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一项主要趋势就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把道德法治知识寄托于游戏中,且也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对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予以培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重点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因为这一课程涉及到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生活常识等内容,而这些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也就让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比其它课程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予以优化,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在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中学、高中以及大学期间的相关课程教学。虽然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教育管理可塑性,但认知接受能力却不高,因而相较于其它阶段的在校学生,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学习上存在显著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还未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可以说在人生观念、德育观念的形成上还一片空白,而这就将教师引导性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给凸显了出来。但因为我国小学教师还缺乏丰富的德育和法治教育开展经验,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方面尚未有一个完善的教学理论,以致于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设定的难度也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符。各种存在的教学矛盾,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受到严重阻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1.营造生活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融入教学活动中,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率[1]。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前,需明确生活教育理论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便于将生活元素渗入课堂教学中,进而顺利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立足于生活对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模拟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需要实用性很强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也能够初步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意识[2]。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部分特定场景或情境予以模拟,把生活背景搬到课堂上,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体现有更深刻的感受。借助这样的方式会将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更好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更加丰富的学习感受,并将部分课堂活动或学习实践任务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比如,在对《学会过马路》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借助相关道具在课堂上设计出相应的情境,并以“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为口号,训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習惯。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知识接受上更加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中印象深刻,进而促进课程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将这些内容掌握后,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充满生活化色彩的教学往往会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学习理解,而不再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仅为教师的说教,如此一来便可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3]。
3.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应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做进一步加强,可将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这些内容,如此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往往会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也会起到更明显的启发效果。教材中大多数内容的生活化色彩均非常明显,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更好的理解,让他们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就必须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可适当地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改变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探索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不断丰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150-150.
[2]张静杰. 谈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学生活化[J]. 赢未来, 2017(10):0141-0141.
[3]钱文龙.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 教育, 2017(1):00260-00260.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因为这一课程涉及到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生活常识等内容,而这些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也就让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比其它课程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予以优化,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在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中学、高中以及大学期间的相关课程教学。虽然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教育管理可塑性,但认知接受能力却不高,因而相较于其它阶段的在校学生,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学习上存在显著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还未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可以说在人生观念、德育观念的形成上还一片空白,而这就将教师引导性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给凸显了出来。但因为我国小学教师还缺乏丰富的德育和法治教育开展经验,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方面尚未有一个完善的教学理论,以致于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设定的难度也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符。各种存在的教学矛盾,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受到严重阻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1.营造生活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融入教学活动中,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率[1]。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前,需明确生活教育理论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便于将生活元素渗入课堂教学中,进而顺利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立足于生活对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模拟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需要实用性很强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也能够初步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意识[2]。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部分特定场景或情境予以模拟,把生活背景搬到课堂上,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体现有更深刻的感受。借助这样的方式会将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更好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更加丰富的学习感受,并将部分课堂活动或学习实践任务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比如,在对《学会过马路》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借助相关道具在课堂上设计出相应的情境,并以“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为口号,训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習惯。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知识接受上更加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中印象深刻,进而促进课程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将这些内容掌握后,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充满生活化色彩的教学往往会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学习理解,而不再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仅为教师的说教,如此一来便可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3]。
3.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应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做进一步加强,可将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这些内容,如此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往往会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也会起到更明显的启发效果。教材中大多数内容的生活化色彩均非常明显,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更好的理解,让他们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就必须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可适当地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改变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探索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不断丰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150-150.
[2]张静杰. 谈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学生活化[J]. 赢未来, 2017(10):0141-0141.
[3]钱文龙.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 教育, 2017(1):00260-0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