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众对张艺谋的新片总是抱有期待的。
他是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情理之中的。
张艺谋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张艺谋每一部电影都会成为大新闻,引发各种议论。他的票房并不受口碑的影响,各种对他的恶评几乎不影响他影片的叫座,他的影片几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越看越骂、越骂越看的怪诞成功。从电影市场而言,张艺谋鲜有失败。
人们说张艺谋被资本“绑架”,说的有点一厢情愿。他和资本的合作可说顺畅。而且,作为一个大导演他对影片的掌控应该说颇有余裕。所以我也不觉得,改换制片公司一定会改变他的电影。
《归来》我还没有看,无从判断这一个张艺谋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依然如故。
但我不抱特别的期待。
这些年来,张艺谋的电影在影院里看,不难看;可是经常,你出了影院以后,还记得什么吗?有时连情节都记不清。当然,这种不满足感,是在于我曾经怀抱着期待。
我不是在希望张艺谋始终拍艺术电影,或者始终保持原创性的表达。商业电影有自己的标准和优劣。我不认同大部分商业电影、比如好莱坞大片的价值观,但他们的确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表述;于要问的是,张艺谋的大片究竟表达什么?
你可以表达任何一种东西,但是拜托说点什么,而不是只有奇观、只有视听震撼,或者催泪弹。
整体说来,我以为近年来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商业大片的通病,是价值中空。依我的标准,这已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优秀作品。
这其中,有第5代导演的整体蜕变。当年成就第5代艺术高度的,是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激情:强烈的表达冲动,对电影艺术的纯真的爱,某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间或无名的使命感。这些东西渐渐地消失了。电影是一种工业体制、资本或大资本空间、名利场或诱人职业,但电影也是、或者说必须是艺术。激情、情感、表达的冲动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不是技艺、技巧所可能取代的。
这种变化不是用生命的成熟或衰老所可能完全解释的。况且,对于电影艺术家说来,第五代们还年轻。已有太多的电影艺术家将表达的冲动与丰满的情感带到了他们自己的创作或生命的尽头。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在两个体制交替的当口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那时候对电影而言,“市场”或“资本”这样的概念几乎没有意义。突出的,是“艺术家”“代言人”这类的自我定位。所以说,第五代式幸运的,他们得以走出电影学院,直接拿起了导演话筒或扛起了摄影机。一边是原有的制片体制和国家投资的保障,一边是,社会松动所显露的表达与创作空间和作者电影的自我想象。
当然,这代人不是一般意义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走进大学的时候,已经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经验,有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完成的丰厚积累,分享那个时代的社会责任、表达冲动与艺术激情。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走向,有着强烈的共识;对艺术媒介——电影语言有着突出的自觉意识。这一切造就了《黄土地》或《红高粱》,造就了第五代的高度;他们也将中国电影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错,那一切是无可复现的。
但最初的激情和冲动消失之后,替代它们的是什么呢?单纯的爱、强烈的表达欲望把我们带往电影。此后的成熟绝不意味着对电影的敏感与对社会的敏感的消散。不然就是剩下匠气和生意经了。
如果说张艺谋在前后期有什么不同的话,在我看来,就是那份对电影的爱,尤其是那份敏感变得淡薄了。敏感?无外乎是讲什么,怎么讲——哪些故事可以用电影来讲述,如何讲得引人入胜?这些故事和当下的社会有怎样的联系?电影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并非直接与即时,但却是必须与主要的因素。
人们会说,张艺谋被各种各样的因素“绑架”了,比如说市场、资本的因素,但我觉得, “绑架”这个词用的太随便了,一个电影艺术家不是那么容易“被绑架”的,或者说始终是“被绑架”的。电影始终遭到各种各样的限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合或磨合。这就是电影。
问题是,一个电影艺术家的主体位置或者说艺术自我如何呈现?
