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飘球的形成原理和威力进行理论分析,旨在重申排球运动中,飘球技术的重要性,整理与归纳当前对于飘球技术原理的研究,并对飘球技术的威力做进一步论述,以更好的让大家认识到飘球技术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排球实践和教学中,能够针对飘球这一特殊现象,给予学生正确解答;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对排球技术进行理解,为实际排球发飘球技术寻求理论支持,从而更好的开展排球运动。
【关键词】排球教学;上手飘球;原理分析
排球运动是一项在我国和世界开展的比较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尤其是我国女排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五连冠,2003年在日本人能重夺世界杯冠军,2004年在雅典重夺奥运冠军,使得排球运动项目在国人心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地位。我们知道,每一场赛事都是从发球开始的。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各队得分的主要手段;所以说,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术也是最直接的、最具有实用性价值的战术。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一传,还起着限制对方进攻战术的组成,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本方的防守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威力的发球能鼓舞全队的士气、振奋精神、扩大战果,从而动摇对方的阵脚,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起到打乱对方战术部署和挫伤对方锐气的作用。反之,如果发球威力不大不但会失去直接得分的机会,也容易让对方组成进攻战术,使本方防守的难度增大,发球失误还会直接失分,并将主动权交给对手。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质量的好坏,已成为能否获得比赛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如欧美及世界强队常采用凶猛的大力跳发球,就极具破坏性,使对方的一传不到位,组织不了有效的进攻,这首先就是先发制于人,积极地把握了赛场进攻的主动权。因此,从理论上和实际的应用上强调发球技术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飘球概述
所谓飘球,即当球被击出后,球在空中飞行到中途突然改变飞行方向、路线和速度作不规则的运动。也就是我们在比赛中看到的球忽左忽右或上下飘荡起来了,这就称为飘球。飘球有长飘、中飘、近飘和勾手飘球,他们的威力都相差不多。古巴人常用的上手砍式发球,其球速较高,介于飘球和大力之间,所以说他的砍式发球,有时不飘,但球一旦发飄,球的摆动幅度就较大,一次摆动时间就很快,可达百分之1秒,造成较大的威胁。飘球在飞行中的飘晃性能给运动员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它可以增加接发球的难度,是常用发球技术之一。发飘球的关键在于击球的作用力要通过球体重心,使球不旋转地飞出。因此,击球时手腕要保持紧张,形成一个坚硬的平面,用力要迅速集中。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手击球的瞬间,如果手臂做迅速的下拖动作,可能使球产生重飘或上下飘的现象;如果手臂突然停止用力,无下拖动作,可能使球产生轻飘或左右飘的现象;如果手臂随球继续向前用力,可能使球突然减速下沉。
二、飘球的成因分析
1、关于飘球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物理学经过研究证明在空气中飞行着的不旋转物体,由于没有旋转轴,因而其飞行轨迹是不稳定的,容易产生飘晃。
2、击球时由于球体受击部产生凹陷变形,球内气体压力增加,使球体其它部分产生起凸变形。当球体这些部分恢复原来形状时,球体内部以高速冲击凹陷变形那部分球体,反而又使凹陷部分超出了原来的形状,变成新的突起,产生了反形变,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振动,在振动瞬间球体已失去圆的正常外形,因而在空气动力作用下产生飘荡。
3、飞行中球速降到5~10米/秒时,球体将受到近两倍于球速的强大空气阻力,球体产生明显的横向力,并且这种力在球飞行过程中始终存在,只是在特定速度下,该侧向力特别强烈,此时球体会突然失速,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自然形成了下沉飘球。
4、排球由18块皮子缝合而成,且制球所用的材料不完全均匀,受球嘴位置及重量的影响,使得球的实质重心和几何重心不一致。球体在飞行过程中,重心一方迎风面积小,风阻力小;球心一方迎风面积大阻力大,所以球必绕重心转动。由于摆动,球体两侧气流速度改变,球重心一方加快,球心一方减慢,所以球向重心方向产生第一次飘晃,转到重心/球心位置改变时产生第二次飘晃,所以球体轨迹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当球体不旋转飞行并处于不稳定状态下,便会产生飘晃和朝着实际重心的方向倾斜下落。
