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策略性地写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上访和拦访的过程混杂着荒诞、无奈、悲哀和幽默。但这不是反腐报告文学也不是官场政治小说,作家想写的是中国人生活背后的逻辑
“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
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择逐级上访,闹得鸡飞狗跳,从村到县,从县到市,直到北京,上访的、拦访的、当官的、为民的,各自心怀目的都被牵涉其中。刘震云聪明,他把一个上访故事的缘由为一起荒诞的离婚事件,安全且尖锐地展示了上访链条中的世态人心。
但实际上,这本小说的主题并非官场或者政治。《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主角李雪莲一直在念叨,“只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没想到比想说一句话更困难”。所以,这本小说想深入的是中国人生存和生活背后的“无形逻辑”。
刘震云有把小事写大的本事,这是作家一直未变的“癖好”,从上世纪80年代成名时期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末,刘震云以《一地鸡毛》《单位》《官场》等作品,被看成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担任编剧也备受关注,与冯小刚合作《手机》等电影,今年《温故1942》也将上映。“我并没有做过职业编剧,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写作”。他说。
他更愿意称自己是“自由作家”。坐在长江文艺北京出版中心的办公室里,刘震云这几天忙着接受各路采访,他笑着对出版社的工人员说,“跟卖西瓜似的”。
“无形的逻辑更重要”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我不是潘金莲》最后一章写史为民的“正文”很短,而前两章写李雪莲的部分,你称之为“序言”,却花了几乎全部篇幅?
刘震云:序言有17万字,正文有3千字,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个颠倒。但我认为,这是把颠倒的东西又颠倒过来了。因为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如果想说清楚一件事,必须说八件事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个小说也是这样。
李雪莲跟县长史为民在情节上只见了一面,说了一两句话。但是世界上没什么人比他们俩联系更紧密。因为李雪莲的上访事件导致了史为民走上了人生另一条道路。
中国新闻周刊:但李雪莲的上访也导致其他几个官员被撤职。
刘震云:那也证明史为民也是其他几个官员的一个代表。看小说或写小说,有一种是有形的看法,还有一种是无形的。无形的人物关系,有时会比有形的重要。小说中,无形的关系导致了李雪莲、史为民这两个人紧密相连,他们相互秘密地变化着。如果史为民那天开车没有从那出去,如果他那天不去参加这个剪彩的话,就不会有所有后面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他就在县政府门口碰到李雪莲,接着由那一件小事(离婚案),导致那么多大事发生。最后,他就不是县长了。如果不是碰到李雪莲,他20年之后可能是省长;但是,碰到李雪莲,他20年之后就是个卖肉的。
中国新闻周刊:单说这个故事,是怎么想到的?
刘震云:窗户外边就是,每天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在生活中,李雪莲这样的可能不是上访的人,可能是卖西瓜的,贩驴的,钉皮鞋的,也会遇到一个事变成另外—件事,接着变成八件事。
这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其逻辑就是无形的。我在很多小说中,对这个思维习惯一直是盯得比较紧,写得也比较多。比如说,二十多前写的《一地鸡毛》,开场就是一盘豆腐馊了,接着就是夫妻吵架。保姆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娘家的问题,还有单位的问题,整个生活的问题,用一块豆腐馊了全拿来了。
“大的笑话,一定是从严肃来”
中国新闻周刊:小说中,李雪莲能闯进大会堂是否有点不太现实?
刘震云: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在小说中出现了一种假定性,这种假定性就是,如果她要闯进去了会怎么样?这是小说要完成的任务。这种可能性会导致生活中见不到的人物关系的这种发展。
其实我还想说,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所有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坏人,他们都是义正词严想帮上忙,为什么这个,忙没帮上?反倒因为李雪莲,这些官员就倒台了?这个背后的政治逻辑、社会的逻辑、生活逻辑值得思考。这就是这个小说要写的逻辑。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你说《我不是潘金莲》不是一本政治小说?
刘震云:如果是一本政治小说,就会写官场多么的黑暗,所有的官员都是贪官污吏,李雪莲会受到什么样的欺压。但是她没有。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人类是残酷的,人是善良的”。所有人在向帮助李雪莲的情况下,导致事情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生活逻辑比说“暗无天日”更值得我们深思。
偶然性里面,一定有必然性。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玩笑》《背叛》等小说里,写得充满了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这种偶然和必然不光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
我觉得米兰·昆德拉说得很对,他说他不是在写政治小说,他也是在说捷克人的生活逻辑是多么地荒唐。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大家都说你写得很“绕”,如今甚至有网友模仿你的写法。
刘震云:大伙儿都知道,中国最绕的一个人,就是我。但是,所有这书里写的,都是生活可能发生的,那就证明,生活绕。我把生活的绕写出来,很直接,我并没有绕。
反正这个“冤案”,我是走了一路,说了一路,我和李雪莲没什么区别,我四处解释,我“不绕”,但是解释来解释去,更绕了。(笑)我活不下去了。但是活不下去,大家觉得你又绕了。(笑)我和李雪莲似的,得弄根绳子上吊。
中国新闻周刊:小说中的笔法也有些幽默,是怎样考虑的?笑话从哪里来?
