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文中古典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民族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她对构筑青少年健康人格,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以及贮蓄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是有其重大意义的。中学生是学习、吸取、消化传统文化的最好时期,因而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不断创新的重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挖掘内涵;传承传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7-02
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为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活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外来的西方文化汹涌而至,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新形势面前,我们既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也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面对祖先留着我们丰厚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国家教育部多次在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畅游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尽情领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风光。
一、初中语文课文中蕴育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因子
初中语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应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重点,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文以载道”、“以德教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初中语文课文中既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与妻书》的“牺牲我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欲己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世范,也有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宋濂“未尝一日去书卷”勤奋不息精神,更有《论语》诚信仁爱等等,这些无疑是我们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瑰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初中古文中,既有着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一定思想性、短小精悍的故事如《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期行》、《乘船》《列子》二则中的《杞人忧天》、《杨布大狗》等,也有着经典名篇如《爱莲说》、《答司马谏书》、《出师表》等;古诗词中,既有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的山水田园诗如《过故人庄》《滁洲西涧》,也有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的怀古咏史诗如《赤壁》,既有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如《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也有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的战争边塞诗如《使至塞上》《凉州词》。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2.1诵读中形成传统文化的积淀。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情味的全面感知。义教教材把诵读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一项主要的教学要求,贯穿文言文的训练体系,并对诵读训练做了有层次、有系统的安排,提高了诵读的要求,也加强了诵读指导。在反复诵读中,使人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古人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故义务教育教材特约编者张必锟先生大声疾呼要“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叶圣陶先生也说:“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文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
读重要,读的方法尤为重要。 叶老说:“教师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应做好四个结合:自读和范读相结合;齐读和个读相结合;讲前读和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诵读落实,才能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分析水平,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2.2在字斟句酌中品位古典名篇的内涵。 古诗文大多写得简洁优美,意味隽永,语音准确鲜明,“字字值千斤”。这就要求读者有咬文嚼字之功,能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味其内涵和意境,并能变成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从内心的感受的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的一切杂念。这就更加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趣。又如宋代赵师秀的《约客》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个“落”字 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態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2.3联系生活,灵活运用传统文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文中的情与理有许多与今相通,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我们都要善于发掘它对于现实生活的价值。认真学习古文佳作,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情感、激发思维很有必要。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我们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一学生考试失意时,我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段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回答了我。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实践语言,提高语感。當然,条件许可的话,甚至可以鼓励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尝试着写文言小片段,虽然文言文写作并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然而这种尝试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不无益处。
三、课外活动养成积累经典诗文的好习惯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阅读经典、积累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
3.1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由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
3.2要求学生每人自制诗词卡片,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古诗词文。每天晨读时,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抽查背诵,让大家温故而知新。这样既积累了古诗词,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通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朗读背诵训练,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3.3还可以让利用寒暑假的时期让学生搜集报纸,广告等媒体中的古诗词精美的语句,在开学趁热打铁,开展背诵比赛。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里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做现代人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既能增长知识,还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与自尊。领悟到生活的品质、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接人待物、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
[3]王文永.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中国教师, 2005,( 6) ;
[4]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5]林宜龙《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6]吴涛《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挖掘内涵;传承传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7-02
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为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活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外来的西方文化汹涌而至,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新形势面前,我们既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也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面对祖先留着我们丰厚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国家教育部多次在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畅游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尽情领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风光。
一、初中语文课文中蕴育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因子
初中语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应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重点,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文以载道”、“以德教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初中语文课文中既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与妻书》的“牺牲我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欲己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世范,也有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宋濂“未尝一日去书卷”勤奋不息精神,更有《论语》诚信仁爱等等,这些无疑是我们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瑰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初中古文中,既有着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一定思想性、短小精悍的故事如《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期行》、《乘船》《列子》二则中的《杞人忧天》、《杨布大狗》等,也有着经典名篇如《爱莲说》、《答司马谏书》、《出师表》等;古诗词中,既有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的山水田园诗如《过故人庄》《滁洲西涧》,也有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的怀古咏史诗如《赤壁》,既有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如《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也有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的战争边塞诗如《使至塞上》《凉州词》。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2.1诵读中形成传统文化的积淀。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情味的全面感知。义教教材把诵读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一项主要的教学要求,贯穿文言文的训练体系,并对诵读训练做了有层次、有系统的安排,提高了诵读的要求,也加强了诵读指导。在反复诵读中,使人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古人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故义务教育教材特约编者张必锟先生大声疾呼要“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叶圣陶先生也说:“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文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
读重要,读的方法尤为重要。 叶老说:“教师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应做好四个结合:自读和范读相结合;齐读和个读相结合;讲前读和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诵读落实,才能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分析水平,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2.2在字斟句酌中品位古典名篇的内涵。 古诗文大多写得简洁优美,意味隽永,语音准确鲜明,“字字值千斤”。这就要求读者有咬文嚼字之功,能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味其内涵和意境,并能变成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从内心的感受的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的一切杂念。这就更加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趣。又如宋代赵师秀的《约客》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个“落”字 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態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2.3联系生活,灵活运用传统文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文中的情与理有许多与今相通,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我们都要善于发掘它对于现实生活的价值。认真学习古文佳作,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情感、激发思维很有必要。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我们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一学生考试失意时,我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段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回答了我。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实践语言,提高语感。當然,条件许可的话,甚至可以鼓励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尝试着写文言小片段,虽然文言文写作并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然而这种尝试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不无益处。
三、课外活动养成积累经典诗文的好习惯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阅读经典、积累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
3.1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由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
3.2要求学生每人自制诗词卡片,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古诗词文。每天晨读时,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抽查背诵,让大家温故而知新。这样既积累了古诗词,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通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朗读背诵训练,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3.3还可以让利用寒暑假的时期让学生搜集报纸,广告等媒体中的古诗词精美的语句,在开学趁热打铁,开展背诵比赛。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里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做现代人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既能增长知识,还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与自尊。领悟到生活的品质、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接人待物、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
[3]王文永.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中国教师, 2005,( 6) ;
[4]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5]林宜龙《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6]吴涛《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