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当TR188航班载着116名武汉乘客和其他几百名乘客从新加坡飞抵杭州时,这座城市用及时的处理速度、严谨的工作态度、贴心的服务态度,帮助他们度过了煎熬的14天隔离期;这是一座高效的城市,在疫情爆发的十天里,它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防控举措,防止了疫情的蔓延。
  在TR188航班乘客解除隔离之际,本刊记者连线了此次事件中的外乡人,以及其他多年生活在杭州的外乡人。在这些外乡人眼中,抗击疫情的画面一幕又一幕,而其中的杭州景象带给他们的是满满的亲切感与安全感。
  隔离时刻,每天走廊上会准时飘来“小花生”的温柔叫早
  我叫方向明,来自浙江湖州,是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
  我知道,无论玩得多远、玩得多嗨,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
  1月24日,新加坡樟宜机场晴空万里,我们一家人办理各项登机手续,托运行李-办登机牌-过安检-出海关……一切的一切,如常无异。当晚22:04,飞机着陆杭州萧山机场许久,却仍未让我们下机。
  之后,武汉的乘客被要求坐在原位不要动,我们则被逐个测体温下后飞机、上摆渡车,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机场设置的隔离区域。200多名乘客和武汉乘客是分开隔离的,他们在隔离区域的另一头,中间隔着很大一块空地,防疫工作人员就站在这中间。隔离区工作人员由医生、警察、防疫人员和海关等多个工种组成。可见,这次的应对准备非常充分,估计在飞机起飞后就得到了新加坡方面的信息通报。
  1月25日2:30,116名武汉乘客全面完成排查,其中发现7名旅客体温异常,由疾控中心带走做进一步排查,其余109名武汉乘客由萧山机场安排到机场附近宾馆进行强制医学留观。另外219名浙籍及非武汉籍旅客和9名新加坡酷航机组人员测温正常,但作为密切接触者在机场国际到达处进行医学留观6小时。
  天亮之后,我们坐上机场大巴,在警车护送下,一路绿灯,被送往杭州市委党校浮山宾馆。杭州市委党校隔离点的防疫工作人员正严阵以待。为了大家的安全,我和家人都被分开隔离,每人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不能与其他人接触。但为照顾孩子的情绪,孩子被允许和其中一名家长同房间。
  宾馆房间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用品,我们还收到了几份材料,包括一份《服务指南》和一份《来杭人员集中医学观察告知书》,告知了隔离的准确时间,隔离期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服务部门的联系方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隔离点工作能做得这么细致,着实不容易。已经忙了一天的工作人员,这个点还在陆续给我们派送生活必需品。
  每天上午8:00,走廊上会准时飘来机器人“小花生”的温柔叫早和送餐声……后来得知,这台机器人是杭州新白鹿餐厅紧急调运来的,生產厂商还专门安排了6名技术人员全程入驻调试,实现了观察点16个楼层全覆盖。这个高颜值、实力派的“黑科技”,减轻了观察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留观人员交叉感染。
  这14天,大家的心情都比较煎熬,好在大家心态乐观,所有在杭州市委党校隔离的我们还建了“患难群”进行交流。天冷了就钻被窝,一天“三起床(早餐、中餐、晚餐)、一运动(洗澡运动)”,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早日平安回家。
  作为一名医生,早前,我报名参加了医院疫情防疫第三梯队,原本新加坡旅行结束后将返回医院工作,阴差阳错却成了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观察。黑夜虽已经来临,但天明还会远吗?如今,隔离警报已经解除,而我回家的同时也许将再次加入战斗,但我不会忘记曾在杭州这座城市所经历的一切。
  这座城市的“温柔以待”,几乎平复了所有人的焦虑情绪
  我叫马海昇,我来自天津,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企业咨询师。
  从没想过我会在杭州这座南方城市度过一个如此特殊的新年。我想,2020也许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1月19日,我们一家人抵达了新加坡,并在两个国家进行了为期5天的游玩。1月24日,是回国的日子,我们选择从新加坡飞往杭州转机,随后由杭州再飞往天津。飞机在杭州萧山机场停稳后,机舱广播让乘客在座位上继续等待。透过机窗,我看到有好多警车远远开来,整个机舱都沸腾了。我的心也跟着咯噔起来,似乎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飞机上上来了两名医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填写健康信息表,并且人手发了一只口罩,广播宣布机上湖北及武汉人士继续待在原地,其他人逐一下机。
