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县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动的驱动因素:认为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内在动力,政策倾斜是空间分异外在动力,产业环境是形成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针对性的“靶向”区域政策,认为甘肃省市县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经济为依托,建立大型交通枢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
一、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差异是历来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不同研究由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结果也不尽相同。
从研究尺度上看,学者们从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三大地带区域差异、省际差异到县域单位逐渐缩小。许召元,李善同[1]考察了2000年来我国对区域差距变动的趋势,發现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杨开忠[2]对我国省区和三大地带区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的区划体系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的变动趋势;胡鞍钢、魏星[3]以县级为单位研究了,发现从1993-2005年县际经济发展差距与省际经济差距并未出现趋同现象。
从研究方法上看,起初,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前期主要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的计算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分异度做一定量的计算。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分析了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却忽视了区域发展的空间特性,因此以空间计量为代表的空间统计技术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综合了传统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县域经济的分异进行研究。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研究认为:至2006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有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聚集趋势,并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哑铃形空间格局,认为河西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陇东、陇中、陇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4]。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分析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有助于形成“靶向”的区域政策,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
(1)区位条件的差异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区位的不同,其经济发展能力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兰州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诸如榆中县、红古区、皋兰区等周边等地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河西走廊资源充足、光热条件好,再加上地势平坦,因此该区域农业发达,其境内区域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名;华亭、嘉峪关、金昌和玉门等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当地的发展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增长总量大、速度快。而落后地区诸如甘南、临夏等地由于地处山区和高寒地区,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其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要素、要素组合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构成了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2)政策和投资倾斜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经济活动聚集的因素之一。首先,政府通过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采取率先投入、提高当地期待收入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向政府鼓励的区域发展,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其次,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个数多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在交替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交互加强,逐渐形成空间网络化。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同时,对投资的倾斜也增大了甘肃省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13年,国家出台了政策将白银、玉门和红古区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并颁布一些列措施辅助其进行积极转型,这些优惠政策无疑成为区域发展的引导性因素,也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3)产业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产业集聚为例,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是具有强外部经济效果,而这种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是具有地区限制的,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的本地区,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聚集,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如河西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而对于落后地区诸如陇南山区、陇东地区、高寒区而言,市场化程度低,主要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因此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长期以往,发达地区依靠市场机制和良好的产业环境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地区因为要素投入不足和风险不确定性而长期陷入贫穷,最后使得两级分化,形成县域经济高度分异的格局。
三、甘肃省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实,根据引起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该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发展符合市场供求的现代化产业。在河西地区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夯实农业基础的条件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高寒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应该改善灌溉条件、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结合不同市县的具体条件,培育牛羊肉加工、皮毛加工等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2)对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
一些落后地区缺乏原始的要素积累,尤其是资本的积累。对这些发展起点低、速度慢的地区,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适度的投资倾斜,辅助落后市县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甘南、临夏等地,政府应该鼓励积极发展藏医药、民族工艺品、手工制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其次,在这类地区,培育具有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轻工业和特色手工业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3)培育新的增长极,建立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结构层次高,市场化程度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原有城市增长点的基础上,要结合区域实情,依托特色产业建立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精品小城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极,扩大经济圈的网络,增强其区域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如平凉、天水、定西等地最为区域增长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有限,要依托发展区域特色培育经济外向型的区域增长点。
(4)建立综合交通枢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是有着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一些落后地区资源丰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如甘肃陇西和文县等地。交通越是便捷、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短,该区域的发展程度就越高,只有拥有了丰富的交通资源,才能切实地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才有条件加大与其他区域信息、人才、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共享,才能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07).
[2]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3]胡鞍钢,魏星.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J].改革,2008 (11 ).
[4]李丁,李平安.基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2).
关键词: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
一、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差异是历来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不同研究由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结果也不尽相同。
从研究尺度上看,学者们从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三大地带区域差异、省际差异到县域单位逐渐缩小。许召元,李善同[1]考察了2000年来我国对区域差距变动的趋势,發现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杨开忠[2]对我国省区和三大地带区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的区划体系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的变动趋势;胡鞍钢、魏星[3]以县级为单位研究了,发现从1993-2005年县际经济发展差距与省际经济差距并未出现趋同现象。
从研究方法上看,起初,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前期主要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的计算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分异度做一定量的计算。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分析了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却忽视了区域发展的空间特性,因此以空间计量为代表的空间统计技术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综合了传统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县域经济的分异进行研究。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研究认为:至2006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有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聚集趋势,并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哑铃形空间格局,认为河西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陇东、陇中、陇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4]。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分析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有助于形成“靶向”的区域政策,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
(1)区位条件的差异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区位的不同,其经济发展能力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兰州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诸如榆中县、红古区、皋兰区等周边等地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河西走廊资源充足、光热条件好,再加上地势平坦,因此该区域农业发达,其境内区域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名;华亭、嘉峪关、金昌和玉门等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当地的发展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增长总量大、速度快。而落后地区诸如甘南、临夏等地由于地处山区和高寒地区,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其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要素、要素组合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构成了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2)政策和投资倾斜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经济活动聚集的因素之一。首先,政府通过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采取率先投入、提高当地期待收入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向政府鼓励的区域发展,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其次,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个数多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在交替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交互加强,逐渐形成空间网络化。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同时,对投资的倾斜也增大了甘肃省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13年,国家出台了政策将白银、玉门和红古区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并颁布一些列措施辅助其进行积极转型,这些优惠政策无疑成为区域发展的引导性因素,也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3)产业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产业集聚为例,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是具有强外部经济效果,而这种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是具有地区限制的,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的本地区,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聚集,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如河西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而对于落后地区诸如陇南山区、陇东地区、高寒区而言,市场化程度低,主要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因此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长期以往,发达地区依靠市场机制和良好的产业环境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地区因为要素投入不足和风险不确定性而长期陷入贫穷,最后使得两级分化,形成县域经济高度分异的格局。
三、甘肃省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实,根据引起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该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发展符合市场供求的现代化产业。在河西地区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夯实农业基础的条件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高寒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应该改善灌溉条件、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结合不同市县的具体条件,培育牛羊肉加工、皮毛加工等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2)对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
一些落后地区缺乏原始的要素积累,尤其是资本的积累。对这些发展起点低、速度慢的地区,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适度的投资倾斜,辅助落后市县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甘南、临夏等地,政府应该鼓励积极发展藏医药、民族工艺品、手工制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其次,在这类地区,培育具有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轻工业和特色手工业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3)培育新的增长极,建立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结构层次高,市场化程度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原有城市增长点的基础上,要结合区域实情,依托特色产业建立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精品小城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极,扩大经济圈的网络,增强其区域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如平凉、天水、定西等地最为区域增长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有限,要依托发展区域特色培育经济外向型的区域增长点。
(4)建立综合交通枢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是有着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一些落后地区资源丰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如甘肃陇西和文县等地。交通越是便捷、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短,该区域的发展程度就越高,只有拥有了丰富的交通资源,才能切实地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才有条件加大与其他区域信息、人才、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共享,才能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07).
[2]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3]胡鞍钢,魏星.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J].改革,2008 (11 ).
[4]李丁,李平安.基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