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的“现代化”

来源 :吉林画报·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中国绘画史,它一直是在一个自闭的系统中发展起来的,她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美。中国画是在传统的儒道、儒教思想的浸润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求新的过程了秉承了中国一贯的中和与平稳的特点,所以,它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求异趋变相比显得那么地稳定和少变。故中国画的若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变革和创新,才能得以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画 现代化 发展 创新
  
  绘画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离开“美”这个艺术概念,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艺术”,创新更是无所谈起。近年来,所有的现代主义创作流派共同面临着的问题是:凡是新颖的都将化为媚俗,凡是激进的都将陷入僵化。随着发展不停地变化,在当代的这种以多标准为依据的文化中,一切都是合理的,但一切又都没道理可言的,所有的言论都能够被人们接受,但马上又被这个受到批评的社会所吸收并消化。就像现代人所追求的中国画风格,有得追求传统水墨效果,有的追求现代水墨效果,有的追求抽象的,还有得追求墨色的、光影的、光色效果的,等等。笔者认为,在艺术上的探索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一整套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对美的认识,以及他们特有的审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而产生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中国现代画派的分类及特点
  
  现代中国画大概可分两派:一种是传统大师风格的,基本功好,讲究流派,但很难发展自己独特风格,画中总会找到前人的影子。另一种,开发新领域,更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灵感,但是很难找到方向性。
  现代的一些儿童笔墨课堂就会完全抛弃传承大师风格,另辟炉灶,有可能会像无头蝇般乱画一气。无论用什么技法和传承任何大师的风格,最终重要的是必须加强笔墨的表现力;笔者认为,想要运用西洋画的光影、色彩手法,与中国水墨大写意的传统糅合起来,让光色产生作用,画面就活泼生动起来。传统中国画基本不讲光影,但是通过对西洋画手法的引入。讲究色与墨的融合,讲究笔触上的变化,运用一些水彩画:水粉画的技法技巧,效果都应该很理想。有时候一张画我很喜欢,但却说不出原因,但它就是很打动我,让我说出它内中有多少笔墨功能?我说不清,但就是被它吸引。有时候一张画非常用心,基本功也好,传统修养也好,画面也饱满,但这张画未必能打动人。艺术是心灵的歌,有些东西是不可言说的。
  
  三、中国画如何才能“现代化”
  
  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谈独到性。不断创新也就是“与时俱进”。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有前瞻性的,艺术要走到时代生活的前列,要走在创新的前列,艺术应该启发人向前趋进,社会才能进步,艺术自身也才能发展,个人艺术的成就才能得到表现和展示。现在科技发达和不断的创新,早已经不像古代那样只能够依靠临古人的画来学习绘画,这种唯一途径渐渐地被取代。现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社会我们讨论的中国画离不开“民族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样的话题,正是这种强烈的矛盾们从更高层面上来宏观思考中国画在新世纪中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这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在技法上有传承,在表现力上有创新。笔者认为中国的民族思想禁锢了艺术表现力上的创新,导致中国画在发展道路上的争论。在中国所谓“创”是在前人成就基础上的“创”,“新”则是要符合人类绘画进步发展规律和健康审美取向上的“新”。如不是这样就被说成是愚蠢或庸俗的人。在古典艺术上是不断重复社会公认的优秀东西,大家都重复,把经典确立起来,而现代艺术不断重复自己,把自己的个性确立起来。现代艺术也就是当代艺术是既要否定传统,也要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传统,不断的否定自己,否定昨天的自己创造今天的自己,到了明天又要把今天的自己否定掉。中国画必将从较为固定的封闭形态转向开放式,使其更具有自身更新修复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懂得了中国的美学思想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的艺术魅力,引领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发展中国画的关键是在研究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开辟中国画发展的新途径,同时也不排除中国画在创作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凡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都要接受,并从各个方面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础的前提下有机地融入一些实用可行的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运用,体现到中国画的表现之中,形成了中国画创作的多元化。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中国的基本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溶入传统美德教育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最重要手段,值得很多教师学习和推广。  [关键词]创设 拓展 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道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方
期刊
[摘要]有人说,中国画很深奥,确实,中国画蕴涵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背景,沉淀着岁月赋予中国画特有的笔墨内涵。每一种艺术可以表出一种空间感型,并且可以互相移易地表现它们的空间感。  [关键词]中国绘画 西方绘画 空间意识 表现    绘画,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可以让事物在一张薄薄的画纸上鲜活起来。而空间意识的存在,才使得绘画变得更奇妙,更鲜活——这也正是绘画的一种语言体现。    一、中西方空间意
期刊
[摘要]笔触的视觉美感所凝聚的审美意味是人们长期审美实践的结果,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很多传承的美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并能够在艺术实践中融会贯通,找到属于自己的笔触,自己的表现语言。  [关键词]油画 笔触 作用    绘画,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语言,一种形象的语言。画家在绘画作品中运笔的痕迹,我们称之为笔触。绘画中,任何形象的诞生必然依赖于某种痕迹的笔触来完成,从开始到结束,
期刊
[摘要]国有经济是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在承载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技术创新进步等社会责任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结构、上水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功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研究    国有经济是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期刊
[摘要]在现代意识的冲击下,中国画的形式与发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人的主观与客观、传统与创新等方面都面临着取舍。但是笔者认为传统的精神不应该丢弃,我们有很多的时候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去认识这个美的世界,去感受美,去接受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虽然在观念上有所创新,但却应该走一条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传统绘画 现代工笔画 人物创作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中国工
期刊
[摘要]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审美规律进行设计,从而创造出像应用产品使用价值的审美价值,即“设计美”。吴冠中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大胆地使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语言与美学的表现形式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作品中展现出形式化的设计美学。  [关键词]设计美学 形式美 抽象美    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特性上来说,我们把
期刊
[摘要]中国仕女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隋唐、五代再至两宋,仕女画从幼稚走向成熟。元后,文人画的兴起,包括仕女画在内的工笔画其势渐危,随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中国画坛也出现了新的面貌。在我国人物绘画中,工笔仕女画很早便占有了重要地位。  [关键词]工笔仕女画 传统 当代 发展    在我国人物绘画中,工笔仕女画很早便占有了重要地位。《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经典作品的创作与流传,
期刊
[摘要]中国人向来追求“境生象外”的艺术特点,理所当然,“水”凭借着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与传统美学相吻合的独特美感成为众多人喜爱的宠儿。中国画里的“笔墨”完全是出自艺术家笔下形成的,是“水”的“遣物”,是“无造物之迹”。“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传统绘画手法里,水的独特性,在纸或绢上创造出特别丰富的效果。  [关键词]水 水墨画 艺术表现    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或是草莽布衣,一
期刊
[摘要]山水写生就是画家到生活中积累素材,采集山川万物的灵气和生机。通过写生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形象、意境,锤炼自己的表现语言,还可以扩展自已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受力。写生作为现代山水画教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笔墨表现能力的手段而被广泛运用,同时,它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山水画 临摹 写生 创作    中国的山水画受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中既
期刊
艺术以感性的形式唤起人类的生命精神,揭示人与世界的最深刻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美术创作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交替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对这个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美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在诸多的心理因素中,直觉与情感是创作活动中最先出现的心理因素,也是美术创作的心理本源。以此为起点,艺术家运用构图、笔墨、色彩等要素,为欣赏者呈现出蕴涵了直觉与情感的画面,传达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