刘震云:一种是笑话从笑话来,这个在生活中有,但这是小的笑话。真正大的笑话,一定是从严肃来。举个例,领导人在主席台念报告念文件,你手里有一个同样的报告文件,所有人听的时候,都在记录这个报告文件,你说严肃不严肃?我念的文件和你手里的文件都一样,为什么要记录呢?这个相互之间很严肃,是不是也很可笑呢?有人说我的小说特别幽默。我不幽默的,我只是把真实写出来,就很幽默了。
“文学是社会现象背后的道理”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的小说创作中,写农村和都市的都有,也有官场、部队、婚姻等题材,你离开农村已几十年,是如何做到对农村社会环境的了解?
刘震云:你觉得北京是不是农村,思维是不是和农村一样呀?我觉着,如果一个作者写东西是靠地域、题材来划分,这个作者一定不是个好作者。什么样的题材,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重要的是生活背后的东西,人物群像背后的生活的逻辑,题材只是一个浅层的出发点。比如普鲁斯特,写一个早餐,写了200多页,那是人性(共通)的东西,他在“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在追忆我们的似水年华。
题材是农村还是城市,是不是上访都不重要。比如说,李雪莲没上访,在卖西瓜,在卖驴,在钉皮鞋,一样的能一件事变成另一件事,第三件事,第八件事。那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不是遇到官员史为民,可能是张为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作家写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需要用小说体现现实?
刘震云:体现现实是新闻媒体做的。文学要做的,是现实背后的逻辑关系。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文学不是这样,文学是社会现象背后的道理,这个是文学。
三十年来,中国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外在社会的变化,人和人之的关系也发生了非常大变化。所以,我说过,要把《一地鸡毛》中写的小林变成老林,写目前这种社会的状况,“鸡毛飞过30年”这样的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报道提及,你是获奖的唯一不是作协系统的作家,你现在算自由作家吗?
刘震云:现在是自由作家。其实,体制内外,并不重要,关键看能不能写出非常好的作品。但我觉得,一个作家因为一个职业在拿纳税人的钱,拿份工资,是不对的。一个作家,应该靠他的稿费生活。你比如说,街头钉皮鞋的,谁给他钱啊,钉一双皮鞋一份钱。
中国新闻周刊:你平时的写作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刘震云:我白天创作,我晚上不写。白天没有特别固定给自己写多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写作在读书,各个方面,有见识的书我都读。刚才说的是,举例子说,哲学家、作家、政治家的书都读,多读没坏处。
“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
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择逐级上访,闹得鸡飞狗跳,从村到县,从县到市,直到北京,上访的、拦访的、当官的、为民的,各自心怀目的都被牵涉其中。刘震云聪明,他把一个上访故事的缘由为一起荒诞的离婚事件,安全且尖锐地展示了上访链条中的世态人心。
但实际上,这本小说的主题并非官场或者政治。《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主角李雪莲一直在念叨,“只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没想到比想说一句话更困难”。所以,这本小说想深入的是中国人生存和生活背后的“无形逻辑”。
刘震云有把小事写大的本事,这是作家一直未变的“癖好”,从上世纪80年代成名时期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末,刘震云以《一地鸡毛》《单位》《官场》等作品,被看成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担任编剧也备受关注,与冯小刚合作《手机》等电影,今年《温故1942》也将上映。“我并没有做过职业编剧,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写作”。他说。
他更愿意称自己是“自由作家”。坐在长江文艺北京出版中心的办公室里,刘震云这几天忙着接受各路采访,他笑着对出版社的工人员说,“跟卖西瓜似的”。
“无形的逻辑更重要”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我不是潘金莲》最后一章写史为民的“正文”很短,而前两章写李雪莲的部分,你称之为“序言”,却花了几乎全部篇幅?
刘震云:序言有17万字,正文有3千字,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个颠倒。但我认为,这是把颠倒的东西又颠倒过来了。因为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如果想说清楚一件事,必须说八件事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个小说也是这样。
李雪莲跟县长史为民在情节上只见了一面,说了一两句话。但是世界上没什么人比他们俩联系更紧密。因为李雪莲的上访事件导致了史为民走上了人生另一条道路。
中国新闻周刊:但李雪莲的上访也导致其他几个官员被撤职。
刘震云:那也证明史为民也是其他几个官员的一个代表。看小说或写小说,有一种是有形的看法,还有一种是无形的。无形的人物关系,有时会比有形的重要。小说中,无形的关系导致了李雪莲、史为民这两个人紧密相连,他们相互秘密地变化着。如果史为民那天开车没有从那出去,如果他那天不去参加这个剪彩的话,就不会有所有后面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他就在县政府门口碰到李雪莲,接着由那一件小事(离婚案),导致那么多大事发生。最后,他就不是县长了。如果不是碰到李雪莲,他20年之后可能是省长;但是,碰到李雪莲,他20年之后就是个卖肉的。
中国新闻周刊:单说这个故事,是怎么想到的?
