙特阿拉伯  贾拉米德大沙漠  常年不歇的热风中  弥漫  这一簇磷火  来自中国贵州  那充满着蛊惑的  苗岭之巅  这是一簇  有异于常规的磷火  是一簇从这里逃离的年轻人们  所期盼的带着几分明媚  带着几许轻灵的磷火  这一簇磷火  寄托着父兄的豪兴  饱含着妻子的柔情  蕴藏着女儿的思念  这一簇磷火  在贾拉米德的风中燃烧  它辛辣的味道 
期刊
就像迎向黄昏的河流  它的思绪是我的眼睛  芦苇丛外,几只野鸭咬碎了斜阳  未来将在它们嘴边冷去  连同我对世界的凝望  和一望无际的沉默  偶尔有风吹过,在我手边  但它吹不动我内心的坚硬  我的表情塞满了泥土。绝缘  与哭笑,与热情,与回忆,与未来  但我的麻木不会传染给你们  就像世界将随着夕阳隐去  但绝非因为我。芦花在夜色中  依然飘舞。河水依旧流淌  黎明在你们的睡梦中悄然出发  我只
期刊
烤玉米  灶膛通红  干枯的麦秸噼啪作响  这是人间的六月  滚烫的柴灰里  埋着一根喜悦的玉米棒子  火在翻腾  发出淡蓝色的焰须  屋外的老槐树上  知了在拼命知了  叫出夏天的雀跃  烤熟了的玉米棒子  黝黑而金灿  飘溢出爆裂的香气  这是儿时最爱的味道  ——焦焦的 糊糊的 干蹦蹦的  现在 玉米不只属于夏天  只是我靠得再近  也无法嗅到早年的馨香  以及土灶麦梗泥土散发的气息  偷食
期刊
那年,我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政府工作,一边写大大小小的材料,一边还要抓七七八八的计生工作。十月国庆长假,无处可去,选择回家看父母。等我回到老家,发现大门紧闭,只有几只芦花鸡在院落里咯吱咯吱地嬉闹着。正是挖红薯季节,父母肯定去屋对面的南望山挖红薯去了。看到隔壁邻居挑一担红薯经过,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我毫不犹豫地挑起院落的粪箕,直奔南望山。  南望山,其实不是一座山,是一个丘陵坡地,大多是红土壤,我们这
期刊
它不再是一种物体,不再  是一种颜色  白发内部,存放春天  而黝黑,是另外空间的光合作用  使一段往事有滋有味  ——很多年了  香甜与白发之间存在联系,心灵内部能洞察波动  暗夜中  与一盏油灯详谈寂静  把视线调到最低,声音已被处理过  白,在梦中是一种味道
期刊
冬苋菜  “冬苋菜吃了几茬,天再暖些,过了小满就可以见着苋菜了!”母亲前日坐在餐桌前,口里嚼着冬葵,念着苋菜,如同念着家中的小辈。我家乡管冬葵叫“冬苋菜”,大约是为与小满过后紫不愣登疯长的苋菜吧?  我一直以为这俩是姊妹,只一个冬天生,一个夏天长,于是便“冬儿”“小夏”地区分一下。前一阵才查过《辞海》,冬苋菜其实压根与苋菜没有一丁点“血缘关系”,它是锦葵科,锦葵属。而苋菜才是正经的苋科、苋属,血统
期刊
那是一座思想的孤岛。  盘古开天地以来,它似乎就在苍穹下静思默想,远离人间烟火,与天上的神对望、交流。时间的长河里,它长出了自己的语言,萌发了自己的思想,独立于众山之上。  对于朝圣者,千佛山是灵山;对于观光客,千佛山是风景;对于哲人,千佛山是思想者。  茶坪河蜿蜒曲折,俯伏于高山谷底,清瘦而贫瘠。  这条山谷的血脉,一年四季,时而堵塞,时而流畅,时而汹涌。  山谷没有这条流动的血脉,两岸将无人家
期刊
记忆中的麻雀  我小时候,大人说  麻雀是“四害”  要对麻雀赶尽杀绝  可是我天天欣赏  成群结队的麻雀  盘旋着它们的空中舞蹈  它们叽叽喳喳的歌声  填满了我童年的寂寞  有一次,居然能够享用麻雀蛋  让我饥饿的胃有了过年的味道  如今我回到家乡  麻雀几乎已灭绝  我只能在脑海里  回忆麻雀的舞蹈与歌声  小时候家乡茂密的松林  夏天,我经常在松树底下乘凉、玩耍  或者用贝壳处死一条条厌恶
期刊
高粱记  高粱红了。  在泸州。  夏天,看到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高粱红。绿到心里,无上清凉。  那些高粱沉甸甸的,风一吹,叶与杆窸窸作声,高粱穗累累垂垂有喜气。  从车窗里望去,高粱地起伏高低,颇有旧气,也颇有酒气,错觉的酒气,恍恍惚惚。  走进高粱地,人淹没了。日光灿烂,人的影子高粱的影子在空地上拉得长,青青的,有些袅袅意思,心里含着一块冰雪。  雪是白是冰洁,突然觉得写作不过是雪上涂白。  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