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着眼点。然而,在实施、推进素质教育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轰轰烈烈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让教师感到最为困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现行语文评价的改革。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行的语文考试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要建立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的目的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
素质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学生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和主动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评价不应只是“鉴定”、“分等”、“甄别”、“选拔”的工具,而应成为激励和促进教师改革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动力,成为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语文素质的手段。因此,小学语文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教育方针,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对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作较全面的动态评价,将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平时相关信息的搜集、处理,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一次形成性评价来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靠考试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总结性的静态的鉴定评价,从而为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确立正确的导向。
二、建立完善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然包含完善评价目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元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解读小学语文目标。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必以完善的目标体系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为各年级段制定了完整的渐进的目标体系,这是制定小学语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应当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对各年级段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使平时的语文教学有准确的目标,使学生学习语文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为完善的语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2.制定个性化标准指标体系。所谓个性化标准指标,就是教师依据对学生个体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各方面的能力状况以及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等等的了解,为学生个体制定的某一阶段达成语文某一方面学习目标的程度标准。这个个性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价出学生某一阶段语文学习的发展情况。将绝对标准指标与个性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实际情况,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语文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测试形式,多为定量和终结性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评价缺乏激励和教育功能。语文的评价要实现激励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时,应根据评价的内容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将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重视自我评价,将会改变学生排斥评价,甚至惧怕评价的心理状态,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如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多采用面试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进行评价,则可用观察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日常评价;如给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对作文评价、课堂听课、发言、背书、读书等及时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语文评价改革中,语文教师不应是唯一的主评者,学生自身也不仅仅是受评者,其他任课教师、同学、家长都应该参与到评价中,都应是评价活动中的主体。我们在对学生语文评价中,应尝试着让其他任课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可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听取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意见等形式来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进行客观地评价。如期中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半学期来的语文学习的收获及不足进行评价,可以让家长对孩子半学期来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可以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来评价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这样多元化主题互动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我调整、主动发展,同时也架起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交流的桥梁,使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这也为实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设了条件。再如作文批改上,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群体评议——教师点拨——学生自我提高性评改。由于群体的知识比个人的知识更加丰富,对问题的加工比个体的加工更深入。因此,在师生群体讨论评议的情况下,学生作文的自我鉴定水平、文学欣赏水平会有长足进展,这比教师单方面批阅星星点点的红字,学生看一遍了事的效果明显好得多。
尽管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步伐缓慢,但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只要我们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这个宗旨不变,语文评价的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一、评价的目的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
素质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学生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和主动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评价不应只是“鉴定”、“分等”、“甄别”、“选拔”的工具,而应成为激励和促进教师改革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动力,成为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语文素质的手段。因此,小学语文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教育方针,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对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作较全面的动态评价,将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平时相关信息的搜集、处理,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一次形成性评价来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靠考试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总结性的静态的鉴定评价,从而为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确立正确的导向。
二、建立完善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然包含完善评价目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元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解读小学语文目标。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必以完善的目标体系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为各年级段制定了完整的渐进的目标体系,这是制定小学语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应当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对各年级段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使平时的语文教学有准确的目标,使学生学习语文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为完善的语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2.制定个性化标准指标体系。所谓个性化标准指标,就是教师依据对学生个体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各方面的能力状况以及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等等的了解,为学生个体制定的某一阶段达成语文某一方面学习目标的程度标准。这个个性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价出学生某一阶段语文学习的发展情况。将绝对标准指标与个性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实际情况,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语文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测试形式,多为定量和终结性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评价缺乏激励和教育功能。语文的评价要实现激励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时,应根据评价的内容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将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重视自我评价,将会改变学生排斥评价,甚至惧怕评价的心理状态,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如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多采用面试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进行评价,则可用观察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日常评价;如给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对作文评价、课堂听课、发言、背书、读书等及时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语文评价改革中,语文教师不应是唯一的主评者,学生自身也不仅仅是受评者,其他任课教师、同学、家长都应该参与到评价中,都应是评价活动中的主体。我们在对学生语文评价中,应尝试着让其他任课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可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听取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意见等形式来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进行客观地评价。如期中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半学期来的语文学习的收获及不足进行评价,可以让家长对孩子半学期来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可以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来评价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这样多元化主题互动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我调整、主动发展,同时也架起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交流的桥梁,使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这也为实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设了条件。再如作文批改上,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群体评议——教师点拨——学生自我提高性评改。由于群体的知识比个人的知识更加丰富,对问题的加工比个体的加工更深入。因此,在师生群体讨论评议的情况下,学生作文的自我鉴定水平、文学欣赏水平会有长足进展,这比教师单方面批阅星星点点的红字,学生看一遍了事的效果明显好得多。
尽管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步伐缓慢,但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只要我们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这个宗旨不变,语文评价的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