  海关、医疗、警察等很多部门的人员似乎在等着我们回来。他们穿着防护服,我们逐一入关检查,测完体温,拿了行李,被引导至机场到达口专门划出来的留观地点,机场广播一直播放着,TR188的所有乘客都按照机场工作人员安排的指令行动。
  那一夜,注定是一个难眠的夜晚,重复播放的广播搅得人心烦意乱。幸运的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没有产生非常陌生与恐惧的情绪,每一名工作人员贴心的服务逐渐平复了所有人的焦虑。工作人员为我们送来了饮料、饼干、口罩、毛毯等物品,早上六七点钟,我们还吃上了可口的包子、豆浆、粥,在深感疲惫和惊慌的同时,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温暖。1月25日的中午,消息终于来了:即将安排我们这些人到杭州市委党校进行进一步留观。
  在隔离的14天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人员会来采集我们的体温样本;一日三餐营养丰富,中餐晚餐两荤一素搭配,有鱼有虾有肉;早餐也是换着花样,鸡蛋、牛奶、粥品、包子……
  14天隔离期结束了,这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我们已经基本排除被感染的风险!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天津了。
  我代表我的家人向杭州政府和杭州市委党校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在时间紧迫和应急物资匮乏的状况下,给予我们最好的服务,感谢你们在新年伊始,每天白天黑夜地照顾我们这些异乡人。相信我们一定能平安度过这次难关,天佑中华,武汉加油!杭州加油!
  英国政府建议我们回国,但我们对杭州抗击疫情有信心
  我叫James,来自英国,目前就职于杭州的一家外资企业。我的妻子是杭州人,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国女婿。   这次的疫情来得猝不及防,外媒也有很多报道,主要集中于病毒来势汹汹以及传染力强,起初我和家人的内心也比较恐慌。但是在杭州的这些日子,更多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防控的及时有效。
  1月20日,杭州就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疫情防控的提前行动,例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对航站楼旅客通道等重要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第二天,杭州就发布了全市的发热门诊及疾控机构24小时值班电话。这之后,我所感受到的也是越来越严格的管控措施。我的家人告诉我,2月1日起,杭州要求零售药店在销售退烧药时,需实名登记购买人,并详细记录购买人的信息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深刻意识到,生活在这座城市是安全的。
  2月4日,英国政府方面通知我,由于中国疫情形势严峻,建议我和家人回到英国工作和读书。2月15日,杭州公安出入境管理局的双语致谢信里也提到,如果在杭外籍人士需要暂时出境并已确定行程准备短时间内离境,出入境管理局将加快审批出入境证件,全力服务保障出行。如果选择继续留在杭州,会第一时间采用双语或多语种,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宣传最新政策、提出防护建议。但很显然,此刻的我们对杭州政府充满着信心,杭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已经显示出抗击疫情的初步成效,我和我的家人选择留在杭州。
  这几日关注疫情进展,杭州的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几日新增病例为零。在家的这段日子,除了安全也体会到了幸福。中国的快递和外卖非常给力,送货至小区门口又无接触,安全放心又解决了日常需求,而手机数据化管理疫情,例如及时发布政策消息、公开确诊病例信息等内容,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但愿疫情早日过去,城市重现生机,而我们这些外籍人士选择留在杭州,愿意与这座城市并肩作战。
  这座我生活的城市,义无反顾派出一线精英驰援我的家乡
  我是陈华敏(化名),来自湖北孝感,是一名在杭州的新媒体从业者。从选择一座陌生的城市,到熟悉这座我所选择的城市,然后在熟悉的城市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家。不曾想,灾难离生活幸福的我们咫尺之近。
