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至上和精神失落的时代,呼唤着一种摆脱物欲和实现精神自由的"关怀教育","关怀教育"来自对工具理性教育的反思,工具理性教育使人丧失了主体性。关怀教育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对话",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欣赏等"情感认同"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仁慈、灵性和爱等品格,让学生了解、感受和保持自我,并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在关怀教育实践中,应培养懂得关怀的人、以"榜样带动"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公益实践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