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主要结合当代高校美术馆所处时代的数字化特质,引据博物馆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经典文献,结合当下论述高校美术馆在学院立场与公共责任的维度上,如何实践数字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美术馆;数字化;教育功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161
视觉文化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传播、大众文化、民主意识等方面的巨变,汇集为洪流般泛滥的视觉信息。作为兼有文化场域和公共空间特质的美术馆,特别是教育功能上同时担负专业建设与公共教育的高校美术馆,如何在芜杂的信息中,燃起精神明灯,吹响人文号角;在数字化教育功能上彰显学院立场与公共责任,重新思考其存在的意义及形式,逐渐成为亟待加强研究并给予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美术馆发展进程中的“物”与“人”
作为博物馆中的一支,我们首先从从属关系的层面上来看博物馆。“博物馆的物是物化的观念,物的博物馆化过程就是赋予物以意义的过程。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机构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1]在这个赋予意义的过程中,作为“精神殿堂”的博物馆,孰“物”孰“人”的指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重心或有不同。
回看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在亚历山大大帝对于物的搜集为前提条件下,建立起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可谓是物的聚集地。它的产生以实物为基础,诸多活动又围绕着“物”进行,从物的收集、保存、展示到研究,其主要任务均偏重于“物”。由此推之,博物馆顾名思义实物性是主要特征,其中的“物”典型且重要。
从1961年到1974年,从“一个以研究、教育与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及科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对象的机构”到“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是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了搜集、保护、研究、传播与展览”。国际博物馆协会相隔13年的两条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在“物”与“人”的诉求上有了重要转向,后者更加强调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此,台湾博物馆学者刘婉珍提出了“博物馆就是剧场”的概念,“整个博物馆就是一座穿梭时空的记忆剧场……协助观众找到适当的感情去创造剧场的精彩演出,正是博物馆的责任所在。”[2]无论台上台下,剧场的主体是人,“人”的地位开始提升至中心位置。作为博物馆的一支,美术馆亦应以人为本,将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并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狂飙驱动下,美术馆被置于场馆现实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的交叉路口。数字技术的“预言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曾经在其经典著作《数字化生存》中,用“沙皇退位,个人抬头”洞幽察微地指出了数字化所推崇的注重个体、突出个人的特质。可见,美术馆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若要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五种基本功能贯穿始末,须将终极价值锁定为“人”。这是一种适时适势的调整。
2时代转向与语境转换所引发的美术馆连带效应
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是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主流地位。此时的信息传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特点。加之“大数据”热潮方兴未艾,“数字化”、“大众化”从而成为其基础。
这其中所谓的“数字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频繁出现的新概念。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数字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3],同样是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的经典语录。它清晰描绘了数字科技为人们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馆,同样经历着数字化进程的构建与发展,并已然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
综合看来,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其实是一个由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的管理、运输和提供利用组成的整体,几方面相互依存共同完成数字化信息建设的高密度存储、快速传输和无地域、无时限资源共享的功能;并通过专业知识系统、组织结构系统、标志功能系统、浏览功能系统、导航功能系统和视觉展示系统的内容搭建,最终实现以受众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为诉求的服务模式。
具体而言,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型工作及日常管理中,如美术馆信息网络的构建、针对美术馆不同工作领域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导览系统以及陈列展示中所使用的各类信息化展示设施等;二是建成以传统展览为基础的“数字美术馆”,以美术馆展品、藏品所负载和蕴含的历史、文化、科技等信息为收藏、展示的主体,并借助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对受众进行传播、发布和推广。
3数字化教育功能的文化坚守
“信息越丰富,就会导致注意力越匮乏……信息并不匮乏,匮乏的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4]的确,面对如此浩瀚的数字化信息海洋,尤其是视觉文化时代的日渐肤浅与失度的奇观化倾向,作为“终身教育课堂、激发思维与创造才能的场所”[5],高校美术馆在贯彻教育使命之时,亟须在学院立场和公共责任的维度上有效地引导受众,以高扬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31数字化教育何为
作为学府型美术馆所承担的教育功能,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一种呈现形式,它既应扮演提升本校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人文情怀与修养的角色,也应扮演提升校园之外的国民素质的角色。
如果历史为纵轴,技术水平为横轴,那么,教育形式的变迁则主要依托于社会技术背景的变革。从最早的教育形式,师生之间以口耳相传的“傳帮带”完成知识的传递;到依托于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人类工业社会的进程,新载体书籍的诞生与普及,促使教育变革而建立学校……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发展,数字化成为传播知识的新形式并面临着必须不断更新的趋势——利用信息时代的诸多先进科学技术,在自由浏览、实时交互、临场体验等方面对自身教育功能的数字化延伸,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这是其适应美术信息传播新语境的潜在要求。 32学院维度上的数字化教育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信息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6]“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宗旨的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字时代从信息受众的需求出发,在提升受教育者文化辨识能力的同时,提供其多样的思维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语境中,高校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处于增长态势,受教育者对于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出及时性、专业化和个性化。背靠学校现有资源的高校美术馆,更要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放弃单向的传导方式,让受众表达诉求,去了解他们的诉求。一方面,采用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美术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与传递,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每一位受众都有可能得到全面系统的、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且不受限于时间、地点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能力,以应对知识含量的激增,学科的交叉渗透。
