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不是问题 时间才是问题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提到过一种所谓的宇宙观,即是宇宙的构成,时间和空间是其主要维度构成,宇宙的运行,其实就是空间与时间的共同演化,但是其运行却各有规律,各有节奏。比如说在历史中,我们经常会惊奇的发现,在某一相当长时间内,比如上百年,整个世界是十分平静的,而突然间世界发生了变化,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清末到民初到新中国,如工业革命前后,如信息革命前后等。其实这就像是宇宙观所描述的,时间如流水,缓慢前行。而空间却经常不同步,在一段时间内几乎保持静止,然后在某一刻爆发,将过去失落或落后的空间一举夺回,同时让世界变得难以辨认。
  其实近期的市场也是这样,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向下迅速调整,本周已跌破年初时点,从相对意义上看,整个上半年又是白忙一场,无数声音看空,但其实乐观点看,是否可以认为市场在缓慢的形成底部呢?这里有两个点,一是底部,二是缓慢。而底部与否代表着空间,缓慢与否代表着时间,而且共同构成市场的维度。
  对于市场底部,大家的观点不同,但分歧似乎也不大,2200、2100、2000点等,刚刚实现了破2200点的任务,也会使得大家向下再看空一层。所以中性一些的话,市场能跌倒2100点,但从投资角度看,这里的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供腾挪的空间不过5%,还得是能抓住高低点的情况,如果自认抓不到,那么两者其实就没有差别。其实迅速下跌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为市场打出了供腾挪的空间,原本在经济向下情况下,空间有限,没有下跌,就根本没有机会显现,空间是跌出来的,否则,下半年真是没法玩了。
  所以其实这么看,在下跌之后,空间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可能再跌,空间再大些。现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时间。本次下跌的主要特征为缩量下跌,缩量代表换手率低,就意味着仓位多数依然还在原来的持有者手中,目前为年中,所以120均线可简单视作今年以来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则为2340点附近。所以要实现向下,并形成新的底部,则必须要实现仓位的转移才有可能,否则仓位依然在原来的持有者手中,没有新的资金接盘,就有资金被套,就无法形成底部。而仓位的转移,需要成交量,这要求要么成交量放大,要么要求在目前的低活跃度下长时间盘整,用较长时间缓慢进行仓位的转移,从而在更低点位形成成本更低的成本线,底部逐渐形成。
  所以说,目前看空间已经打开,在下半年空间已经逐步具备,空间不是问题,而剩下的则是时间问题,因为市场需要时间形成新的成本线,缓慢构筑底部。
  以上就是所谓看市场的宇宙观。
  其实回过头看今年,两次2400点以上高点,先是在一月份数据出台后,市场发现经济没那么差,再有政策刺激预期,形成第一个高点。在调整中由于证监会郭主席推动,仓促间形成了第二个高点,然后逐步下跌,直到最近的迅速调整。但其实从去年开始,实体经济向下的预期就已经形成,而实体经济的方向也始终没有变化,就是一直向下,结果市场就在各种预期、各种推动所形成的噪音之中,来来回回折腾了很多次,正是所谓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其他文献
在经过上周反弹后,受悲观情绪再度升温影响,本周股指出现一度程度的下跌,目前上证指数又回到2100点附近的位置,这一点位再度受到考验。目前来看,观望氛围浓厚、量能大幅萎缩是制约行情的主要因素,短期依然面临调整压力,不排除再度向下考验2100点,投资者应轻仓观望。  大宗交易市场上,8月10日-16日,5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共发生交易87笔,较上周大幅减少23笔。其中沪市16笔,深市71笔,总成交量1.
本周大盘呈反弹格局,市场已较前期活跃,成交逐步放大,在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反弹能延续多久,究竟是短线反弹还是中期反弹?这是近段时期市场参与者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  上证指数本周涨幅为1.69%,股市动态吧(www.gsdtfx.com)里的众多高手实现的收益都远远超过了大盘。  周收益第一的为“开山辟地”,全周收益为9.65%,开山辟地的投资风格为中长线价值型,他全周持有开山股份(300257),
现代散文的文类向来比较混杂,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本文从现代传播媒体与散文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现代散文的文类意识,并从散文文体的角度进行了必要的辨体.现代传媒对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比较AD-6048型多功能听诊器对心脏杂音的分辨性能,对该听诊器功能作出临床评价.方法采用传统听诊器与多功能听诊器对患者心脏杂音进行吸诊比较,详细记录两
付费搜索,也称竞价排名,是网络新技术发展下的产物。付费搜索客户通过竞价购买关键词的方式,将自身网站信息置于搜索结果页面的指定位置吸引网络用户点击。用户缺乏甄别信息的能力,易被搜索结果排名欺骗,而搜索引擎服务商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放任付费搜索客户发布虚假信息侵害网络用户的人格权和财产权。当前,不仅付费搜索模式的法律性质游走于法律调控之外,法院还以一般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注意义务标准对待付费搜索服务中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