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想就本人的教学体会,结合一些教育专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名青年教师的一堂课进行评议,期盼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C老师讲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丛书《语文》2007年版中的《鸿门宴》一文。教具:电脑、多媒体。其内容与过程大致如下:
一.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投影、有文字)
二.播放他人代读的课文录音;(约13钟)[多媒体只有播音,屏幕上显示的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回忆《鸿门宴》(影视片)”的文字]
三.简介作者;(约1分钟) (投影)
四.课文分析:
五.播放影视片《鸿门宴》片段;(约7分钟)(投影)
六.主要人物回顾;(约3分钟)(投影)
七.布置作业(附五道题,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做)(约2分钟)(投影)
1.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言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果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3.“樊哙闯帐”是高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的态度为何不同?
5.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八.写作手法:对比中写人物。(约3分钟)(投影)
看得出:教师课前用了大量的心智,花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课堂上娴熟地操作着电脑,游刃有余。45分钟,几乎全由电脑操作,教师未读一个文段,未板书一个字词(屏幕上有部分板书内容),粉笔与黑板全由电脑代替。教师提问,未见学生答错,足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犹如驾着一辆开足马力的跑车,非常顺利地、一口气从起点跑到了终点。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备课环节,加强了直观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还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师素养要求的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融合。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等,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正是多媒体运用得熟练,教师成了部分学生心中的“偶像”,因为有些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正是多媒体替代了教师的耕耘,教师成了某些教师心中的“偶像”,因为他也可以借助现成的课件,把任务交给电脑去替代、去完成。甚至有个别青年教师感言:“我中学时,要是有这样的语文教师就好了。”
C老师的这节课,有些地方确实可圈可点:丰富多彩的屏幕画面和不断变化的图像、文字、声音,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学校里,可能会起到某种导向的作用。然而,我认为却不尽然,并非十全十美。因为这堂课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与探讨的地方,就算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吧,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如果完全凭借多媒体与他人经验来应付教学,就会丧失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个性,以致一些弊端在教学中凸现出来。这种课堂教学,只能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所答的内容还必须锁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否则,将影响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更担心学生提问,因为它将妨碍整个课堂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只能走程序,搞流水线作业。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面对的是具有几十种不同思想的学生,学生对古文文体的解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呈现多元化的结果,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语文课堂呈极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多媒体一种固定的方式应对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必然会使教学陷入被动。
二.教师不能把教学认为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一名“技术人员”,在课堂上不只是做一名电脑操作的人。比如好的段落,精彩的章节,还须教师诵读、甚至背诵或表演,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及肢体语言的情感中,揣摩,理解课文中内容。教师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学生,用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播放一遍他人的播音或影视片,自己成了靠边站的一名受众,忽视自身教学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个被动适应的角色。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運用或执行电脑某一既定的东西,学生就只能简单地重复视觉形象,一些具有丰富想象的空间思维,被直观化、图像化,结果只能使学生更多的成为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这难免影响或降低教学效果。
三.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项技术。教师不能让多媒体超越了自己的地位。好的课程资源、辅助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进行某种“隐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永远不变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古文文本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体。因此,在进行古文文本学习时,应该是教师、学生、作者、文体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交叉的多向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这些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验,交流模式是无法通过电脑来呈现的。电脑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课堂展现时,图像、音乐等内容五光十色,热闹非凡,但它终究不能与灵性的人相比,更不能具有人的感情与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除了借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得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读、赏、析、评”的教学。
四.古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古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与课文主人公对话的过程。C老师的这次课,学生几乎没有真正的读书时间。课堂上的多媒体虽然呈现出一片“热热闹闹”、“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生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去细细地品味文本,思考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体系,全面、系统地去认识、运用教材,抱着教材打滚。比如在学生的眼里,他们对于项羽的评价又是如何呢?可以就此为契机,围绕“项羽是英雄还是枭雄”的主题或“对项羽没有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有人说是‘君子之度’”的问题,展开一场小规模的辩论赛,让学生在收集证据,试图说服对方的论证中充分理解到这个历史人物的全面性,而不是简单地看一看《鸿门宴》的影视节选。
