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学科本质,引导教学回归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1年是部分省份进入新高考的第一年,文章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Ⅰ卷为例,分析试题命题特点,并从部分试题中探析高考的考查旨意,为新课程的高考改革提供良好的导向。
  【关键词】数学试题;新高考Ⅰ卷;学科本质;教学回归
  【作者简介】丁益民,高级教师,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创始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学。
  2021年是部分省份高考改革后文理合卷的第一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21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Ⅰ卷(以下简称2021年新高考Ⅰ卷)供江苏、山东、湖北等地使用,试题从高考数学评价体系出发,秉承重基础、重本质,贴近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的命题思路,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导向,突出理性思维的考查。同时,还充分汲取了往年高考数学试卷在命题上的新思路,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体现出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对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试题特色
  与2008年出台的高考方案下的江苏卷相比,2021年新高考Ⅰ卷题型更为丰富(增设单选题、多选题、一题两空的填空题),与2020年新高考Ⅰ卷和2021年1月的“八省”适应性考试题型一致。与2020年新高考Ⅰ卷相比,2021年新高考Ⅰ卷多选题的赋分规则从少选得3分变为少选得2分,试卷没有出现结构不良的试题,这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精神相一致。试卷应用题背景简洁明了,没有冗繁的文字表达,将命题的注意力集中在考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上,体现了数学教育应有的务实作风。
  从试题结构看,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试内容及其分布科学合理,体现了文理不分科后数学考试的特点和内容要求。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起点低、入口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通性通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从试题的难度看,2021年新高考Ⅰ卷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如第8、11、12、16题,试题的难度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还重视数学试题的综合性、创新性。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方法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科学把握试题的区分度,力求发挥数学试题的选拔性功能,如第21、22题,为全面推进新高考改革铺路,使其循序渐进地过渡下去。
  从试题的功能看,在深化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大背景下,新高考数学试题既要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又要关注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新高考试题为数学教学改革也提供了教学组织和实施的方向,發挥了高考试题应有的教学导向功能。
  二、试题剖析
  (一)重视对教材内容把握程度的考查
  在当前的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试题从教材出发,回归知识本原,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重视教材,重视概念教学的导向作用,比如第10题。
  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都建议充分发挥单位圆的作用,借助单位圆的几何直观,选择不同的方式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利用向量数量积推导公式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本题实质就是运用单位圆上的点及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推导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高考题的结构与教材(如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35页例12)这部分内容完全对接,呈现方式与解题过程也与新教材一脉相承。由此可见,试题旨在引导教师重视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将重心放到知识的生成中,而不是用单纯解题活动代替知识的理解。这是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要关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重视知识的过程性教学,引导教学回归知识本原,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重视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本质的考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021年新高考Ⅰ卷强调情境的作用,要求学生能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如第8题、第16题均属于这类试题。下面以第8题为例。
  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  )
  A.甲与丙相互独立  B.甲与丁相互独立
  C.乙与丙相互独立  D.丙与丁相互独立
  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本题的问题情境是典型的随机现象实例,考查基本概念“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旧教材中将“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作为条件概率的后续概念,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得到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而新教材对此进行了重构——先给出两个“探究”实例,再利用归纳推理获得概念,最后通过正、反例对概念的本质进行双向理解。在概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例展开,将概念理解置于具体情境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随机现象实例,如游戏中的随机现象(抛掷硬币、抛掷骰子、抽取扑克牌等),生活中的彩票、出生年月、摸球抽签等随机现象,实际应用中的随机抽样、保险问题、投资理财等,这都是设置问题情境的较好素材,给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在新旧教材过渡阶段,教师要走出旧教材的思维定式,加强对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
  (三)重视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高考题通过典型模型测试学生对核心概念、方法、观念的掌握,考查学生的“四基”“四能”。如第19题。   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ac,点D在边AC上,BDsin∠ABC=asinC。
  (1)证明:BD=b;
  (2)若AD=2DC,求cos∠ABC。
  这道题考查学生运用向量,以及正弦和余弦定理等研究三角形的边角问题,入口较宽,能测试出不同思维水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在“解三角形”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以三角形为基本几何图形,逐步让学生建立起解决几何问题的研究系统(如图1),使得学生形成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以此促进关键能力的形成[1]。在教学正弦和余弦定理时,证明的多维视角是解决这道高考题第(2)问的直接示范。
  由此可知,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上述研究系统,运用这样的大观念解决问题,才能形成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范式,进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一旦有了活动经验的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成为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从而才能从容应对这类高考题。
  (四)重视关键能力的考查
  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2021年新高考Ⅰ卷围绕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关键能力展开命题。能力立意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通过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形成對考生的科学评价与合理区分[2]。如第21题。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要求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合理引入参数,灵活运用运算结构的相似性及对代数式的变形来优化运算,这些都指向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求学生对数学有整体的认识,把握数学的整体意义和整体结构,对数学思想方法有较为深刻的领悟与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回归学科本原,重视研读教材,重视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理性认识每个概念在整个知识单元(模块)中的地位与价值。知识的理解不能靠刷题来代替,凡是通过刷题来理解知识的一定不是触及知识的本质,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不可靠的。“反刷题、反套路、反押题”是新高考命题的坚定导向,教师只有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上下功夫,才能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领悟知识的本质,体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科学应对新高考。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过程性理解,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活动经验,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丁益民.“解三角形”教学设计中几个环节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2015(11):15-17.