  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毗邻武汉的我的老家孝感也跟着沦陷,武汉、黄冈、孝感成为湖北省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家里的亲属在微信里告知,前不久也与刚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过,一时间人心惶惶,所有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不安在无限扩大。同时沦陷的,自然还有我们这些外乡人的思乡之心。我担心着家里的父母,父母也牵挂着远方的我們,阻隔两方的是来势汹汹的病毒、惶惶不安的人心以及严格的交通管制。
  好在,这些令我焦虑的事情,竟也给予我安静下来、融入杭州这座城市的理由。这座江南城市依然带给我最初的憧憬和向往。与这座城市一起为疫情的蔓延而焦虑、不安,为这座城市有力的措施、疫情得到控制而松一口气,甚至一趟“珍贵”的出门与不认识的人无奈而默契的相视一笑,共同刷着手上大数据生成的“特殊绿码”进进出出,都使我和这座城市的距离在迅速拉近。
  这些日子,最让我感动的新闻莫过于一批批医疗救援团队前往湖北、前往武汉,而在那些带着希望前去的“空投兵”里也有大杭州的身影。这座我生活着的城市,一次次派了一线的精英医务人员前去支援,日日夜夜,马不停蹄,冲向战场的最前线。
  每年春节从湖北回来,我都能看到“杭州欢迎您”的标语。这几天我再回忆这句话,突然觉得,其实我也是在招手那一方,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湖北也欢迎您。
  杭州小区封闭管理之后,“互联网之都”的优势充分显现
  我叫张迷,来自金华浦江,是一名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工作者,在杭州学习生活了很多年。
  2月6日6时起,浦江正式封城了。所有车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出浦江。而由于工作原因,我在封城前赶回了我的第二故乡——杭州。
  之前无论是在官方媒体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经常提及杭州速度、杭州执行力、杭州号召力,而从这次回到杭州正式开始居家隔离生活开始,我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在回杭州之前,所在小区的物业就通过来电统计每一个业主和租户的位置信息,以及返杭时间。
  2月6日凌晨1点,我和我的父亲开启了回杭的行程。我们看到,杭州已经关闭了很多高速出口,每一个出入口都有人员站岗,为回杭人员指引方向,同时也有高速警察站岗。在收费站,设有严格的体温检测和身份信息留存。
  当天凌晨3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小区,在小区门口,看到满脸疲倦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了片区的疫情情况、小区门禁的开放时间,并叮嘱我屯好最近的食物以及生活必需用品。
  事实上,2月4日起,杭州小区已经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活动时间受限。而我从居家那刻起,便再没有出过门。
  在这样特殊的疫情时刻,终于明白了杭州“互联网之都”的意义。我选择在盒马鲜生、叮咚等App上抢菜,也选择在饿了么平台上代跑腿购买生活必须品。准时、高效、无接触送达服务,让我们吃得更安全放心。期间,我和代跑腿的外送小哥加微信聊了几句,他说杭州每家超市的防控措施都很严格到位,进门消毒、出门消毒,收银的工作人员装扮得仿佛电影《生化危机》里的男女主角,而杭城的各大菜场也已经严格管控。
  我想感谢这些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们,也感谢这座城市。这是一场持久战,但只要每个人都能坚守住最后的阵线,我们一定能赢。
其他文献
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当TR188航班载着116名武汉乘客和其他几百名乘客从新加坡飞抵杭州时,这座城市用及时的处理速度、严谨的工作态度、贴心的服务态度,帮助他们度过了煎熬的14天隔离期;这是一座高效的城市,在疫情爆发的十天里,它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防控举措,防止了疫情的蔓延。  在TR188航班乘客解除隔离之际,本刊记者连线了此次事件中的外乡人,以及其他多年生活在杭州的外乡人。在这些外乡人眼中,抗击疫情
期刊
近日,西溪湿地逐步恢复电瓶船、摇橹船等运营。园区对营运船舶及码头附属设施开展防疫杀菌工作,对所有参加营运船舶每天进行不少于两次以上消毒,船舶从业人员按照要求,严格落实查验杭州健康碼、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为避免过近距离接触,电瓶船按照核定客位的三分之一载客,摇橹船每船仅限乘坐4名游客(核定乘客6人),乘坐时将实行交叉就座,尽一切可能减少近距离接触。同时,西溪湿地(东区)游客乘船时均由周家村