他们,也是我们曾经遇到“最好的时代”,社会更迭、体制转轨,如今,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年代:中国崛起,电影起飞、井喷。在这种空前的契机下,我们的电影不能突破、不能再上高度,如何解释?被绑架——不成其为理由吧。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部分第五代导演始终拥有相当的创作自由度,叫特权也不为过——我不是指政治上的自由度,这个话题说的不少了吧。还是那个老答案:伊朗电影人比我们更自由吗?人家在连女演员都不能用的情况下拍出了最早那些电影杰作。近期的也有《一次别离》。
我没有对张艺谋抱特别的期待。为什么?因为曾期待过。
不能说是失望,只能说自己的不喜欢吧。我曾经如此地为《红高粱》与《秋菊打官司》而欣喜。
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的,我们遇到了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成就了我们、他们——第五代。我们亲历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生活的戏剧性演变俯仰皆是。当然, 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者说他们也很“不幸”——经历如此大幅度的社会激变,也许,一个艺术家很难保持完整的艺术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希区柯克——与体制游戏的天才。第五代们当年形成的艺术趣味、自我定位、电影认知不断地随社会的剧变而改换、甚至烟消云散;每一次你要重新去寻找、确立自己的艺术表达,每一次你要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现实情境,确实是巨大的挑战,有时,也许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初第五代青年导演们,是在中国的制片厂体制与艺术电影、电影作者、欧洲国际电影节的特定关系之间开启自己的创作的;今天,则成了在制片人中心、资本主导、巨大的市场需求、庞杂的评价系统中创作。
从主导、主流的意义上看,张艺谋始终是成功者,或者说幸运者。他所经历的转型,可谓水到渠成。从艺术到商业,从欧洲国际电影节到好莱坞的发行体制,张艺谋一直风生水起。只是在我看来,后期保持着巨大的票房与市场成功的张艺谋,比起他早期的制作要苍白的多。张艺谋曾被称为“福将”,今天仍是。必须说,观众对张艺谋始终抱有期待,这固然是由于张艺谋“传奇”或“神话”,但也是成功的资本或广告运作的效果。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运营几个月,某种期待必将塑造完成。
叫好与叫座,是电影面临永恒的困境;也是为此,既叫好又叫座,才是电影人永恒的挑战和追求。
今年令我振奋的,是看到《白日焰火》票房上了一个亿,获金熊奖的艺术电影——人们认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赢得了票房。我们终于创造了一个GDP数据之外的奇迹。这令我能再次产生了热望。
《山楂树之恋》票房更高?但那不是艺术电影,而是情节剧。老实说,一部相当寡淡的情节剧,《白日焰火》则是“纯粹”的艺术电影。事实上,以艺术电影的形式和语言讲述商业电影式的故事,是近年来国际电影的新意。因此,《白日焰火》因网络传播和口碑而获得票房的成功才如此的令人兴奋。再一次,我对中国电影自身的期待有了具体的支持和目标。
《归来》也许依旧会成功吧。我自己不抱期待。因为我没看到什么新的因素会带给我期待。希望因为毫无期待而有意外之喜。
然而,因为《白日焰火》的破亿,我对中国电影再度怀抱热望。我对姜文的《一步之遥》高度期待,我久已等待着侯孝贤的《聂隐娘》,我期待着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张猛的新片……。我期待众多的年轻导演。中国电影有了如此的规模,我对此保持高度乐观。
(作者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情理之中的。
张艺谋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张艺谋每一部电影都会成为大新闻,引发各种议论。他的票房并不受口碑的影响,各种对他的恶评几乎不影响他影片的叫座,他的影片几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越看越骂、越骂越看的怪诞成功。从电影市场而言,张艺谋鲜有失败。
人们说张艺谋被资本“绑架”,说的有点一厢情愿。他和资本的合作可说顺畅。而且,作为一个大导演他对影片的掌控应该说颇有余裕。所以我也不觉得,改换制片公司一定会改变他的电影。
《归来》我还没有看,无从判断这一个张艺谋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依然如故。
但我不抱特别的期待。
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因为职业化而消失了
这些年来,张艺谋的电影在影院里看,不难看;可是经常,你出了影院以后,还记得什么吗?有时连情节都记不清。当然,这种不满足感,是在于我曾经怀抱着期待。
我不是在希望张艺谋始终拍艺术电影,或者始终保持原创性的表达。商业电影有自己的标准和优劣。我不认同大部分商业电影、比如好莱坞大片的价值观,但他们的确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表述;于要问的是,张艺谋的大片究竟表达什么?