33延伸开来的高校美术馆“信息素质教育”
在植根于本校之外,长久受惠于当地文化传统与现实惠给的高校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着眼社会,反哺社会,是其应有职责之一。高校美术馆在数字化教育建设上,更需要实施以培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宗旨的“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分别称之为信息理论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
首先,信息理论教育可以使之确立较强的信息价值观念和从信息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科学思维方法和信息研究方法,从而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其次,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信息能力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受众寻求信息和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提高公众的信息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开放式信息思维的形成;最后,信息道德教育主要培養受众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培养其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这样,高校美术馆在加强社会横向联合的同时,就多方面拓展了功能型教育,成为社会集体经验的缔造者以及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4结论与展望
在奔涌向前的数字化洪流中,高校美术馆不仅亟须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借助于科技手段在技术、设施层面上进行更新与改造,而且作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构建起属于自己地域或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经验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载体,高校美术馆在兼顾学术坚守与追求、公众关怀与教育方面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同样适用于在数字化教育功能领域中不断探索而行的高校美术馆。
参考文献:
[1]中国博物馆通讯[J].1994(11):15.
[2]刘婉珍博物馆就是剧场[M].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7:26
[3]田小平,等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6.
[4]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6
[5]胡俊博物馆纵横[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
[6]马春燕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3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美术馆;数字化;教育功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161
视觉文化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传播、大众文化、民主意识等方面的巨变,汇集为洪流般泛滥的视觉信息。作为兼有文化场域和公共空间特质的美术馆,特别是教育功能上同时担负专业建设与公共教育的高校美术馆,如何在芜杂的信息中,燃起精神明灯,吹响人文号角;在数字化教育功能上彰显学院立场与公共责任,重新思考其存在的意义及形式,逐渐成为亟待加强研究并给予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美术馆发展进程中的“物”与“人”
作为博物馆中的一支,我们首先从从属关系的层面上来看博物馆。“博物馆的物是物化的观念,物的博物馆化过程就是赋予物以意义的过程。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机构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1]在这个赋予意义的过程中,作为“精神殿堂”的博物馆,孰“物”孰“人”的指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重心或有不同。
回看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在亚历山大大帝对于物的搜集为前提条件下,建立起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可谓是物的聚集地。它的产生以实物为基础,诸多活动又围绕着“物”进行,从物的收集、保存、展示到研究,其主要任务均偏重于“物”。由此推之,博物馆顾名思义实物性是主要特征,其中的“物”典型且重要。
从1961年到1974年,从“一个以研究、教育与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及科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对象的机构”到“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是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了搜集、保护、研究、传播与展览”。国际博物馆协会相隔13年的两条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在“物”与“人”的诉求上有了重要转向,后者更加强调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此,台湾博物馆学者刘婉珍提出了“博物馆就是剧场”的概念,“整个博物馆就是一座穿梭时空的记忆剧场……协助观众找到适当的感情去创造剧场的精彩演出,正是博物馆的责任所在。”[2]无论台上台下,剧场的主体是人,“人”的地位开始提升至中心位置。作为博物馆的一支,美术馆亦应以人为本,将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并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狂飙驱动下,美术馆被置于场馆现实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的交叉路口。数字技术的“预言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曾经在其经典著作《数字化生存》中,用“沙皇退位,个人抬头”洞幽察微地指出了数字化所推崇的注重个体、突出个人的特质。可见,美术馆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若要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五种基本功能贯穿始末,须将终极价值锁定为“人”。这是一种适时适势的调整。
2时代转向与语境转换所引发的美术馆连带效应
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是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主流地位。此时的信息传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特点。加之“大数据”热潮方兴未艾,“数字化”、“大众化”从而成为其基础。
