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元素,良好的教学提问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老师和学生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从而能够达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自己对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理解,以及地理学科既研究科学又分析社会的特性,我将一些教学体会整理如下,与大家共享。
一、提问有明确的目标
正确的思考方法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决定性条件。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混乱、思路不清晰而束手无策,以至于没有办法领悟新的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和指导学生,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比如:在地理课本中“大气的运动”这一知识体系中,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根据课标要求,我提出以下问题:(1)大气为什么会运动?(2)大气运动的力从哪里来的?(3)大气运动的力有无大小的差异?(4)在近地面和高空,大气运动受到的力的种类是不是一样?(5)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高空和近地面大气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之处?问题一环扣一环,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系统、逻辑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所以,课堂上的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确定提问的目标,讲究提问的艺术,而且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任务为宗旨。
二、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都以问答形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展开详细的讨论探究,提问的重点就是将问题集中在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可以通过对比得到的知识,如:气旋和反气旋,暖锋和冷锋,暖流和寒流,等等,对于这一类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详细分析两者之一,然后进行提问:通过对气旋(暖锋、暖流)的学习,你能否分析反气旋(冷锋、寒流)等大气或水的运动产生的影响?让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记忆未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正确结论的印象,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提问要做到适度
提问时应该注意不脱离教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提出的问题低于或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因为教学内容有难有易,课堂提问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对于相对比较难的问题应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避免因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部分知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五大要素,人文地理中有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诸多要素,若不加以设计,盲目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哪里?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较难回答,表情迷茫。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用事例去点拨、启发学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出发,提问:自然地理环境中华北平原从自然和人文方面来看体现的是整体性,如果地形发生变化,那么,其他要素是否会跟着变化?其整体性和现在是否相同?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地形的变化会引起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又会导致水文、土壤、生物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结果,又会使一个新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的形成。这一点恰好体现出了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
教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照顾到“点”,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又要照顾到“面”,即全体学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潜能生,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如果提问只是集中在“点”上,就往往助长潜能生的思想惰性,长此以往,势必会打击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不仅影响师生感情,而且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提问应集中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之上,并且以此为突破口,以点连线,围绕点、线全面展开。
四、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
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抓住知识的疑难发问,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突破重点;教师还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抽象的认知转化成为全面的、辩证的和具体的认知结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要善于编写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带着学生思考,让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概念或专题上来,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例如: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一是知识比较抽象模糊,二是学生的思维对动态知识的理解相对较差。于是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提出了下列问题:(1)一天中你的身影长短有什么变化?何时长何时短?身影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2)一年中的情况又是怎样?(3)一年中白昼何时最长,何时最短?白昼的长短又与什么因素有关?(4)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你是否能够分析归纳得出其变化的规律?这种问题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如临其境,积极思考,最后达到课标的要求。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探索“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一步一步深化,通过一连串的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争论中逐渐达到统一,在矛盾中逐步获得知识。
综上所述,适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它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鼓舞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心智与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深化。课堂提问应该把教师的启发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带领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处理问题,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措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
[2]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3-1.
[3]童富勇.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1.
一、提问有明确的目标
正确的思考方法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决定性条件。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混乱、思路不清晰而束手无策,以至于没有办法领悟新的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和指导学生,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比如:在地理课本中“大气的运动”这一知识体系中,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根据课标要求,我提出以下问题:(1)大气为什么会运动?(2)大气运动的力从哪里来的?(3)大气运动的力有无大小的差异?(4)在近地面和高空,大气运动受到的力的种类是不是一样?(5)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高空和近地面大气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之处?问题一环扣一环,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系统、逻辑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所以,课堂上的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确定提问的目标,讲究提问的艺术,而且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任务为宗旨。
二、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都以问答形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展开详细的讨论探究,提问的重点就是将问题集中在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可以通过对比得到的知识,如:气旋和反气旋,暖锋和冷锋,暖流和寒流,等等,对于这一类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详细分析两者之一,然后进行提问:通过对气旋(暖锋、暖流)的学习,你能否分析反气旋(冷锋、寒流)等大气或水的运动产生的影响?让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记忆未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正确结论的印象,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提问要做到适度
提问时应该注意不脱离教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提出的问题低于或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因为教学内容有难有易,课堂提问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对于相对比较难的问题应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避免因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部分知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五大要素,人文地理中有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诸多要素,若不加以设计,盲目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哪里?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较难回答,表情迷茫。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用事例去点拨、启发学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出发,提问:自然地理环境中华北平原从自然和人文方面来看体现的是整体性,如果地形发生变化,那么,其他要素是否会跟着变化?其整体性和现在是否相同?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地形的变化会引起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又会导致水文、土壤、生物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结果,又会使一个新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的形成。这一点恰好体现出了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
教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照顾到“点”,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又要照顾到“面”,即全体学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潜能生,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如果提问只是集中在“点”上,就往往助长潜能生的思想惰性,长此以往,势必会打击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不仅影响师生感情,而且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提问应集中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之上,并且以此为突破口,以点连线,围绕点、线全面展开。
四、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
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抓住知识的疑难发问,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突破重点;教师还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抽象的认知转化成为全面的、辩证的和具体的认知结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要善于编写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带着学生思考,让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概念或专题上来,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例如: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一是知识比较抽象模糊,二是学生的思维对动态知识的理解相对较差。于是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提出了下列问题:(1)一天中你的身影长短有什么变化?何时长何时短?身影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2)一年中的情况又是怎样?(3)一年中白昼何时最长,何时最短?白昼的长短又与什么因素有关?(4)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你是否能够分析归纳得出其变化的规律?这种问题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如临其境,积极思考,最后达到课标的要求。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探索“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一步一步深化,通过一连串的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争论中逐渐达到统一,在矛盾中逐步获得知识。
综上所述,适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它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鼓舞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心智与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深化。课堂提问应该把教师的启发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带领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处理问题,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措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
[2]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3-1.
[3]童富勇.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