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木情深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涵是中国新兴美术事业的重要人物之一,从小受“铁”与“木”的熏陶,爱好美术。青年时,受新兴木刻运动和报刊上的漫画成为他木刻之路的契机,成为一名军旅版画家。苏中报时期积极开展木刻工作,身兼数职,刀工和技术不断进步,是他版画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作品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取材绘制,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成为鲁迅版画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者。
  关键词:杨涵;木刻;版画;早期
  一、时代造就从艺之路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将苏联和欧洲的木刻艺术引入中国,出版木刻作品集,开展讲习班,举办展览等等,为中国的进步青年指引了前进的道路。各地社团组织不断涌现,出现了第一代中国版画家,他们散布木刻的种子,培育新一代的木刻工作者,杨涵就是其中之一。
  杨涵从小就在“铁”和“木”环境中长大,父亲是铁匠,外公是木匠。其外公那边祖上的木工十分厉害,整个温州市的重要建筑都出自他们家,现成文化遗产。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遗传因子与打铁技法——打制工程中会先预设一个形象——才能使其对形象把控良好,创作出《报告战况》这样的处女座。11岁的时候,母亲离世加上生活的不安,使他大病。他对周围的一切表示强烈的愤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一时期让他产生了“愤世思想”,这也为他之后的木刻道路埋下了伏笔。病愈后到了余笑峰老先生的私塾上课,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是受其影响。老先生还教他刻印章,临摹芥子园,画梅兰竹菊等等,使其与艺术结缘,感受艺术带来的心灵抚慰。杨涵也慢慢地从愤世思想转向了避世思想,似乎这就是他童年时期的一个“世外桃源”。短暂的平静后,回归现实的杨涵看到报刊上的漫画杂志,之前对于现实的不满与壮志凌云的抱负似乎找到了突破口,最终使他决定拿起木刻刀。1943年进入《苏中报》正式开始长达一生的木刻之路。由此可见,在那个物资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杨涵参加木刻工作的背景条件十分良好,再加之从小对美术的爱好,遇到如夏子颐这样的好友带入门,走上木刻之路似乎是注定的。
  二、木刻之路黄金时期
  因其受到好友夏子颐的影响,自学木刻。后来中断了,直到1940年遇到了沙兵,在他的鼓励下又重新拿起了木刻刀,一同参加当时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木刻函授社团——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师从第一代老版画家金逢孙先生,并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木刻作品《报告战况》。此次也算是杨涵前期比较正式的学习木刻的活动。在此期间,还与沙兵一起为合作社的同学们出版了《木刻通讯》一书;与郑野夫一同创办了木刻合作社,刻了《母亲》,还为鲁迅小说刻制了不少插图。1941年因其有打铁的经验,遂被派遣参与木刻刀的打制工作中,恢复了木合工厂(其中包括他的胞弟)制造木刻刀。
  1943年8月,调到《滨海报》工作。成为赖少其的助手,任副刊助理编辑,负责全部木刻工作,并发表了他在《滨海报》的第一幅木刻《铸手榴弹》。为了活跃木刻活动,促进苏中木刻创作的发展,赖少其组织了苏中木刻同志会,负责编写教材,杨涵则负责木刻刀的打制工作,一共制了十多把。年底,《滨海报》改为《苏中报》,在发刊词中杨涵刻了张粟裕同志的木刻像,用梨木刻“苏中报”三个字。1944年杨涵以车桥战役为题材进行现实主义木刻作品创作,英雄人物的肖像等等。在《苏中报》兴旺时期,他与江有生一起合作,将其漫画作品改为木刻发表在期刊上。随后,涂克调到《苏中报》,与杨涵、江有生、费星一起筹备《苏中画报》,在筹备的同时出版了《漫画与木刻》,杨涵还作为木刻刀工厂的技术指导。根据《苏中画报》每期不同的主题,杨涵创作了《新四军进城》《公审大会》《反突围》《架桥攻敌堡》等等。1945年任《苏中画报》编辑,《苏中报》美术及木刻工作也一同进行,因此这一时期可统称为“苏中报”时期。
  特别的是,在这一时期杨涵的木刻创作除了以战争场面为主,还有刻制地图,尺寸仅有火柴盒那么大。一开始只刻地图轮廓及线和点,在地名位置上一一挖出小洞,用铅字嵌进去①,效果不佳,后采用木口阴刻的办法,用木口三角刀刻字,与徐澄波同志一同研究出更好的效果后,刻制地图的任务增多。除了地图外,火柴盒尺幅的作品还有描线战争场面的,例如《沙沟战役》等,从中可以看出杨涵精湛的刀工和在不断技术上突破,他对待版画无比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新一代的版画人学习。从杨涵在苏中、苏北创作的风光版画中就能看出版画也并非只和政治挂钩。《苏中报》可谓是他早期创作的黄金时期,作品数量最多,种类多样,历练最多。
  《苏中画报》停刊后调到《江淮画报》。《修运河水闸》是他在发表的第一幅作品,整体把握比之前更成熟。还与杨中流、江有生、王流秋创作了连环画《黄友根》,这个作品诞生的原因有三:一是鲁迅除了倡导木刻外还大力提倡连环画,二是在此之前《铁佛寺》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创作时不免会想同样是连环画的《铁佛寺》,三是在当时特定的创作条件下只有木刻才能胜任。这是他到晚年也一直非常珍视的一件作品。《江淮画报》仅维持了三期就停刊了,随后杨涵转到《卫兵报》,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美术组进行美术工作。