这其中所谓的“数字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频繁出现的新概念。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数字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3],同样是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的经典语录。它清晰描绘了数字科技为人们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馆,同样经历着数字化进程的构建与发展,并已然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
综合看来,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其实是一个由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的管理、运输和提供利用组成的整体,几方面相互依存共同完成数字化信息建设的高密度存储、快速传输和无地域、无时限资源共享的功能;并通过专业知识系统、组织结构系统、标志功能系统、浏览功能系统、导航功能系统和视觉展示系统的内容搭建,最终实现以受众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为诉求的服务模式。
具体而言,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型工作及日常管理中,如美术馆信息网络的构建、针对美术馆不同工作领域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导览系统以及陈列展示中所使用的各类信息化展示设施等;二是建成以传统展览为基础的“数字美术馆”,以美术馆展品、藏品所负载和蕴含的历史、文化、科技等信息为收藏、展示的主体,并借助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对受众进行传播、发布和推广。
3数字化教育功能的文化坚守
“信息越丰富,就会导致注意力越匮乏……信息并不匮乏,匮乏的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4]的确,面对如此浩瀚的数字化信息海洋,尤其是视觉文化时代的日渐肤浅与失度的奇观化倾向,作为“终身教育课堂、激发思维与创造才能的场所”[5],高校美术馆在贯彻教育使命之时,亟须在学院立场和公共责任的维度上有效地引导受众,以高扬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31数字化教育何为
作为学府型美术馆所承担的教育功能,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一种呈现形式,它既应扮演提升本校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人文情怀与修养的角色,也应扮演提升校园之外的国民素质的角色。
如果历史为纵轴,技术水平为横轴,那么,教育形式的变迁则主要依托于社会技术背景的变革。从最早的教育形式,师生之间以口耳相传的“傳帮带”完成知识的传递;到依托于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人类工业社会的进程,新载体书籍的诞生与普及,促使教育变革而建立学校……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发展,数字化成为传播知识的新形式并面临着必须不断更新的趋势——利用信息时代的诸多先进科学技术,在自由浏览、实时交互、临场体验等方面对自身教育功能的数字化延伸,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这是其适应美术信息传播新语境的潜在要求。 32学院维度上的数字化教育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信息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6]“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宗旨的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字时代从信息受众的需求出发,在提升受教育者文化辨识能力的同时,提供其多样的思维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语境中,高校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处于增长态势,受教育者对于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出及时性、专业化和个性化。背靠学校现有资源的高校美术馆,更要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放弃单向的传导方式,让受众表达诉求,去了解他们的诉求。一方面,采用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美术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与传递,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每一位受众都有可能得到全面系统的、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且不受限于时间、地点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能力,以应对知识含量的激增,学科的交叉渗透。
33延伸开来的高校美术馆“信息素质教育”
在植根于本校之外,长久受惠于当地文化传统与现实惠给的高校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着眼社会,反哺社会,是其应有职责之一。高校美术馆在数字化教育建设上,更需要实施以培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宗旨的“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分别称之为信息理论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
首先,信息理论教育可以使之确立较强的信息价值观念和从信息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科学思维方法和信息研究方法,从而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其次,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信息能力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受众寻求信息和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提高公众的信息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开放式信息思维的形成;最后,信息道德教育主要培養受众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培养其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这样,高校美术馆在加强社会横向联合的同时,就多方面拓展了功能型教育,成为社会集体经验的缔造者以及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4结论与展望
在奔涌向前的数字化洪流中,高校美术馆不仅亟须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借助于科技手段在技术、设施层面上进行更新与改造,而且作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构建起属于自己地域或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经验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载体,高校美术馆在兼顾学术坚守与追求、公众关怀与教育方面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同样适用于在数字化教育功能领域中不断探索而行的高校美术馆。
参考文献:
[1]中国博物馆通讯[J].1994(11):15.
[2]刘婉珍博物馆就是剧场[M].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7:26
[3]田小平,等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6.
[4]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6
[5]胡俊博物馆纵横[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
[6]马春燕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