5、当不旋转的球飞行时,球体后面的空气稀薄,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压力大的气流就向压力小的地方压缩,在球的后面形成许多漩涡,漩涡越大,对球产生的阻力就越大。它能阻止和干扰球的飞行,造成球体在空中飞行时出现摇晃现象。球体表面黏合线与空气的流动方向顺逆不一,引起空气对流速的变化,而造成阻力差,改变了球的正常轨迹。
三、提高发飘球的有效方法
1、有研究表明远离底线的大力发飘球或向对方球场的后排发球时,球速处于临界速度区的时间约占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的3/4,这样的话,球在空中的飘晃积累量大,若球在空中这么大的时间范围内晃动不定,且愈晃愈大,接球的一方就很难应付,这样的发球攻击力大;若向对方的前排发球或站在底线处发球,飘晃的积累量就会小,攻击力也小。因此,要想发出威力较大的飘球,应站在远离底线处进行发球。建议在发球时,可将手对准球的不对称处。
2、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发球练习也多采用较普遍的发飘球技术。所以,在竞赛和常规的教学中,发飘球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要特别强调发飘球的技术,重视发飘球的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建议发球时,初速度要适当大一些,保持当球过网后球速能达到10~15 m/s,使飘球能发挥它的最大威力。建议发球时手腕紧张,发力对准球心,发出的球角度平一些,这样产生的威力会大一些,效果也会好。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力量素质和整体技术的同步训练,强调和突出发球动作的各个部分以及完整动作的训练,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兼顾、相互间的和谐统一。强化学生的心理和技术的准备训练,要求学生注意各技术环节之间的整体衔接,用心体会、揣摩各个分动作的要领,掌握完整的发球技术动作,适当地引入“竞争法”,丰富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活跃课堂的训练气氛,开启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四、小结
飘球的形成是由于空气流过圆球时特有的流动特性造成的,这种流动特性使球发生不对称分离产生周期性旋涡脱落,出现了飘晃现象。相同气压下,不同风速对同一种球的影响不相同。如果通过跳发飘球,一方面可发底线两个死角,另一方面尽可能找点发给二传手,这样就能有效压制对方进攻势头。关于飘球的原理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排球科研领域中来,必将会揭开长期以来的对该原理研究的奥秘。
【关键词】排球教学;上手飘球;原理分析
排球运动是一项在我国和世界开展的比较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尤其是我国女排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五连冠,2003年在日本人能重夺世界杯冠军,2004年在雅典重夺奥运冠军,使得排球运动项目在国人心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地位。我们知道,每一场赛事都是从发球开始的。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各队得分的主要手段;所以说,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术也是最直接的、最具有实用性价值的战术。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一传,还起着限制对方进攻战术的组成,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本方的防守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威力的发球能鼓舞全队的士气、振奋精神、扩大战果,从而动摇对方的阵脚,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起到打乱对方战术部署和挫伤对方锐气的作用。反之,如果发球威力不大不但会失去直接得分的机会,也容易让对方组成进攻战术,使本方防守的难度增大,发球失误还会直接失分,并将主动权交给对手。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质量的好坏,已成为能否获得比赛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如欧美及世界强队常采用凶猛的大力跳发球,就极具破坏性,使对方的一传不到位,组织不了有效的进攻,这首先就是先发制于人,积极地把握了赛场进攻的主动权。因此,从理论上和实际的应用上强调发球技术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飘球概述
