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之一,海洋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关键。在古代,它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来往中国的船只基本都要经过这里。而西沙群岛在每年下半年经常遭遇台风等恶劣天气,失事沉没的船只遍布在各个岛礁。我国水下考古队对于西沙群岛的关注从未间断,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大范围的调查,记录这些沉船的信息。这次我们就来说说“珊瑚岛一号”沉船。
西沙群岛可分为永乐环礁与宣德环礁两大礁盘,每个大礁盘又由若干小岛屿和小礁盘组成,珊瑚岛就位于永乐群岛西南部。根据考古学以离沉船最接近的小地名命名的原则,在珊瑚岛东北方向海域发现的这艘沉船就被命名为“珊瑚岛一号”。
珊瑚岛一号距离海南岛本岛有350千米之远,如此遥远的距离,显然不可能每日乘船往返于工作现场与补给地之间。对于这种远海作业,水下考古队员只能吃住在船上,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茫茫大海之上。
珊瑚岛一号最早于1974年被发现,当时我国尚未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只在近岛的礁盘里发现了石质文物。到1996年我国水下考古队进行西沙群岛文物普查的时候,才正式将此处定为沉船遗址并命名,并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分3次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在资料全部齐备之后,考古队才在2015年正式决定进行发掘。
珊瑚岛一号埋藏的环境很有特点,它位于珊瑚岛周围的礁盘里,这个礁盘是一个缓慢的斜坡,逐渐从珊瑚岛走向大海,浅的地方不足1米深,人可以直接站在水里还能露出上半身,深的地方有6米左右。但是大家可不要把它想象为一个可以愉快嬉戏的海滩。恰恰相反,在礁盘上遍布着锐利的珊瑚、高低起伏的礁石,可以轻易划伤皮肤,其中某些珊瑚有毒,只要接触到就会疼痛起疹,而且此处位于潮间带,受潮汐影响很大,不断来回流动的海浪使水下考古队员在潜水时也很难稳定身形,被海浪裹挟着漂来荡去。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发掘作业,难度很大,在发掘期间受了伤仍坚持工作的水下考古队员不在少数。
那么,为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水下考古队还坚持优先进行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呢?因为在西沙群岛的诸多沉船中,珊瑚岛一号埋藏的文物很有特点。西沙沉船中的文物以瓷器为主,常见的有青花瓷、青瓷、白瓷等,琳琅满目。而珊瑚岛一号的文物却是石构件和石像,古朴厚重。这些珍奇的石构件对于西沙海域沉船的学术研究来说是难得的素材。
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也遵循水下考古的一般流程。经过物探扫描之后,水下考古队进行了多次潜水探摸,对于遗址的全局有了了解。水下考古队员还蹚水走到礁盘最浅的地方,在海浪的拍打中艰难地找到了遗落最远的石构件,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随后,对于文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布设探方、拍照、绘图。
在巨大的海浪中拍照和绘图无疑更有难度——在水中保持中性浮力的潜水员被海浪卷着来回漂荡,而在海底用尺子测量文物的潜水员则难免会跟海底的礁石磕磕碰碰。虽然如此,水下考古队员们还是克服困难,很快完成了工作。
之后,便是根据拍照与绘图,统计出文物的类型,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进行提取。珊瑚岛一号有大量的石质文物与少量瓷器。瓷器虽然只余碎片,但依然对确定沉船年代有重要的佐证功能。石质文物可分为石像和建筑构件两种。建筑构件又具体细分为石柱、石板、石条、柱础等。根据珊瑚岛一号上建筑构件的种类,我们不难想象出这艘沉船所运载的是一座完完全全可拆卸、便携式的石质建筑——石板铺地,柱础为脚,上垒石柱,石柱之间以石条砌墙。再结合遗址中发现的七尊石像,綜合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座庙宇。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镭钵与石杵,所以或许这个庙宇还兼具制作草药悬壶济世的功能。
珊瑚岛一号的石像是其最有特色的文物,共发现七尊,比真人略小,其中六尊石像的头部不翼而飞,可能是盗捞者将其头部打掉捞走了,只有一尊倒插进海底,头部被珊瑚礁覆盖,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从石像的衣着上判断,这七尊石像四男三女。四男皆是明代一品文官造型,手持笏板,胸前有仙鹤补子。三女则都是明代妇女造型,阔袖长裙。
但如果就此就推断这是一艘明代沉船那可就错了。因为在沉船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清代晚期特点的瓷器碎片。本着在同一遗址内发现的文物,以年代最晚的文物来确定遗址年代的原则,最终确定珊瑚岛一号为清代晚期沉船。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文物提取工作了。珊瑚岛一号的石构件有二百余件,散布在7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而且多数体积巨大,想要全部提取肯定不可能,就算把水下考古队员都请下船,把整艘工作船都用来放文物也放不下,所以就要有选择地提取。
