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指导学生带着探究的意识学习《邶风·静女》这首诗,让学生领略作品所凸显的艺术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邶风·静女》 语文学习 艺术魅力
《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几千年来,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作者所着意描绘的“约会”场景,可谓情趣横生,柔情万种;作者所间接刻画的“静女”形象,也是栩栩如生,妩媚无比。如此活灵活现、真实感人的爱情,怎不令人痴痴神往,令人唏嘘再三。
问题是,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大多还没有成人,正处于情感飘忽的“危险期”,如果在教学中过度渲染、铺张《邶风·静女》的爱情,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所以在教学中,我在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这一段纯朴而热烈的爱情之外,着重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让学生去领略作品所凸显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跟学生约定,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然后各自提出若干个“问题”。把所有同学的问题收集起来之后,再组织若干个学习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最后确定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实践证明,因为这些问题探究的意味比较浓,所以在课堂讨论中,引发了学生思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问题一:“静女”,文中的解释是“文雅的姑娘”,这种解释是不是值得商榷?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现成的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发散了,议论都颇有见地。
“文雅的姑娘,面对约会应该很羞涩、很矜持才对,可是她却主动提出约会,主动送给对方定情物,在约会的过程中还捉起了迷藏,一点都不娴雅。”
“对啊,从课文中静女的表现来看,她应该是一个开朗、调皮、热情、大方的姑娘。”
“我认为‘静女’应该是姑娘的名字,就像我们潮汕对美丽姑娘称为‘雅妹’一样。你看,其中的‘我’,口口声声‘静女’怎么样怎么样,这还不是在乎她的名字吗?”
“也可以是她的昵称,也可以是她的小名,反正不能作两个字来解释,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
学生的分析还是“有道有理”的。我在叹服学生思维活跃、创意十足的同时,亮出了《诗经》研究权威的观点:
程俊英在他编写的《诗经译注》中对“静女其姝”一句作了这样的注解:“‘静’,‘靖’的假借字,善。……‘静女’亦当读‘靖女’,谓‘善女’。”“静女其姝”,程先生翻译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静女”也没有作“文雅的姑娘”解释。
对于程先生的说法,学生颇有微词。有学生认为:“程先生是从训诂的角度来理解‘静女’,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与课文的解释没有多大的差异。一个性格憨厚的少年,连如何应对‘静女’的调皮躲藏都‘搔首踟蹰’,怎么会说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如此肉麻的活呢?所以,程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符合具体的对话情境的。”
那么,“静女”应该作何解释呢?我也说不出一个定论,因为“公”也有理,“婆”也有理。我对学生说:“对于学术的争论,要注重事实和根据,随着大家知识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以后在我们同学中间,一定会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可信的结论。现在就暂且存疑吧。”
问题二:“城隅”,文中的解释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究竟哪一个相对合理呢,请作出思考。
这个探究题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体味作品的情趣。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观点。
“在城上的角楼约会,与静女热情、大方的性格相吻合,她才不顾及角楼上人多人少呢!因为她认为两个人相爱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不能让人知道呢,要多在阴暗的角落里。”
“是啊,现在不是有一些青年人把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爱情当做一种时尚吗?也许当时也时髦这样吧。”
“如果是我,我才不会选择一个热闹的地方约会呢。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的约会还有什么情调,还有什么诗意。”
“我也认为,约会是两个人的事,选择城边的角落更加合理,那里比较幽静,适合两个人互吐衷情。想一想,那样的情景才叫做美。”
我想,学生对于“约会”可能多数还没有直接的经验,可是能够做出这样的思考已经很不错了,我也不想再做过多的渲染,因为一渲染,可能就要偏题了,所以我做了这样的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都有合情合理的地方,说明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力的。我本人还是偏重在‘城边的角落’,因为爱情是神圣的,也是纯洁的,美好的爱情是拿来感受的,不是拿来展示的。任何爱情都有它的自私性和隐私性,在公共场合袒露的爱情没有美感。当然,你们还是中学生,你们还不懂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天你们会懂,可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努力读书,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你们学业、事业有成的时候,美好的爱情要向你走来,你挡都挡不住。大家说,是吗?”
