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人工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shi9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响应,该研究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试验站典型人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elliottii)林林下优势灌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格药柃(Eurya muricat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和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为对象,在植被生长初期(4月)和旺盛期(7月)测定优势灌草根际土壤与碳(C)循环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BG)、与氮(N)循环相关的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磷(P)循环相关的酸性磷酸酶(AP)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发现:(1)根际土壤与C和N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BG:AP(酶C:P)在不同林下植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显著影响BG:(NAG+LAP)(酶C:N),且林下植被类型、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交互影响酶C:P。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在不同林下植被(檵木不同于格药柃,且二者显著区别于其他物种)、林分类型(杉木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林)和取样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碳氮比(C:N)是影响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2)标准主轴回归分析表明,林下植被根际土壤lg(BG)、lg(NAG+LAP)和lg(AP)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lg BG:lg(NAG+LAP):lg AP(酶C:N:P)约为1:1:1.3,酶C:P及(NAG+LAP):AP(酶N:P)分别为0.14和0.15。AP远大于BG和NAG+LAP的活性,导致lg(BG)和lg(NAG+LAP)与lg(AP)的回归斜率极显著偏离1。说明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受植被种类、林分类型及取样季节影响,且基质有效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C循环和N循环,微生物会分配更多资源用于P循环相关酶的生产,暗示亚热带人工林林下植被根际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性更易受P限制。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多缸非均匀发火的船用中速柴油机平衡性的在线监测及控制策略.通过曲轴瞬时转速信号的测量与频域谐次分析得到平衡性指标,并在线确定引发柴油机工作不平
一、刑法第356条规定是否属于毒品再犯问题。刑法第356条的规定不符合我国刑法总则累犯规定的立法宗旨。无论是刑法第65条关于一般累犯的规定,还是第66条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
会议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辉煌的部分,鉴赏诗歌是文学爱好者的必修课。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意境,把它看成诗之极致,这是有别于西方诗歌的重要民族特色,也是中国诗歌独特神韵之所在。本文从意
油井钻杆是石油钻井工程中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工具,与其他钻具(钻铤或方钻杆等)相连接组合成钻柱,其主要作用是加深井眼,循环泥浆,传送扭距,其中钻杆本体是受力最大的部位.…
当前,电动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摆线包络行星减速器的电动轮毂,该新型电动轮毂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为驱动,采用承载能力大、体积小、刚度高的
轮边行星减速器因其结构简单且紧凑、大传动比、强承载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重型电动轮车辆中,而温度场变化对系统齿轮使用寿命及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轮边减速器结构特点和
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关系的专著。关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著者在该书“后记”中作了这样的介绍: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的形势带来了中外文学关系研
提出一种便携式现场钻杆漏磁探伤方法,该方法以现场钻杆举起到竖直上方悬空状态来完成探伤,设计了一套便携式无盲区探伤装置,用于对管子站及井场钻杆进行及时快速无盲区的探
对政党这一新生事物从排斥到逐步接纳、最终完全归依的历程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迁的进程.本文尝试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清末立宪运动背景下政党的孕育、产生及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