  [2]刘春艳.数学高考改革的“能力立意”:基于高考试题变化的解析[J].中小学管理,2017(9):11-13.
  (责任编辑:陆顺演)
其他文献
一、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小学生对学习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情用事,对喜欢的教师、喜欢学的内容,他们会眼睛发亮、手舞足蹈,全身心地投入。在英语教学中,会经常使用评价表,若评价表自身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它,那么评价本身也会更容易被学生接纳。  1、教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励学生学英语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省一直使用国家命题中心命制的英语试题(全国卷II),其难度一直保持平稳,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评和使用,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性。高三采取分三步走的策略方针,既夯实了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夯实基础 注重语境 抓好语法 综合提升    近几年的高考呈现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特点,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我校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地在教学实践中浮出水面。诸如应用题的教学,一度成为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普遍讨论。新教材中取消了“应用题”一说,没有采用系统的“应用题”编排方式,也就没有采用将“应用题”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这条途径。这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如下的问题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题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习题都需要像例题一样处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分
期刊
一、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差异  心理学提出,人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取舍来自外界的刺激与信息,进行分类交换或记忆、判断,再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认知过程。因此,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接纳程度与个体的判断紧密相关。  1、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在身体条件方面是各自不同的,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遗传,也有可能与后天的营养、锻炼等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教学内容统一、教
期刊
【摘 要】为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实现课堂高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研究者基于问题意识,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与具体课例,提出“教师‘让位’,彰显学生智慧”“用好问题,建构‘链群’,培育高阶思维”“立足课标,对标高考,改进教学评价”三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国际关系;课堂优化;学生主体;高阶思维  【作者简介】张成尧,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2
期刊
【摘 要】何以“活动”和以何“活动”,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前应聚焦的要点。文章通过对活动的定义、分类、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基于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关于内外活动的关系与活动的共同结构的相关内容,在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归纳分析了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在词汇语法课、语篇阅读课、综合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等四种课型的具体活动过程。  【關键词】理论探源;学习活动观;学习活动过程  【作者简介】
期刊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也兼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和研究我发现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尤其是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会给思想品德教育锦上添花,二者相得益彰。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与信息技术手段配合渗透德育因素  音乐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
期刊
【摘 要】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编写方式,梳理了历史发展的脉络,突出了历史细节的描述,优化了教材辅文的功能,强化了家国情怀的引领。同时,统编历史教材也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阅读方式、资源利用及情感激发三个方面评析“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例,并适当优化其中的细微环节,力求达到理性呈现、感性认知。  【关键词】统编教材;全民族抗战;亮点探寻;课例赏析  【作者简介】周
期刊
【摘 要】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脉络清晰,内容的前后段一般会刻意制造反差或对比来揭示哲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寓言的文体特征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新词分类掌握生字,通过抓关键词、句来归纳段意与文意,通过关注寓言中优秀的语用方式进行拓展,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高效阅读之法。  【关键词】寓言;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杨星语,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鹿
期刊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我们已经知道,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中,三层级文本解读既是文本解读,也是教学解读,这种解读立足教学、服务教学、用于教学。那么,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它具有什么价值?能够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哪些问题?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的运用,对教师研课备课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在此做出简明扼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