在《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虚伪、怯懦、奸猾相比,他显得是如此仁义爱人,守约重义;然而,因为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他最终失去了谋臣和百姓的支持,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之战四面楚歌,自刎身死。这些都可以作为论据去引导学生,要学会用现实、理性、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不犯以偏概全,抑或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五.C老师在课堂上,离开了训练,或很少练习,过多的影视画面侵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在语文课堂上,如果离开训练,那么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中曾明确指出:“语文课要进行语文训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思维训练,那么这几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照我看,能够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训练这一环抓住,其余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这一环节抓不住,别的什么思想教育,什么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是空的,都抓不住……打一个比方:打起仗来,攻下一个堡垒会有多方面的作用。有政治作用,可以鼓舞自己的斗志,瓦解敌人的士气;有经济作用,可以打开一条交通运输的道路,得到经济上的利益;军事上的作用更不用说了,打下一个堡垒可以影响一大片地方。但是千说万说,你得把它打下来,这是最要紧的,如果打不下来,那些都要落空。打进去,很多东西都有了;打不进去,什么都没有。语文课,就要抓住语文训练,打进去,思想教育、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有了;如果语文训练抓不住,别的东西都抓不住。了解了这个关系以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就不会认为语文课只管语文训练别的都不用管,也就不会问‘语文课要不要管思想教育,要不要管思维训练’之类的问题了。”
文言文的教学,以教师讲评为主,辅以学生自主活动的互动式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对一些重点字词进行点拨训练,尤其是对重点字词涉及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拓展训练。诸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同形异义词的不同用法,“读、赏、析、评”等。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把那么多的基础知识一骨碌倒出来,灌输给学生,但一二个语文知识点的练习,我想还是可以的。然而,C老师却没有。
六.抓紧“双基”训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夯实学科基础,迎战高考。
古文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减弱了语文的工具性。一是要抓紧基础知识的训练,二是要在基本技能训练上狠下功夫。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基础。
课堂上,C老师未读原文的一段文字,未教认课文中的一个新词;学生也未读一段文字,未做一道习题。“之乎也者”之类更是只字未提,句子的翻译碰都不碰。几乎是文言文白话化,课文故事化,语文历史化。如果教师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注重古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句没有理解清楚,就跨越课文作了许多引申和发挥,轻视语文工具的作用,其后果必将影响学生的发展。
试想:作为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课堂上“教师动动手(操作电脑),学生动动眼(看看屏幕),教师提个问,学生顺竿爬”的教学方式,明天他们考什么?
至于前面那位青年教师讲到的“我中学时,要是有这样的语文老师就好了”之类的感言,在这里我要说,你要感谢你的中学语文老师,如果不是他教你,换了别人,对于你来说恐怕大学门都没有。
值得探讨的问题:
1.能否将五道思考题放在课前?让学生首先就明确这次课的目的与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钻研,使学生快速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2.能否将“座位图”的问答式改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笔画出来,而不是教师问,学生顺竿爬,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将结果展示出来。这样记忆感观才会深刻,“听觉暂留”和“视觉暂留”将变为记忆长留。因为学生用笔画座位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体验的过程。学生画出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锻炼。他参与了,他动脑了,他练习了。一句话,他在学会学习。
类似的教师问、教师答,改为教师问、学生答就好了。如教师提问“樊哙像谁?”“像刘某”(体育老师)!教师回答。如果这个答案由学生来做选择,我想回答的内容是一百个“哈姆雷特”,甚至是N个“哈姆雷特”。学生心目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很可能比教师指定的那位刘某会好得多,因为这是他个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与情感体验的释放。再则,像这样的提问,答案本身就不是唯一的,何必由教师来确定呢?
3.关于课文分析的那一部分板书内容,现摘录如下:
宴会前:无伤告密 范增定计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刘邦定策 项王许诺
宴会中:刘邦谢罪 项王留饮 范增举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座位图)
宴会后:沛公逃席 张良谢罪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这段文字看似整整齐齐,“浓缩精品”,非常到位,但实则值得斟酌。教师在这里不是只做一个归纳或是讲述故事发展中的某一个情节,而是要让这样的结论或情节与文本中的句子或段落对应起来。如何对应,应根据课堂环境来决定,灵活地运用。可以教师读,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个人读,集体读;优生读,差生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生产出“浓缩精品”;只有在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记得住,掌握得牢。
另外:假如教师要求学生将“项庄舞剑”或“樊哙闯帐”表演出来,想必课堂氣氛会更活跃,课堂形式会更精彩,教学效果会更好。这种效果与“樊哙像刘某”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我这里所讲的读与表演,不一定是整篇的,也不是每篇都如此,有时是一个自然段,有时是一个章节,这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用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如果过分地依赖它,展示它,甚至是为用而用它,这就使教学活动呈现代化的灌输方式,导致教学过程成为呆板式的程式化过程。这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硬伤”。因此,“运用”只是借用,而不是泛用;是“配角”,而非是“主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把多媒体看作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扬其长,避其短,不可盲目多用,更不可滥用,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造成好看不实用的“表演课”。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里,我可能犯了言过其实或隔靴搔痒的毛病,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希望通过类似的讨论或评议,与青年教师进一步探讨“多媒体与古文教学”的问题,作一个交流与沟通,以此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给大家一个发言的机会,提升彼此的教学能力,使课堂上多一些语文味,古文味。也许本人的观点与认识有些僵化、过时,甚至谬误,恳求指正。
肖木贵,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语文教师。
C老师讲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丛书《语文》2007年版中的《鸿门宴》一文。教具:电脑、多媒体。其内容与过程大致如下:
一.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投影、有文字)
二.播放他人代读的课文录音;(约13钟)[多媒体只有播音,屏幕上显示的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回忆《鸿门宴》(影视片)”的文字]
三.简介作者;(约1分钟) (投影)
四.课文分析:
五.播放影视片《鸿门宴》片段;(约7分钟)(投影)
六.主要人物回顾;(约3分钟)(投影)
七.布置作业(附五道题,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做)(约2分钟)(投影)
1.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言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果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3.“樊哙闯帐”是高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的态度为何不同?