你可以表达任何一种东西,但是拜托说点什么,而不是只有奇观、只有视听震撼,或者催泪弹。
整体说来,我以为近年来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商业大片的通病,是价值中空。依我的标准,这已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优秀作品。
这其中,有第5代导演的整体蜕变。当年成就第5代艺术高度的,是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激情:强烈的表达冲动,对电影艺术的纯真的爱,某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间或无名的使命感。这些东西渐渐地消失了。电影是一种工业体制、资本或大资本空间、名利场或诱人职业,但电影也是、或者说必须是艺术。激情、情感、表达的冲动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不是技艺、技巧所可能取代的。
这种变化不是用生命的成熟或衰老所可能完全解释的。况且,对于电影艺术家说来,第五代们还年轻。已有太多的电影艺术家将表达的冲动与丰满的情感带到了他们自己的创作或生命的尽头。
丧失了对电影表达和社会表达的敏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在两个体制交替的当口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那时候对电影而言,“市场”或“资本”这样的概念几乎没有意义。突出的,是“艺术家”“代言人”这类的自我定位。所以说,第五代式幸运的,他们得以走出电影学院,直接拿起了导演话筒或扛起了摄影机。一边是原有的制片体制和国家投资的保障,一边是,社会松动所显露的表达与创作空间和作者电影的自我想象。
当然,这代人不是一般意义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走进大学的时候,已经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经验,有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完成的丰厚积累,分享那个时代的社会责任、表达冲动与艺术激情。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走向,有着强烈的共识;对艺术媒介——电影语言有着突出的自觉意识。这一切造就了《黄土地》或《红高粱》,造就了第五代的高度;他们也将中国电影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错,那一切是无可复现的。
但最初的激情和冲动消失之后,替代它们的是什么呢?单纯的爱、强烈的表达欲望把我们带往电影。此后的成熟绝不意味着对电影的敏感与对社会的敏感的消散。不然就是剩下匠气和生意经了。
如果说张艺谋在前后期有什么不同的话,在我看来,就是那份对电影的爱,尤其是那份敏感变得淡薄了。敏感?无外乎是讲什么,怎么讲——哪些故事可以用电影来讲述,如何讲得引人入胜?这些故事和当下的社会有怎样的联系?电影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并非直接与即时,但却是必须与主要的因素。
人们会说,张艺谋被各种各样的因素“绑架”了,比如说市场、资本的因素,但我觉得, “绑架”这个词用的太随便了,一个电影艺术家不是那么容易“被绑架”的,或者说始终是“被绑架”的。电影始终遭到各种各样的限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合或磨合。这就是电影。
问题是,一个电影艺术家的主体位置或者说艺术自我如何呈现?
他们,也是我们曾经遇到“最好的时代”,社会更迭、体制转轨,如今,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年代:中国崛起,电影起飞、井喷。在这种空前的契机下,我们的电影不能突破、不能再上高度,如何解释?被绑架——不成其为理由吧。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部分第五代导演始终拥有相当的创作自由度,叫特权也不为过——我不是指政治上的自由度,这个话题说的不少了吧。还是那个老答案:伊朗电影人比我们更自由吗?人家在连女演员都不能用的情况下拍出了最早那些电影杰作。近期的也有《一次别离》。
《白日焰火》破亿,我对中国电影抱更高的期待
我没有对张艺谋抱特别的期待。为什么?因为曾期待过。
不能说是失望,只能说自己的不喜欢吧。我曾经如此地为《红高粱》与《秋菊打官司》而欣喜。
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的,我们遇到了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成就了我们、他们——第五代。我们亲历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生活的戏剧性演变俯仰皆是。当然, 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者说他们也很“不幸”——经历如此大幅度的社会激变,也许,一个艺术家很难保持完整的艺术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希区柯克——与体制游戏的天才。第五代们当年形成的艺术趣味、自我定位、电影认知不断地随社会的剧变而改换、甚至烟消云散;每一次你要重新去寻找、确立自己的艺术表达,每一次你要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现实情境,确实是巨大的挑战,有时,也许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初第五代青年导演们,是在中国的制片厂体制与艺术电影、电影作者、欧洲国际电影节的特定关系之间开启自己的创作的;今天,则成了在制片人中心、资本主导、巨大的市场需求、庞杂的评价系统中创作。
从主导、主流的意义上看,张艺谋始终是成功者,或者说幸运者。他所经历的转型,可谓水到渠成。从艺术到商业,从欧洲国际电影节到好莱坞的发行体制,张艺谋一直风生水起。只是在我看来,后期保持着巨大的票房与市场成功的张艺谋,比起他早期的制作要苍白的多。张艺谋曾被称为“福将”,今天仍是。必须说,观众对张艺谋始终抱有期待,这固然是由于张艺谋“传奇”或“神话”,但也是成功的资本或广告运作的效果。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运营几个月,某种期待必将塑造完成。
叫好与叫座,是电影面临永恒的困境;也是为此,既叫好又叫座,才是电影人永恒的挑战和追求。
今年令我振奋的,是看到《白日焰火》票房上了一个亿,获金熊奖的艺术电影——人们认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赢得了票房。我们终于创造了一个GDP数据之外的奇迹。这令我能再次产生了热望。
《山楂树之恋》票房更高?但那不是艺术电影,而是情节剧。老实说,一部相当寡淡的情节剧,《白日焰火》则是“纯粹”的艺术电影。事实上,以艺术电影的形式和语言讲述商业电影式的故事,是近年来国际电影的新意。因此,《白日焰火》因网络传播和口碑而获得票房的成功才如此的令人兴奋。再一次,我对中国电影自身的期待有了具体的支持和目标。
《归来》也许依旧会成功吧。我自己不抱期待。因为我没看到什么新的因素会带给我期待。希望因为毫无期待而有意外之喜。
然而,因为《白日焰火》的破亿,我对中国电影再度怀抱热望。我对姜文的《一步之遥》高度期待,我久已等待着侯孝贤的《聂隐娘》,我期待着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张猛的新片……。我期待众多的年轻导演。中国电影有了如此的规模,我对此保持高度乐观。
(作者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