期刊
强健,2012年安徽皖南医学院护理本科毕业后,在杭州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大年三十晚七点,在安徽老家吃年夜饭的强健在科室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淳安需派一名护理人员支援武汉。于是,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晚九时确定后,大年初一一早强健便带着全家老小自驾五小时赶回了千岛湖待命。“首先,作为一名党员,国家在危难的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流程都是一样的,和地理位置没有关系。再者,我老婆
期刊
我原先就和PCR检测打交道,做的是流感、艾滋、乙肝等检测。这次我们医院派了我在内的三个人去西湖区疾控中心,做新冠核酸检测。  检测的方法差不多,但这次要特别注意防护的问题,在检测过程中,容易有人的污染、样本的污染。提取样本是在核心区操作,核心区也是最主要的污染区。我们要做好三级防护, N95口罩、一次性帽子、防护服、护目镜、鞋套、面罩一个都不能少。一旦進去,我们需要在核心区待五六个小时。这个时间长
期刊
我是负压病房的主任。  2020年1月19日傍晚,正在吃晚饭的我,接到医院紧急专家会诊的电话,饭吃了一半就立即赶到医院会诊。第二天医院召开紧急会议,新冠肺炎的疫情席卷而来,我作为杭州市和医院专家组成员,取消了已经办完请假手续的每年一度的回山东老家探亲计划。  家是回不去的远方,国难当头,团圆只能放在心中。没有国,哪有家,作为医务工作者,投身一线义不容辞,我清楚地知道,感染人数每天都是指数型增加,传
期刊
我是普内科的主任,专业是肾内科,这次疫情期间,医院重新组编科室,按照楼层编号划分,我就是1-6病区主任。  病区组合打破了原先科室的安排,将外科、内科医生进行重组。从我的角度讲,既然我负责这个团队,那我就要保证我的战友不能被感染;从专业的角度讲,我们要做到让接收的疑似患者不被感染上,让确诊的患者不被漏掉。  从1月24日起,我们医院开始接收病人,病人大批进来的时候,1个病区一天就收满了。  病人一
期刊
2月17日晚11时40分许,防疫一线干部韦长春在家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往医院。2月18日凌晨零时许,韦长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停留在57岁。  生前,韦长春任杭州市江干区信访局四级调研员,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28年的军旅生涯,在他身上刻下深深的痕迹,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大多数人的工作节奏都逐步缓下来,但57岁的韦长春却依然斗志饱满。疫情发生后,韦长春主动请缨,第一时间下沉战“疫”前线,参与
期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截至2月19日,浙江先后派出了五批次,共计1990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每次出征都是一次集结号,出征仪式现场充满坚定和温情,让我们通過镜头,重现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
期刊
2020年的春,特别冷!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正准备归乡。一粒未曾谋面的病毒突然造访,令人们猝不及防。刹那间,迎新的聚会停止了,欢庆的活动停止了,川流的交通停止了,日常的工作停止了,生活的脚步仿佛也戛然而止,华夏大地深受其伤。  2020年的春,特别暖!全国各地,逆行的白衣天使成为时代的战士,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火神山、雷神山在千万网友的“云监工”中日夜兼程,创造了“中国速度”。日均三万步,人民
期刊
我是负压病房的护士长。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是负压病房,我换一种说法,大家就明白了。负压病房由于特殊的构造,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病房外的空气就不会被污染。当时医院确诊的病人都必须放在负压病房。最多时,病房当时住了二十余个病人。  我1月18日接到通知说,浙江省已经出现确诊病例,疫情可能蔓延到杭州,让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原本我计划20日早上将病房腾空,没想到在19日傍晚,就提前得到通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