5.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八.写作手法:对比中写人物。(约3分钟)(投影)
看得出:教师课前用了大量的心智,花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课堂上娴熟地操作着电脑,游刃有余。45分钟,几乎全由电脑操作,教师未读一个文段,未板书一个字词(屏幕上有部分板书内容),粉笔与黑板全由电脑代替。教师提问,未见学生答错,足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犹如驾着一辆开足马力的跑车,非常顺利地、一口气从起点跑到了终点。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备课环节,加强了直观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还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师素养要求的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融合。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等,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正是多媒体运用得熟练,教师成了部分学生心中的“偶像”,因为有些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正是多媒体替代了教师的耕耘,教师成了某些教师心中的“偶像”,因为他也可以借助现成的课件,把任务交给电脑去替代、去完成。甚至有个别青年教师感言:“我中学时,要是有这样的语文教师就好了。”
C老师的这节课,有些地方确实可圈可点:丰富多彩的屏幕画面和不断变化的图像、文字、声音,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学校里,可能会起到某种导向的作用。然而,我认为却不尽然,并非十全十美。因为这堂课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与探讨的地方,就算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吧,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如果完全凭借多媒体与他人经验来应付教学,就会丧失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个性,以致一些弊端在教学中凸现出来。这种课堂教学,只能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所答的内容还必须锁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否则,将影响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更担心学生提问,因为它将妨碍整个课堂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只能走程序,搞流水线作业。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面对的是具有几十种不同思想的学生,学生对古文文体的解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呈现多元化的结果,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语文课堂呈极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多媒体一种固定的方式应对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必然会使教学陷入被动。
二.教师不能把教学认为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一名“技术人员”,在课堂上不只是做一名电脑操作的人。比如好的段落,精彩的章节,还须教师诵读、甚至背诵或表演,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及肢体语言的情感中,揣摩,理解课文中内容。教师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学生,用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播放一遍他人的播音或影视片,自己成了靠边站的一名受众,忽视自身教学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个被动适应的角色。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運用或执行电脑某一既定的东西,学生就只能简单地重复视觉形象,一些具有丰富想象的空间思维,被直观化、图像化,结果只能使学生更多的成为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这难免影响或降低教学效果。
三.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项技术。教师不能让多媒体超越了自己的地位。好的课程资源、辅助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进行某种“隐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永远不变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古文文本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体。因此,在进行古文文本学习时,应该是教师、学生、作者、文体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交叉的多向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这些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验,交流模式是无法通过电脑来呈现的。电脑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课堂展现时,图像、音乐等内容五光十色,热闹非凡,但它终究不能与灵性的人相比,更不能具有人的感情与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除了借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得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读、赏、析、评”的教学。
四.古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古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与课文主人公对话的过程。C老师的这次课,学生几乎没有真正的读书时间。课堂上的多媒体虽然呈现出一片“热热闹闹”、“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生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去细细地品味文本,思考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体系,全面、系统地去认识、运用教材,抱着教材打滚。比如在学生的眼里,他们对于项羽的评价又是如何呢?可以就此为契机,围绕“项羽是英雄还是枭雄”的主题或“对项羽没有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有人说是‘君子之度’”的问题,展开一场小规模的辩论赛,让学生在收集证据,试图说服对方的论证中充分理解到这个历史人物的全面性,而不是简单地看一看《鸿门宴》的影视节选。
