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学生对待语文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分析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表现和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更希望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关键词:漠视;高效课堂;评价体系;对症下药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中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极低,对语文的漠视让人瞠目结舌。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轻视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对症下药,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现状的几种表现
1、无所谓的态度
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语文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大觉或者学别的学科。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敷衍老师,自我安慰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但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焦虑却无从下手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造成此现象的因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语文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对症下药
第一、正确认识语文
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单纯地把语文看成是一件工具--一件敲开大学之门的工具。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功利性就体现得特别明显,这固然与高考的导向有关,更与广大师生的功利心有关。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只把语文看成是大学的敲门砖,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多么重要。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每次我都努力地去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在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第三、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的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时,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嘛,没有什么好怕的”。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
以上是我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如何真正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汪莹;我国中小学语文讨论的回顾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2]周全;搭建师生情感桥梁,共筑语文新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关键词:漠视;高效课堂;评价体系;对症下药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中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极低,对语文的漠视让人瞠目结舌。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轻视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对症下药,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现状的几种表现
1、无所谓的态度
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语文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大觉或者学别的学科。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敷衍老师,自我安慰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但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焦虑却无从下手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造成此现象的因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语文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对症下药
第一、正确认识语文
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单纯地把语文看成是一件工具--一件敲开大学之门的工具。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功利性就体现得特别明显,这固然与高考的导向有关,更与广大师生的功利心有关。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只把语文看成是大学的敲门砖,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多么重要。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每次我都努力地去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在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第三、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的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时,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嘛,没有什么好怕的”。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
以上是我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如何真正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汪莹;我国中小学语文讨论的回顾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2]周全;搭建师生情感桥梁,共筑语文新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