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enapp虚拟系统在放疗流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放疗流程中牵涉到许多软件应用系统和复杂的硬件设备,借助基于Xenapp虚拟系统整合放疗流程中的各个应用系统。

方法

采用windows2008r2操作系统,Citrix Xenapp 6.5 sp1企业版,sqlserverr2008 express数据库。安装Xenapp服务器,将放疗科常用的软件应用在服务器上安装并发布,在放疗科局域网内的电脑上安装CitrixReceiver,并使用网页浏览器登录Xenapp服务器站点,即可使用站点发布的所有应用。

结果

使用了Citrix Xenapp的虚拟化系统,大大减少了计算机硬件的开销,使得计算机硬件的开销减少50%以上,减少了技术人员的维护成本,使得放疗科的工作做到无缝衔接,提高了放疗科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结论

基于Xenapp的虚拟化系统在放疗流程中可以起到节约开销,提高效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细胞角蛋白(CK)7、CK8/18、CK19和p4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鳞癌190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4例;年龄28~82(60.3±8.6)岁,<60岁88例,≥60岁102例。同时选取154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癌、正常食管组织中CK7、CK
目的探究晚期肺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以及4种不同克隆号PD-L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台的一致性,以期为有效筛选晚期肺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4个中心于2017年8至12月诊断为晚期肺腺癌的活检标本共57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34~81岁);男性29例,女性28例。对蜡
期刊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658例连续的结直肠癌病例,患者中男性409例,女性249例;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63±5)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断的7例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患者资料,复习所有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采用PAP法,并收集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年龄37~70岁,平均54岁。7例患者均见子宫内膜的黏液性病变。3例为宫颈胃型腺癌合并微偏腺癌。3例为宫颈叶状增生、不典型叶状增生合并局灶原位胃型
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数较少,约占所有支气管肺癌的13%~20%,恶性程度较高,短时间内易复发转移。确诊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约占SCLC的30%,符合手术患者仅占5%。放化疗后完全缓解者仍有一半以上患者发生脑转移。术后Ⅰ、Ⅱ、Ⅲ期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为6%~14%、13%~38%、11%~36%。预防性脑照射(PCI)可提高放化疗后完全缓解者总生存率,并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是局限期SCLC综合
期刊
目的介绍内镜下钛夹标记病变上、下界位置在早期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方法1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通过内镜下钛夹标记病变上、下界,再行CT模拟定位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评估该项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包括13例初治、4例经内镜下切除后需放疗者)在CT和常规钡餐造影片上肿瘤显示不明显,无法准确确定GTV范围,内镜下在病变上下界均成功置入至少一个钛夹,标记肿瘤位置,在模拟定位C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