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进城务工的思想观念在农村中掀起了一波热潮。这一现象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因缺乏这个年龄段应有的陪伴和关爱,很容易出现孤僻、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由此以来,关心爱护学生、以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重任就落到了班主任身上。本文通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分析,对其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给班主任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中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有效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家庭的温暖,长时间以来,使大多数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容易自卑,不利于其身心发展以及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和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让其感受到温暖,用真诚的态度去感化兒童,使儿童在校园生活中能够得到归属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一、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不善于沟通、情绪波动大
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因其无法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学习辅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最终会形成自卑、易怒等性格,使学生的成长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此外,在校园学习中,留守儿童会比普通的儿童的心理要脆弱敏感的多,其会将自己的心禁锢起来,对别人不信任,也不愿与其他人沟通,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健全人格、发展身心的主要阶段,关键时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极易使儿童产生忧郁、焦躁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心态,也会影响其学习能力,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性格的缺陷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习效率低
小学课程教育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督和基础的课程辅导,使其难以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就出现了课堂中开小差,学习目标达不到,布置作业完不成等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丧失等问题的出现,有的儿童甚至还会出现厌学情绪。由此以来,不利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3)心理问题突出,人际关系紧张
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许多留守儿童在课堂学习中都属于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没有受到长辈的重视,许多班主任对此也比较疏忽,没有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留守儿童与家人和班主任,甚至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僵化。久而久之,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恶性循环,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举步艰难。
(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关注
中国农村家庭中造成儿童留守的原因有家庭和社会两种因素,一种是由于农村生活的贫瘠,使得很多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谋生;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制造成了社会对农村工人的不平等待遇,使得儿童父母没有能力将其带到城里生活。在中国许多的农村中,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隔代的长辈很少留意到孩子的情感缺失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农村小学中班主任对心理学方面知识的欠缺,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感情淡漠、内向孤僻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1)完善学生的档案,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
小学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缺乏家庭关爱,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偏差。为此班主任需要担负起教育的重责。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构建关于留守学生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父母的电话、姓名、务工城市、经济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性格等。根据所建立的档案,随时观察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不仅如此,还采取合理的措施和制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和家长共同配合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爱心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温暖
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学校是其唯一能够实现健康成长,感受温暖与关怀地方。所以,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要承担起一个班级家长的责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照顾。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关于“理想”的演讲比赛,使得学生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现在的学习进行结合,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可以开展送温暖的活动,组织同学进行适当的捐助。在平时班主任也要多鼓励这些留守学生,使得他们不断进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3)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构建者。在班会课堂中,班主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在平时的班会中,班主任要借助这样的机会来教育留守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歌曲作为班歌,比如《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课余时间进行演唱。通过演唱这首歌,学生理解了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而且留守儿童也意识到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心理上产生了归属感,增进了和班主任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可以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比如,让学生们参加植树活动,或者是鼓励学生在母亲节自己亲手做一份礼物送给母亲。通过开展活动学生体验到了在学校中的快乐,压力也会减小,不再感到无助和自卑。此外,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及时地为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习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了农村小学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组织一些暖心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有效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家庭的温暖,长时间以来,使大多数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容易自卑,不利于其身心发展以及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和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让其感受到温暖,用真诚的态度去感化兒童,使儿童在校园生活中能够得到归属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一、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不善于沟通、情绪波动大
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因其无法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学习辅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最终会形成自卑、易怒等性格,使学生的成长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此外,在校园学习中,留守儿童会比普通的儿童的心理要脆弱敏感的多,其会将自己的心禁锢起来,对别人不信任,也不愿与其他人沟通,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健全人格、发展身心的主要阶段,关键时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极易使儿童产生忧郁、焦躁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心态,也会影响其学习能力,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性格的缺陷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习效率低
小学课程教育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督和基础的课程辅导,使其难以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就出现了课堂中开小差,学习目标达不到,布置作业完不成等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丧失等问题的出现,有的儿童甚至还会出现厌学情绪。由此以来,不利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3)心理问题突出,人际关系紧张
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许多留守儿童在课堂学习中都属于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没有受到长辈的重视,许多班主任对此也比较疏忽,没有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留守儿童与家人和班主任,甚至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僵化。久而久之,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恶性循环,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举步艰难。
(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关注
中国农村家庭中造成儿童留守的原因有家庭和社会两种因素,一种是由于农村生活的贫瘠,使得很多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谋生;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制造成了社会对农村工人的不平等待遇,使得儿童父母没有能力将其带到城里生活。在中国许多的农村中,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隔代的长辈很少留意到孩子的情感缺失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农村小学中班主任对心理学方面知识的欠缺,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感情淡漠、内向孤僻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1)完善学生的档案,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
小学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缺乏家庭关爱,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偏差。为此班主任需要担负起教育的重责。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构建关于留守学生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父母的电话、姓名、务工城市、经济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性格等。根据所建立的档案,随时观察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不仅如此,还采取合理的措施和制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和家长共同配合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爱心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温暖
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学校是其唯一能够实现健康成长,感受温暖与关怀地方。所以,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要承担起一个班级家长的责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照顾。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关于“理想”的演讲比赛,使得学生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现在的学习进行结合,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可以开展送温暖的活动,组织同学进行适当的捐助。在平时班主任也要多鼓励这些留守学生,使得他们不断进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3)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构建者。在班会课堂中,班主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在平时的班会中,班主任要借助这样的机会来教育留守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歌曲作为班歌,比如《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课余时间进行演唱。通过演唱这首歌,学生理解了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而且留守儿童也意识到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心理上产生了归属感,增进了和班主任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可以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比如,让学生们参加植树活动,或者是鼓励学生在母亲节自己亲手做一份礼物送给母亲。通过开展活动学生体验到了在学校中的快乐,压力也会减小,不再感到无助和自卑。此外,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及时地为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习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了农村小学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组织一些暖心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路. 湖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李佳佳,张丽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管理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