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偏远的库区镇,高州大坡镇,连续几年创造高州“中考神话”,看了张翠玲记者写的《大坡: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引起了我对大坡镇教育关注的兴趣。
一个班级成功靠班风,一所学校成功靠校风,一个地区成功靠民风,大坡镇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是大坡“中考神话”的基础。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暴风骤雨般地改良和提升,但瓦解和衰败则非常容易。要维持或改良社会风气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智慧和毅力,而这种投入往往是很难看到成效的,需要默默奉献。
镇政府经常关心和支持学校,带领民营企业家及社会贤达捐助教育,奖教奖学,张贴标语横幅引导老百姓,这是维持和改良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绝招。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乡村面临破败,乡村教育土崩瓦解。中青年都进城了,有办法的孩子都进城了,乡下都剩“老弱病残”,而很多老师都进城了,尤其是优秀老师,但大坡镇的教育却逆风飞扬,农村“包围”了城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凭我多年的经验,这一定有一批优秀的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才能留住一群好老师。我虽然不认识大坡镇的中学校长,我相信他们的才德应该都是了得的,享誉全国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也就是这样,我认识的河源赤光镇中心小学袁伟东校长更是这样,我相信大坡镇的校长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尊敬的闪光点。
的确,大坡镇的校长们是学习型的,创新型的,他们开展了很多课题,也开展了很多交流,课题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省市对课题的奖励,教学质量提升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奖励。
大坡教育给农村教育点燃了希望,给中国迷茫和衰败的农村教育破局提供了经验和路径,可否像“高州医院”那样成为中国的样板,我们期待“大坡模式”成熟样板。
我想,农村教育如何在信息时代办出农村的特色,如何寻找到“乡村精神”这个魂,是大坡模式成为全国经验的关键问题。
(转载自《茂名日报》,2014年7月10日)
一个班级成功靠班风,一所学校成功靠校风,一个地区成功靠民风,大坡镇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是大坡“中考神话”的基础。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暴风骤雨般地改良和提升,但瓦解和衰败则非常容易。要维持或改良社会风气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智慧和毅力,而这种投入往往是很难看到成效的,需要默默奉献。
镇政府经常关心和支持学校,带领民营企业家及社会贤达捐助教育,奖教奖学,张贴标语横幅引导老百姓,这是维持和改良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绝招。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乡村面临破败,乡村教育土崩瓦解。中青年都进城了,有办法的孩子都进城了,乡下都剩“老弱病残”,而很多老师都进城了,尤其是优秀老师,但大坡镇的教育却逆风飞扬,农村“包围”了城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凭我多年的经验,这一定有一批优秀的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才能留住一群好老师。我虽然不认识大坡镇的中学校长,我相信他们的才德应该都是了得的,享誉全国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也就是这样,我认识的河源赤光镇中心小学袁伟东校长更是这样,我相信大坡镇的校长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尊敬的闪光点。
的确,大坡镇的校长们是学习型的,创新型的,他们开展了很多课题,也开展了很多交流,课题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省市对课题的奖励,教学质量提升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奖励。
大坡教育给农村教育点燃了希望,给中国迷茫和衰败的农村教育破局提供了经验和路径,可否像“高州医院”那样成为中国的样板,我们期待“大坡模式”成熟样板。
我想,农村教育如何在信息时代办出农村的特色,如何寻找到“乡村精神”这个魂,是大坡模式成为全国经验的关键问题。
(转载自《茂名日报》,201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