我还是说多了,但我很想让学生明白,不要过早地涉及“爱情”。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不是一个两个,应当引起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在适当的时间,我还会跟他们专门说说“爱情”。
问题三:“静女”这个形象,在大家的心里肯定很美、很美,但美到什么程度呢?课文中只是用“其娈”、“其姝”来描述,显得非常的苍白、非常的无力。究竟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静女”的美丽的呢?
这个问题难不倒学生,他们一下子就回答出“侧面描写”。设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感知,同时提高分析能力。我问学生:“在你们的记忆中,有没有关于侧面描写的例子?”学生稍作思考,然后纷纷发言。
“《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就是用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的美,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的‘反应’来表现,可谓深入人心。”
“金庸的《鹿鼎记》中写韦小宝见到陈圆圆,‘张大了口竟然合不拢来,霎时间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陈圆圆一笑请他坐,他‘茫然失措,双膝一软,跌坐入椅,手中茶水溅出,衣襟上登时湿了一大片’。如此一写,陈圆圆的容貌的非凡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我真的感叹学生有如此的阅读视野,我相信,如果让他们说,他们还会说出很多。我及时刹住,问:“那么,课文是如何写‘静女’的美的呢?”学生七嘴八舌,在编定的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能够让一个少年‘搔首踟蹰’的女孩,或者有一个好的容颜,或者有一个好的性格,两个字,就是‘可爱’。这是通过少年的行为来表现‘静女’的可爱。”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少年的眼里,‘静女’的美已经被放大。‘静女’送给他的‘彤管’,本来只是乐器,可在少年的手里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爱屋及乌’。写‘彤管’的美丽,实写‘静女’的美丽。”
“一根‘荑草’,很平常,可因为是‘美人之贻’,也变得美不胜言。也是以‘荑草’写‘静女’。”
学生还说了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可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我还是要说几句:
“侧面描写往往能够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自我的创造中补充和完善正面描写的不足,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节探究课,基本实现了我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究的方法。相信学生如果能够带着探究的意识去读书,就一定能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感觉好新奇,感觉好喜欢。”有学生这句话,我心足矣。
附:《静女》原文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关键词: 《邶风·静女》 语文学习 艺术魅力
《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几千年来,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作者所着意描绘的“约会”场景,可谓情趣横生,柔情万种;作者所间接刻画的“静女”形象,也是栩栩如生,妩媚无比。如此活灵活现、真实感人的爱情,怎不令人痴痴神往,令人唏嘘再三。
问题是,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大多还没有成人,正处于情感飘忽的“危险期”,如果在教学中过度渲染、铺张《邶风·静女》的爱情,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所以在教学中,我在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这一段纯朴而热烈的爱情之外,着重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让学生去领略作品所凸显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跟学生约定,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然后各自提出若干个“问题”。把所有同学的问题收集起来之后,再组织若干个学习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最后确定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实践证明,因为这些问题探究的意味比较浓,所以在课堂讨论中,引发了学生思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问题一:“静女”,文中的解释是“文雅的姑娘”,这种解释是不是值得商榷?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现成的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发散了,议论都颇有见地。
“文雅的姑娘,面对约会应该很羞涩、很矜持才对,可是她却主动提出约会,主动送给对方定情物,在约会的过程中还捉起了迷藏,一点都不娴雅。”
“对啊,从课文中静女的表现来看,她应该是一个开朗、调皮、热情、大方的姑娘。”
“我认为‘静女’应该是姑娘的名字,就像我们潮汕对美丽姑娘称为‘雅妹’一样。你看,其中的‘我’,口口声声‘静女’怎么样怎么样,这还不是在乎她的名字吗?”