在《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虚伪、怯懦、奸猾相比,他显得是如此仁义爱人,守约重义;然而,因为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他最终失去了谋臣和百姓的支持,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之战四面楚歌,自刎身死。这些都可以作为论据去引导学生,要学会用现实、理性、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不犯以偏概全,抑或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五.C老师在课堂上,离开了训练,或很少练习,过多的影视画面侵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在语文课堂上,如果离开训练,那么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中曾明确指出:“语文课要进行语文训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思维训练,那么这几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照我看,能够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训练这一环抓住,其余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这一环节抓不住,别的什么思想教育,什么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是空的,都抓不住……打一个比方:打起仗来,攻下一个堡垒会有多方面的作用。有政治作用,可以鼓舞自己的斗志,瓦解敌人的士气;有经济作用,可以打开一条交通运输的道路,得到经济上的利益;军事上的作用更不用说了,打下一个堡垒可以影响一大片地方。但是千说万说,你得把它打下来,这是最要紧的,如果打不下来,那些都要落空。打进去,很多东西都有了;打不进去,什么都没有。语文课,就要抓住语文训练,打进去,思想教育、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有了;如果语文训练抓不住,别的东西都抓不住。了解了这个关系以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就不会认为语文课只管语文训练别的都不用管,也就不会问‘语文课要不要管思想教育,要不要管思维训练’之类的问题了。”
文言文的教学,以教师讲评为主,辅以学生自主活动的互动式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对一些重点字词进行点拨训练,尤其是对重点字词涉及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拓展训练。诸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同形异义词的不同用法,“读、赏、析、评”等。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把那么多的基础知识一骨碌倒出来,灌输给学生,但一二个语文知识点的练习,我想还是可以的。然而,C老师却没有。
六.抓紧“双基”训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夯实学科基础,迎战高考。
古文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减弱了语文的工具性。一是要抓紧基础知识的训练,二是要在基本技能训练上狠下功夫。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基础。
课堂上,C老师未读原文的一段文字,未教认课文中的一个新词;学生也未读一段文字,未做一道习题。“之乎也者”之类更是只字未提,句子的翻译碰都不碰。几乎是文言文白话化,课文故事化,语文历史化。如果教师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注重古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句没有理解清楚,就跨越课文作了许多引申和发挥,轻视语文工具的作用,其后果必将影响学生的发展。
试想:作为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课堂上“教师动动手(操作电脑),学生动动眼(看看屏幕),教师提个问,学生顺竿爬”的教学方式,明天他们考什么?
至于前面那位青年教师讲到的“我中学时,要是有这样的语文老师就好了”之类的感言,在这里我要说,你要感谢你的中学语文老师,如果不是他教你,换了别人,对于你来说恐怕大学门都没有。
值得探讨的问题:
1.能否将五道思考题放在课前?让学生首先就明确这次课的目的与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钻研,使学生快速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2.能否将“座位图”的问答式改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笔画出来,而不是教师问,学生顺竿爬,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将结果展示出来。这样记忆感观才会深刻,“听觉暂留”和“视觉暂留”将变为记忆长留。因为学生用笔画座位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体验的过程。学生画出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锻炼。他参与了,他动脑了,他练习了。一句话,他在学会学习。
类似的教师问、教师答,改为教师问、学生答就好了。如教师提问“樊哙像谁?”“像刘某”(体育老师)!教师回答。如果这个答案由学生来做选择,我想回答的内容是一百个“哈姆雷特”,甚至是N个“哈姆雷特”。学生心目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很可能比教师指定的那位刘某会好得多,因为这是他个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与情感体验的释放。再则,像这样的提问,答案本身就不是唯一的,何必由教师来确定呢?
3.关于课文分析的那一部分板书内容,现摘录如下:
宴会前:无伤告密 范增定计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刘邦定策 项王许诺
宴会中:刘邦谢罪 项王留饮 范增举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座位图)
宴会后:沛公逃席 张良谢罪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这段文字看似整整齐齐,“浓缩精品”,非常到位,但实则值得斟酌。教师在这里不是只做一个归纳或是讲述故事发展中的某一个情节,而是要让这样的结论或情节与文本中的句子或段落对应起来。如何对应,应根据课堂环境来决定,灵活地运用。可以教师读,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个人读,集体读;优生读,差生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生产出“浓缩精品”;只有在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记得住,掌握得牢。
另外:假如教师要求学生将“项庄舞剑”或“樊哙闯帐”表演出来,想必课堂氣氛会更活跃,课堂形式会更精彩,教学效果会更好。这种效果与“樊哙像刘某”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我这里所讲的读与表演,不一定是整篇的,也不是每篇都如此,有时是一个自然段,有时是一个章节,这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用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如果过分地依赖它,展示它,甚至是为用而用它,这就使教学活动呈现代化的灌输方式,导致教学过程成为呆板式的程式化过程。这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硬伤”。因此,“运用”只是借用,而不是泛用;是“配角”,而非是“主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把多媒体看作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扬其长,避其短,不可盲目多用,更不可滥用,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造成好看不实用的“表演课”。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里,我可能犯了言过其实或隔靴搔痒的毛病,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希望通过类似的讨论或评议,与青年教师进一步探讨“多媒体与古文教学”的问题,作一个交流与沟通,以此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给大家一个发言的机会,提升彼此的教学能力,使课堂上多一些语文味,古文味。也许本人的观点与认识有些僵化、过时,甚至谬误,恳求指正。
肖木贵,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