  三、在模仿与观察生活中不断突破
  杨涵在《鲁迅与版画出版事业》②中提及:
  “虽然我有启蒙老师,但更多的是得益于阿勒惠支、梅菲尔德、麦绥莱勒、毕斯卡莱夫的木刻作品与《玉引集》《苏联版画集》。”
  通过比较他们的木刻作品可略知一二:
  《母亲》刻于1941年,杨涵非常早期的作品之一,不论是构图还是表现手法都和珂勒惠支的《自画像》极为相似。同样以女性人物为题材的缘故,同样采用了侧面的方式来刻画主人公,在黑白关系处理上,一大块黑面为主,辅之小面积的白面。光源置于右侧,从右往左可以概括为“黑——白——黑——白——黑”的关系。人物右侧刻白,背景左侧刻白,与脸部的黑面形成了强烈对比。
  不同于他多数革命写实主义的作品,1941年的《鲁迅像》则是杨涵为数不多具有插画意味的木刻作品。画面以鲁迅头像为主,多种元素、画面的组合使得前后空间关系一下凸显出来,增加了趣味性,同时画面更具节奏和韵味。在刀痕的处理上,干净利落,同样以单刀——三角刀刻画,一刀一刀间没有过多的犹豫、简单明了。不管从表现形式和手法上都可以看出麦绥莱勒黑白木刻的痕迹,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苏中报社时还用木刻翻刻过麦绥莱勒的木刻作品和《安娜·卡列尼娜》的木刻插画③,对于这些优秀作品的模仿借鉴给杨涵之后的木刻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指导作用。   对比同时期的版画家,其风格较为细腻,线条感比较强烈。早期作品《对照》《打铁》《母亲》《报告战况》等等,创作风格还处在摸索期,创作才能却已经表现出来。1940年的《报告战况》中,线条简单、刀法整齐,相对后面《沙沟战役》等来说虽然比较稚嫩,明暗效果的把握却已有雏形。1941年《运送伤员》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一共14人,构图生动活泼,人物主次分明,阴刻阳刻相结合,前后层次拉开。再现了当时战争紧张、军民团结一心的场面。
  到了新四军后,创作了《车桥战役》《芦家滩伏击战》《占领滩头阵地》等等战争类题材的版画作品。1945年创作的《沙沟战斗》虽然尺寸只有火柴盒大小,但是却真实反映了战争激烈的场面,线条粗细的把握、组织,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人风格,线条成为其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局部来看虽然都是寥寥几笔,却气势恢宏,和它的画幅形成强烈的对比。
  除了这些战争场面外,题材还有农村生活,例如《晒盐》《收棉花》《割草》《春米》等,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面,体现了杨涵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打水》是他仔细观察人物打水时的动作、手臂走向等细节,在心中构图后直接在木版上刻画的,画面人物形象灵动,就像是抓拍的一样,如果没有深厚的速写功底和观察力是无法办到的。还有他一直在刻的人像类版画《高尔基》《邱巴娘》等,刀痕铿锵有力、线条干脆、黑白关系明确,使生活和版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945年的《日落西山》,还有《忆苦》《谈心》,从现实主义到了革命浪漫主义,光影效果非常好,可以看出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子,由于受到麦绥莱勒的影响,他的版画作品灰调较少,主要以黑白为主,从《日落西山》等作品中也能看出来。
  总的来说,杨涵的版画作品光影效果好,黑白对比强烈,刀味与木味的结合富有力量感,表达了其强烈的情感。画面以群体人物为主,题材丰富,充分体现出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特点和救亡图存的雄心壮志。同时,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作品朴素、真实、严谨。同时他又有文人的情怀,在作品中表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四、结语
  当时很多的作品都是靠速写来完成的,虽没有系统地学习,却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潜力,迅速达到专业的水准,真是令人惊叹。
  杨涵的版画风格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受大师前辈的影响居多,同时期的木刻工作者相互学习,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体一致,与之相比,虽套路相差无几但线的运用更为细致。他的创作历程大多结合政治主题,带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题材多是表现战争胜利和军民斗争生活以及根据地的壮美风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生活气息浓重。还刻制地图、报头、美术字、幻灯片等,种类繁多,范围宽泛。
  虽没有受到鲁迅的直接指导,但他同样是鲁迅版画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者,是新中国美术事业的中流砥柱,是上海版画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注释:
  ①1杨涵.我与苏中报[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05.