刘震云:窗户外边就是,每天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在生活中,李雪莲这样的可能不是上访的人,可能是卖西瓜的,贩驴的,钉皮鞋的,也会遇到一个事变成另外—件事,接着变成八件事。
这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其逻辑就是无形的。我在很多小说中,对这个思维习惯一直是盯得比较紧,写得也比较多。比如说,二十多前写的《一地鸡毛》,开场就是一盘豆腐馊了,接着就是夫妻吵架。保姆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娘家的问题,还有单位的问题,整个生活的问题,用一块豆腐馊了全拿来了。
“大的笑话,一定是从严肃来”
中国新闻周刊:小说中,李雪莲能闯进大会堂是否有点不太现实?
刘震云: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在小说中出现了一种假定性,这种假定性就是,如果她要闯进去了会怎么样?这是小说要完成的任务。这种可能性会导致生活中见不到的人物关系的这种发展。
其实我还想说,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所有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坏人,他们都是义正词严想帮上忙,为什么这个,忙没帮上?反倒因为李雪莲,这些官员就倒台了?这个背后的政治逻辑、社会的逻辑、生活逻辑值得思考。这就是这个小说要写的逻辑。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你说《我不是潘金莲》不是一本政治小说?
刘震云:如果是一本政治小说,就会写官场多么的黑暗,所有的官员都是贪官污吏,李雪莲会受到什么样的欺压。但是她没有。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人类是残酷的,人是善良的”。所有人在向帮助李雪莲的情况下,导致事情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生活逻辑比说“暗无天日”更值得我们深思。
偶然性里面,一定有必然性。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玩笑》《背叛》等小说里,写得充满了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这种偶然和必然不光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
我觉得米兰·昆德拉说得很对,他说他不是在写政治小说,他也是在说捷克人的生活逻辑是多么地荒唐。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大家都说你写得很“绕”,如今甚至有网友模仿你的写法。
刘震云:大伙儿都知道,中国最绕的一个人,就是我。但是,所有这书里写的,都是生活可能发生的,那就证明,生活绕。我把生活的绕写出来,很直接,我并没有绕。
反正这个“冤案”,我是走了一路,说了一路,我和李雪莲没什么区别,我四处解释,我“不绕”,但是解释来解释去,更绕了。(笑)我活不下去了。但是活不下去,大家觉得你又绕了。(笑)我和李雪莲似的,得弄根绳子上吊。
中国新闻周刊:小说中的笔法也有些幽默,是怎样考虑的?笑话从哪里来?
刘震云:一种是笑话从笑话来,这个在生活中有,但这是小的笑话。真正大的笑话,一定是从严肃来。举个例,领导人在主席台念报告念文件,你手里有一个同样的报告文件,所有人听的时候,都在记录这个报告文件,你说严肃不严肃?我念的文件和你手里的文件都一样,为什么要记录呢?这个相互之间很严肃,是不是也很可笑呢?有人说我的小说特别幽默。我不幽默的,我只是把真实写出来,就很幽默了。
“文学是社会现象背后的道理”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的小说创作中,写农村和都市的都有,也有官场、部队、婚姻等题材,你离开农村已几十年,是如何做到对农村社会环境的了解?
刘震云:你觉得北京是不是农村,思维是不是和农村一样呀?我觉着,如果一个作者写东西是靠地域、题材来划分,这个作者一定不是个好作者。什么样的题材,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重要的是生活背后的东西,人物群像背后的生活的逻辑,题材只是一个浅层的出发点。比如普鲁斯特,写一个早餐,写了200多页,那是人性(共通)的东西,他在“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在追忆我们的似水年华。
题材是农村还是城市,是不是上访都不重要。比如说,李雪莲没上访,在卖西瓜,在卖驴,在钉皮鞋,一样的能一件事变成另一件事,第三件事,第八件事。那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不是遇到官员史为民,可能是张为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作家写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需要用小说体现现实?
刘震云:体现现实是新闻媒体做的。文学要做的,是现实背后的逻辑关系。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文学不是这样,文学是社会现象背后的道理,这个是文学。
三十年来,中国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外在社会的变化,人和人之的关系也发生了非常大变化。所以,我说过,要把《一地鸡毛》中写的小林变成老林,写目前这种社会的状况,“鸡毛飞过30年”这样的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报道提及,你是获奖的唯一不是作协系统的作家,你现在算自由作家吗?
刘震云:现在是自由作家。其实,体制内外,并不重要,关键看能不能写出非常好的作品。但我觉得,一个作家因为一个职业在拿纳税人的钱,拿份工资,是不对的。一个作家,应该靠他的稿费生活。你比如说,街头钉皮鞋的,谁给他钱啊,钉一双皮鞋一份钱。
中国新闻周刊:你平时的写作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刘震云:我白天创作,我晚上不写。白天没有特别固定给自己写多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写作在读书,各个方面,有见识的书我都读。刚才说的是,举例子说,哲学家、作家、政治家的书都读,多读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