“也可以是她的昵称,也可以是她的小名,反正不能作两个字来解释,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
学生的分析还是“有道有理”的。我在叹服学生思维活跃、创意十足的同时,亮出了《诗经》研究权威的观点:
程俊英在他编写的《诗经译注》中对“静女其姝”一句作了这样的注解:“‘静’,‘靖’的假借字,善。……‘静女’亦当读‘靖女’,谓‘善女’。”“静女其姝”,程先生翻译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静女”也没有作“文雅的姑娘”解释。
对于程先生的说法,学生颇有微词。有学生认为:“程先生是从训诂的角度来理解‘静女’,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与课文的解释没有多大的差异。一个性格憨厚的少年,连如何应对‘静女’的调皮躲藏都‘搔首踟蹰’,怎么会说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如此肉麻的活呢?所以,程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符合具体的对话情境的。”
那么,“静女”应该作何解释呢?我也说不出一个定论,因为“公”也有理,“婆”也有理。我对学生说:“对于学术的争论,要注重事实和根据,随着大家知识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以后在我们同学中间,一定会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可信的结论。现在就暂且存疑吧。”
问题二:“城隅”,文中的解释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究竟哪一个相对合理呢,请作出思考。
这个探究题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体味作品的情趣。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观点。
“在城上的角楼约会,与静女热情、大方的性格相吻合,她才不顾及角楼上人多人少呢!因为她认为两个人相爱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不能让人知道呢,要多在阴暗的角落里。”
“是啊,现在不是有一些青年人把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爱情当做一种时尚吗?也许当时也时髦这样吧。”
“如果是我,我才不会选择一个热闹的地方约会呢。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的约会还有什么情调,还有什么诗意。”
“我也认为,约会是两个人的事,选择城边的角落更加合理,那里比较幽静,适合两个人互吐衷情。想一想,那样的情景才叫做美。”
我想,学生对于“约会”可能多数还没有直接的经验,可是能够做出这样的思考已经很不错了,我也不想再做过多的渲染,因为一渲染,可能就要偏题了,所以我做了这样的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都有合情合理的地方,说明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力的。我本人还是偏重在‘城边的角落’,因为爱情是神圣的,也是纯洁的,美好的爱情是拿来感受的,不是拿来展示的。任何爱情都有它的自私性和隐私性,在公共场合袒露的爱情没有美感。当然,你们还是中学生,你们还不懂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天你们会懂,可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努力读书,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你们学业、事业有成的时候,美好的爱情要向你走来,你挡都挡不住。大家说,是吗?”
我还是说多了,但我很想让学生明白,不要过早地涉及“爱情”。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不是一个两个,应当引起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在适当的时间,我还会跟他们专门说说“爱情”。
问题三:“静女”这个形象,在大家的心里肯定很美、很美,但美到什么程度呢?课文中只是用“其娈”、“其姝”来描述,显得非常的苍白、非常的无力。究竟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静女”的美丽的呢?
这个问题难不倒学生,他们一下子就回答出“侧面描写”。设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感知,同时提高分析能力。我问学生:“在你们的记忆中,有没有关于侧面描写的例子?”学生稍作思考,然后纷纷发言。
“《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就是用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的美,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的‘反应’来表现,可谓深入人心。”
“金庸的《鹿鼎记》中写韦小宝见到陈圆圆,‘张大了口竟然合不拢来,霎时间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陈圆圆一笑请他坐,他‘茫然失措,双膝一软,跌坐入椅,手中茶水溅出,衣襟上登时湿了一大片’。如此一写,陈圆圆的容貌的非凡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我真的感叹学生有如此的阅读视野,我相信,如果让他们说,他们还会说出很多。我及时刹住,问:“那么,课文是如何写‘静女’的美的呢?”学生七嘴八舌,在编定的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能够让一个少年‘搔首踟蹰’的女孩,或者有一个好的容颜,或者有一个好的性格,两个字,就是‘可爱’。这是通过少年的行为来表现‘静女’的可爱。”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少年的眼里,‘静女’的美已经被放大。‘静女’送给他的‘彤管’,本来只是乐器,可在少年的手里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爱屋及乌’。写‘彤管’的美丽,实写‘静女’的美丽。”
“一根‘荑草’,很平常,可因为是‘美人之贻’,也变得美不胜言。也是以‘荑草’写‘静女’。”
学生还说了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可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我还是要说几句:
“侧面描写往往能够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自我的创造中补充和完善正面描写的不足,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节探究课,基本实现了我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究的方法。相信学生如果能够带着探究的意识去读书,就一定能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感觉好新奇,感觉好喜欢。”有学生这句话,我心足矣。
附:《静女》原文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