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化管理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临床诊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标准,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IBS的方法,减轻临床症状、缩短发作期、改善生命质量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主要目标。提高IBS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和避免饮食等诱发因素是基础治疗的有效手段。需不断认识上市的新药如利那洛肽、鲁比前列酮等在IBS治疗中的效果,并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探索这些新药对我国IBS患者的疗效。

其他文献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例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该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结果。腹部CT检查可见肠壁弥漫性水肿、增厚,邻近肠系膜和肠壁周围血管广泛钙化等典型征象。结肠镜下可见以右半结肠为主的肠黏膜呈淤青色改变,黏膜充血、水肿,并有糜烂、溃疡形成,肠壁增厚、僵硬,结肠袋消失,同时
目的通过问卷筛查IBD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焦虑、抑郁对IBD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的影响,指导IBD的治疗。方法采用互联网问卷方法于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171例IB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136例(IBD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等与IBD组相匹配的121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IBD组使用IBD临床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
目的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STK11突变及其与肠套叠累积危险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167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首次发生肠套叠的年龄和基因检测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突变类型患者肠套叠的累积危险度。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log-rank检验。结果在16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上少见,合并肝功能损伤则更少见。本例患者长期间断发热、咳嗽、下肢疼痛,曾因骨痛行右股骨刮骨手术。后因食欲不振、尿黄就诊,发现患者有肝内胆汁淤积、肝脾大、肺多发囊性病变、骨质破坏、尿崩症,经多学科协作会诊,复诊股骨组织病理,最终诊断为多系统LCH。LCH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差异大,易被误诊或漏诊。现通过分享多学科协作诊断伴肝内胆汁淤积的多系统LCH的经过,为提高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鉴别诊断极其复杂,尤其是肝外梗阻性黄疸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该疾病病变大致可分为原发于胆道的病变和由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病变,其中因肺癌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临床上甚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程中无任何呼吸道症状,最后确诊为肺癌伴胰头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使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梗阻性黄疸。
胰腺炎相关内脏静脉血栓是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统一认识。本指导意见以多学科专家共识意见为基础,系统阐述了胰腺炎相关内脏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解剖学、病理生理机制、风险评估,以及临床表现等,并规范其诊治方案,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目的评估白光内镜、超声内镜、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E-NBI)评估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探讨术前评估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病理证实为早期贲门癌的135例患者的内镜检查图像,将黏膜内癌和黏膜下浅层(SM1)浸润癌归为黏膜内-SM1癌,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与黏膜下深层浸润癌进行比较,评估白光内镜、超声内镜、ME-NBI和三
GERD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曾在2014年颁布相关专家共识意见。近年来我国GERD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不少进展,因此有必要更新诊治共识意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我国本领域的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多轮讨论并投票,最终达成共识。
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升高是诊断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重要标志。然而,血清IgG4水平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研究发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有一定关联。现综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IgG4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准确地鉴别诊断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