  ②1杨涵.杨涵文集[M].徐永龄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40.
  ③1杨涵.杨涵文集[M].徐永龄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2.
  参考文献:
  [1]鲁迅.木刻创作法·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7.
  [2]鲁迅.新俄画选·小引[M].上海:朝花社,1930.
  [3]李桦,李树声,马克.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
  [4]杨涵.我与苏中报[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05.
  作者简介:
  孙芝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20世纪的拉丁美洲有这么一位女性艺术家,她被贴上了“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标签,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她画自己的流血、哭泣、破碎、孤独,她万分真诚地将痛苦转化为艺术,用自嘲的幽默和幻想来调和人生”[1],她在画布上倾注了人生的全部痛苦,这就是——弗里达·卡罗卡。谈到弗里达,大多数人会从“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角度进入,抑或是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进入,大多数人会被既定
期刊
摘 要: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自发现以来为历代学者重视、研究,其鲜明的书法风格、无穷的艺术魅力为众多书家所赏读、摹写。摘录明清代表书家对《张猛龙碑》的述评,意在对整个北朝石刻文字有一个重新认识,以期对当今“魏碑”书法创作中存在的审美误区有所识别。  关键词:魏碑;遒劲耸拔;高古秀逸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图1),刻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记颂魏鲁郡太守
期刊
作者简介:  韦萍,上海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期刊
摘 要:美国超写实主义艺术家Damian Loeb作品利用摄影和电影这类视觉聚焦效果,其创作灵感来自他的妻子。艺术家利用特殊的视角来观察画中模特裸体或是某些私密的时刻,将他自己投射在画中,也带领观者成为一个偷窥者。从达米安·洛布绘画语言、创作方式和独特的“窥视”心理及对女性的观看等角度来解读其超写实油画作品,同时反思当代艺术中的观看之道。  关键词:达米安·洛布;窥视;超写实;观看;女性  美国超
期刊
摘 要:超级写实主义,亦称“照相写实主义”,1970年发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在西方流行,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甚至冷漠地再现现实。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为创作的源泉。达米安·洛布是学摄影出身的,所以他的作品看上去感觉像是一名导演,在镜头前指挥安排着画面,绝对的“超写实派”,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完整到位,在绝对现实的画面之下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现实主义画派杰出代表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晚钟》进行解析,从四个方面探究了作品的形式语言与宗教意蕴。画面选于农民劳作时的场景,描绘了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现实主义;暖灰色调;农民;宗教  温克尔曼曾经说过,美是大自然的伟大奥妙之一,我们都能看到并感受到它的影响;至高无上的美寓于上帝之中;统一与单纯提升了所有的美;统一性又产
期刊
摘要:对广受关注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女造型进行初步的风格探讨,并以其前室壁画为代表,运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尝试总结处于初唐与盛唐过渡之际的侍女像造型风格和社会审美。  关键词:永泰公主墓;侍女造型;风格;铁线描;造型  从1952年至今,陕西省内发现了近百座有壁画的唐墓,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和官僚权贵的葬墓,主要集中在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唐长安城及附近。这些墓室中常常绘制有反映死者显赫地位的壁画。乾
期刊
摘 要:赵准旺先生深入挖掘北方山水风情,领略清灵秀气的江南风光,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探索艺术,在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体悟中将传统精髓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艺术;水墨;传统  艺术之道,思悟无穷,上综古法,下启新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任何艺术家都难以穷尽。但是只要一个艺术家在创造和追求艺术中把握艺术的本质,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探索艺术,就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期刊
摘 要:超现实主义绘画营造了一个个深刻玄妙的“梦境”,在战乱年代超现实主义画家以此梦境逃离残酷现实,而在数字时代,超现实主义绘画深受媒介创造的集体记忆影响,本文以达米安·洛布为例,具体分析其四个创作阶段的画面叙事手法和历史脉络,探寻其创作过程中与媒介景观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媒介景观;超现实主义绘画;达米安·洛布;集体记忆  超现实主义是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一场宏大的文艺运动,首先发端于法国的
期刊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