所谓飘球,即当球被击出后,球在空中飞行到中途突然改变飞行方向、路线和速度作不规则的运动。也就是我们在比赛中看到的球忽左忽右或上下飘荡起来了,这就称为飘球。飘球有长飘、中飘、近飘和勾手飘球,他们的威力都相差不多。古巴人常用的上手砍式发球,其球速较高,介于飘球和大力之间,所以说他的砍式发球,有时不飘,但球一旦发飄,球的摆动幅度就较大,一次摆动时间就很快,可达百分之1秒,造成较大的威胁。飘球在飞行中的飘晃性能给运动员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它可以增加接发球的难度,是常用发球技术之一。发飘球的关键在于击球的作用力要通过球体重心,使球不旋转地飞出。因此,击球时手腕要保持紧张,形成一个坚硬的平面,用力要迅速集中。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手击球的瞬间,如果手臂做迅速的下拖动作,可能使球产生重飘或上下飘的现象;如果手臂突然停止用力,无下拖动作,可能使球产生轻飘或左右飘的现象;如果手臂随球继续向前用力,可能使球突然减速下沉。
二、飘球的成因分析
1、关于飘球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物理学经过研究证明在空气中飞行着的不旋转物体,由于没有旋转轴,因而其飞行轨迹是不稳定的,容易产生飘晃。
2、击球时由于球体受击部产生凹陷变形,球内气体压力增加,使球体其它部分产生起凸变形。当球体这些部分恢复原来形状时,球体内部以高速冲击凹陷变形那部分球体,反而又使凹陷部分超出了原来的形状,变成新的突起,产生了反形变,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振动,在振动瞬间球体已失去圆的正常外形,因而在空气动力作用下产生飘荡。
3、飞行中球速降到5~10米/秒时,球体将受到近两倍于球速的强大空气阻力,球体产生明显的横向力,并且这种力在球飞行过程中始终存在,只是在特定速度下,该侧向力特别强烈,此时球体会突然失速,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自然形成了下沉飘球。
4、排球由18块皮子缝合而成,且制球所用的材料不完全均匀,受球嘴位置及重量的影响,使得球的实质重心和几何重心不一致。球体在飞行过程中,重心一方迎风面积小,风阻力小;球心一方迎风面积大阻力大,所以球必绕重心转动。由于摆动,球体两侧气流速度改变,球重心一方加快,球心一方减慢,所以球向重心方向产生第一次飘晃,转到重心/球心位置改变时产生第二次飘晃,所以球体轨迹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当球体不旋转飞行并处于不稳定状态下,便会产生飘晃和朝着实际重心的方向倾斜下落。
5、当不旋转的球飞行时,球体后面的空气稀薄,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压力大的气流就向压力小的地方压缩,在球的后面形成许多漩涡,漩涡越大,对球产生的阻力就越大。它能阻止和干扰球的飞行,造成球体在空中飞行时出现摇晃现象。球体表面黏合线与空气的流动方向顺逆不一,引起空气对流速的变化,而造成阻力差,改变了球的正常轨迹。
三、提高发飘球的有效方法
1、有研究表明远离底线的大力发飘球或向对方球场的后排发球时,球速处于临界速度区的时间约占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的3/4,这样的话,球在空中的飘晃积累量大,若球在空中这么大的时间范围内晃动不定,且愈晃愈大,接球的一方就很难应付,这样的发球攻击力大;若向对方的前排发球或站在底线处发球,飘晃的积累量就会小,攻击力也小。因此,要想发出威力较大的飘球,应站在远离底线处进行发球。建议在发球时,可将手对准球的不对称处。
2、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发球练习也多采用较普遍的发飘球技术。所以,在竞赛和常规的教学中,发飘球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要特别强调发飘球的技术,重视发飘球的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建议发球时,初速度要适当大一些,保持当球过网后球速能达到10~15 m/s,使飘球能发挥它的最大威力。建议发球时手腕紧张,发力对准球心,发出的球角度平一些,这样产生的威力会大一些,效果也会好。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力量素质和整体技术的同步训练,强调和突出发球动作的各个部分以及完整动作的训练,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兼顾、相互间的和谐统一。强化学生的心理和技术的准备训练,要求学生注意各技术环节之间的整体衔接,用心体会、揣摩各个分动作的要领,掌握完整的发球技术动作,适当地引入“竞争法”,丰富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活跃课堂的训练气氛,开启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四、小结
飘球的形成是由于空气流过圆球时特有的流动特性造成的,这种流动特性使球发生不对称分离产生周期性旋涡脱落,出现了飘晃现象。相同气压下,不同风速对同一种球的影响不相同。如果通过跳发飘球,一方面可发底线两个死角,另一方面尽可能找点发给二传手,这样就能有效压制对方进攻势头。关于飘球的原理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排球科研领域中来,必将会揭开长期以来的对该原理研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