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阅读的灵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核心部分。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我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灵性,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浅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角度思考
  主动性是产生灵性的温床,是产生灵性的基础。如果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灵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学生,应多给他们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又能使其体尝到一种成功的快乐。
  对再创作的空间,教师要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放手让学生讨论争鸣。比如将《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分析成为了金钱而六亲不认的势力小人可能过于粗率。小说中的“我”不知世事的艰难,对有血缘维系的“叔叔于勒”怀有同情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我”的父母一次次饱受于勒所带来的痛苦,对他避如瘟神是不是可以谅解呢?又如对于《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与陈元方相见的情节,学生通常的理解是友人不讲信用、不讲礼貌,但我们能不能做这样的思考:当友人听完元方回答后,“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友人为此感到惭愧,愿意改正错误的表现。如果阅读只注意文章前面部分,而忽视后面这句话,说友人不讲信用、不懂礼貌岂不有点冤枉了他?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亮点进行咀嚼品味
  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就是作品充满思想性、情味性的地方,它在激活学生阅读的灵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社戏》中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句话,学生读后并无疑处,这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可启发学生,是现在的豆不好吃、现在的戏不好看吗?学生可能会说:“不是”,为什么呢?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挖掘文章深层的意蕴。这一点拨无疑是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人们常说:显见之美,没有错过,只不过见得细心;内隐之美,如能发掘,则是创造。确实,善于发现是创造的前奏,能从平淡中见奇崛,于细微之处悟精神,不光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光闪现。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揭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补充作品的“空白”是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更是挖掘学生阅读的最佳灵性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孔乙己》中“中秋节过后……”这一小节,可要求学生根据文中有关描写,发挥想象,简要描述孔乙己是如何用手走来的。又如《最后一课》,写到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景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用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的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做短暂的“静潮”处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
  四、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逆向阅读分析
  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的正确的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回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性阅读分析,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对作品的深层意蕴的把握,或是对作品艺术手段的评价。如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道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两座山,他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教师逆向而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学生能够在思维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
  当然,阅读教学挖掘学生阅读灵性的途径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可以挖掘学生灵性的办法,这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总之,只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创新指导,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读出感情,读出灵性,在读中学会创新。
其他文献
一、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构建有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是关键,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蹲下身体与学生对话”尽可能做到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歧视不挖苦不打击,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采取
期刊
她叫蒲昕昕,是黄山路学校的教导主任,也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1992年,带着对事业的美好向往,她踏上了三尺讲台。工作中,她始终告诫自己:做一个不甘平庸、有所作为的教师;做一个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满意的教师。二十多年来,她一路追求,用心探索,在忙碌中享受着收获的快乐。业务考评连续十多年名列全校第一,多次获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在县、市级多次执教示范引领课,荣获多个县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愿做付出
期刊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习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每次作文之后,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评。讲评的任务是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引导到规律上来认识,以便帮助学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讲评是构成写作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学生写作的目的要求都要贯穿始终,而讲评可以使目的要求更加落实,比批改更进一步起到概括、提高的作用,更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成长机会从身边溜走。教师真的成了“老师?”是啊,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何年何月,我们当教师的只注重为人师表,而忘了与学生一起成长。总是认为当老师的高高在上,久处于师之高位。忽略了向学生学习,向年青人学习。久而久之成了迂腐的老学究,毫无生机,学生见了我们敬而远之,有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悄然生长。一些青年教师,开始教书时雄心勃勃,同学生关系融洽,与学生同学习同进步,没
期刊
【背景】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自身发展机会。在教学改革方面,《纲要》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评价方面,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确立自信。因此,教师
期刊
在中学生物课的教学中,课堂练习已被普遍使用。通过课堂练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思维能力,并使教师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一、课堂练习的内容  1、基本概念。这类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根据内涵能将一个概念区别于另一个概念,并能根据外延相连相关的概念而形成系统。  2、基本结构。例如细胞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这一类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记忆。  3
期刊
《大学》中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许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別意于“平天下”。但这里我想把这里的“格物致知”引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我倒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还欠缺这样的东西,或许在正是老师烦教,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我想,如果把生活实践与教授知识组合这一起,我们的课堂会是怎么样的呢?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有其特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远的工程,是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文字是语言的基础工具,掌握文字是作文能力的基础条件。  新课程理念对识字的新精神
期刊
“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才能达到“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要求。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培养情感的过程与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教学中务必领略到汉字和汉语言的精美,因为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因此,我们在教学汉字时必须解读汉字到底有什么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汉字浓缩着字前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校本教研”这样一个概念,时任校长两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就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谈谈我的看法。  1、业务学习是校本教研源头活水  学习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源头活水。学校一定要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确定集体学习的时间,一周定一个主题,由校领导、教研员或教学骨干等主持学习。此外学校还要为教师订购了教学杂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