为了提取文物,水下考古队员专门用木板与钢管制成了一个浮动平台,装上小型起重机。救捞局的工程潜水员在水下用绳子绑紧石构件,绳子连到平台上,用平台上的起重机进行起吊。起吊后石构件就放在平台上,用小艇将整个平台拖回大船,再将石构件起吊到大船的甲板上。整个过程烦琐而辛苦,最终大大小小的石构件、石像堆满了大船的前甲板。在胜利返航的途中,水下考古队员还要定期对前甲板的石构件进行现场保护,清理表面的海底附着物,喷洒化学试剂以避免其风化龟裂。至此,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西沙群岛可分为永乐环礁与宣德环礁两大礁盘,每个大礁盘又由若干小岛屿和小礁盘组成,珊瑚岛就位于永乐群岛西南部。根据考古学以离沉船最接近的小地名命名的原则,在珊瑚岛东北方向海域发现的这艘沉船就被命名为“珊瑚岛一号”。
珊瑚岛一号距离海南岛本岛有350千米之远,如此遥远的距离,显然不可能每日乘船往返于工作现场与补给地之间。对于这种远海作业,水下考古队员只能吃住在船上,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茫茫大海之上。
珊瑚岛一号最早于1974年被发现,当时我国尚未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只在近岛的礁盘里发现了石质文物。到1996年我国水下考古队进行西沙群岛文物普查的时候,才正式将此处定为沉船遗址并命名,并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分3次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在资料全部齐备之后,考古队才在2015年正式决定进行发掘。
珊瑚岛一号埋藏的环境很有特点,它位于珊瑚岛周围的礁盘里,这个礁盘是一个缓慢的斜坡,逐渐从珊瑚岛走向大海,浅的地方不足1米深,人可以直接站在水里还能露出上半身,深的地方有6米左右。但是大家可不要把它想象为一个可以愉快嬉戏的海滩。恰恰相反,在礁盘上遍布着锐利的珊瑚、高低起伏的礁石,可以轻易划伤皮肤,其中某些珊瑚有毒,只要接触到就会疼痛起疹,而且此处位于潮间带,受潮汐影响很大,不断来回流动的海浪使水下考古队员在潜水时也很难稳定身形,被海浪裹挟着漂来荡去。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发掘作业,难度很大,在发掘期间受了伤仍坚持工作的水下考古队员不在少数。
那么,为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水下考古队还坚持优先进行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呢?因为在西沙群岛的诸多沉船中,珊瑚岛一号埋藏的文物很有特点。西沙沉船中的文物以瓷器为主,常见的有青花瓷、青瓷、白瓷等,琳琅满目。而珊瑚岛一号的文物却是石构件和石像,古朴厚重。这些珍奇的石构件对于西沙海域沉船的学术研究来说是难得的素材。
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也遵循水下考古的一般流程。经过物探扫描之后,水下考古队进行了多次潜水探摸,对于遗址的全局有了了解。水下考古队员还蹚水走到礁盘最浅的地方,在海浪的拍打中艰难地找到了遗落最远的石构件,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随后,对于文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布设探方、拍照、绘图。
在巨大的海浪中拍照和绘图无疑更有难度——在水中保持中性浮力的潜水员被海浪卷着来回漂荡,而在海底用尺子测量文物的潜水员则难免会跟海底的礁石磕磕碰碰。虽然如此,水下考古队员们还是克服困难,很快完成了工作。
之后,便是根据拍照与绘图,统计出文物的类型,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进行提取。珊瑚岛一号有大量的石质文物与少量瓷器。瓷器虽然只余碎片,但依然对确定沉船年代有重要的佐证功能。石质文物可分为石像和建筑构件两种。建筑构件又具体细分为石柱、石板、石条、柱础等。根据珊瑚岛一号上建筑构件的种类,我们不难想象出这艘沉船所运载的是一座完完全全可拆卸、便携式的石质建筑——石板铺地,柱础为脚,上垒石柱,石柱之间以石条砌墙。再结合遗址中发现的七尊石像,綜合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座庙宇。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镭钵与石杵,所以或许这个庙宇还兼具制作草药悬壶济世的功能。
珊瑚岛一号的石像是其最有特色的文物,共发现七尊,比真人略小,其中六尊石像的头部不翼而飞,可能是盗捞者将其头部打掉捞走了,只有一尊倒插进海底,头部被珊瑚礁覆盖,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从石像的衣着上判断,这七尊石像四男三女。四男皆是明代一品文官造型,手持笏板,胸前有仙鹤补子。三女则都是明代妇女造型,阔袖长裙。
但如果就此就推断这是一艘明代沉船那可就错了。因为在沉船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清代晚期特点的瓷器碎片。本着在同一遗址内发现的文物,以年代最晚的文物来确定遗址年代的原则,最终确定珊瑚岛一号为清代晚期沉船。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文物提取工作了。珊瑚岛一号的石构件有二百余件,散布在7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而且多数体积巨大,想要全部提取肯定不可能,就算把水下考古队员都请下船,把整艘工作船都用来放文物也放不下,所以就要有选择地提取。
为了提取文物,水下考古队员专门用木板与钢管制成了一个浮动平台,装上小型起重机。救捞局的工程潜水员在水下用绳子绑紧石构件,绳子连到平台上,用平台上的起重机进行起吊。起吊后石构件就放在平台上,用小艇将整个平台拖回大船,再将石构件起吊到大船的甲板上。整个过程烦琐而辛苦,最终大大小小的石构件、石像堆满了大船的前甲板。在胜利返航的途中,水下考古队员还要定期对前甲板的石构件进行现场保护,清理表面的海底附着物,喷洒化学试剂以避免其风化龟裂。至此,珊瑚岛一号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