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之为“画之灵魂”,是画家在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相互转化、升华的意蕴形象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义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统一
“意境”常常是人们评论、鉴赏、判定一幅中国画作品优劣的最高准则,也是画家们在创作时所孜孜追求的最高理想。
古人曰“吐胸中之造化”(《董其昌容台集·引明杜琼语》)、“写胸中之丘壑”(《莫是龙·画说》),这两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艺术与自然(真实)的关系。近人黄宾虹又云“造化入画,画夺造化”,正所谓造物主创造了世界,画家们又创造了一个世界,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又是两个相通的世界。
在古典美学体系中,意境自然属于美学范畴系列。是古典审美意识的一种颇为特殊的伦理追求。意境一词在我国画论中使用的较晚,最早见于唐代诗论,后广及传统艺术的各门类。它或指有意有境(主客观统一),或指意中之境(主观中之境象),或指含意之境(客观化之境象)。场合不同所指亦不尽相同。如皎然在《诗议》中提出的“境象”说,刘禹锡所说的“境生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境象,既形象化的境界或境界的形象化,这一理论后来为许多人所继承和发挥,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理论中很有影响的概念之一。”
“意境”概念虽至清代才正式引入画论,但意境追求的真正高峰却在五代两宋。 苏东坡(1037~1101)称赞王维的画“画中有诗”,即有诗境。由此可见,王维是把情景升华为意境的关键性人物。
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是对意境最一般的解释,这种最一般的解释道出了意境的两个基础要素:单纯凝练、情真景惬。但意境又不止于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西方的文艺理论也强调感情,有“移情”、“表现”等著名理论,他们也主张感情与对象默然相契、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中国在情景之外另设意境概念,必因二者有别。最早使用意境概念的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在《诗格》中提出意境时,已经指出了意境与情景的区别。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的提升,意境是对情景的提升。意境浑圆是比情景交融更高的品位,当情景深邃隽永到一定程度时,才便于称为意境。
意境是由意与境不同的两个概念构成,意为无相无形,境则存乎形相之间。但意境既非无形相界,亦非有形相范畴,它是一个深远、缥缈、玄旷的感觉意念体悟境界。或见之博大恢宏,或形之深远广漠,或出于秀逸寒峻,或存乎高旷飘零……玄而无穷。
意境又迥异于意象,后者更接近于审美手段与对象。并且是主观观念加工个后的对象。南朝姚最说:“立万象于胸中”这是一个古老的审美命题。可思议性很大,若与老子:“致虚境、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联系起来,立万象于胸中之心胸必当虚境空灵,才能观复“万物并作”;这里当然是面对造化,启发心源。而万物健运不绝,昼夜不舍,所以立万象必不停地追索观复,这也就引成了一个动向的复合性追求。静态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也只能是“此有所感而通于彼”了。意、境均从此门来去。
晋书庾凯傅作“意赋”有“飘飘玄旷兮、深漠畅而靡玩”句。很能说明一些意境的特征。飘飘不定形态,玄则为妙渺,旷则接近无穷,是一种动性的玄旷恢宏境界,这种境界应当有一种特殊的心胸靡玩之,浅不足以弥深,反真归漠始可近道明德,这种飘飘玄旷必须深沉静漠之心胸畅而靡玩庶乎可得可悟,畅即畅想,靡玩即翻复深细体味吧,是一种随缘生境,随境生情,随情出慧的畅想发挥,意境的审美也就实实在在是审美之意境,庾澄凯傅此二言惟妙惟肖。
立为众妙之门楣,意境是一种玄妙的境界,是一种飘玄宏恢的模糊的体悟世界,充满了审美追求的高妙层次。充满了东方思维的古典性,求于感应,尊于受识,澄于意会,论述于引喻间,是模模糊糊,玄旷缥缈,清清楚楚,虚虚实实之大众境界。所谓妙万物意,为天地传神韵耶。这种相对性,不确定性,完全浸沉在宏观体悟移健运之间,这与西方的确定性,绝对观念二律背反。
中国古典审美观与中庸哲学关系密切,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诗言志宜温柔敦厚;歌咏言当和顺积中,舞动其容宜气淑端庄。意境也包含着姐妹艺术这种同一之审美要求知识的构成更多地包罗天地、万象人生的和谐,而且要求的是气韵互便、生动宏恢的动态和和谐。通过传情、移形、模糊而一写之间完成这靈动的和谐追求。实际上愈微妙则愈和谐,愈和谐则愈模糊,愈模糊则愈可“畅而靡玩”。
意境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的成就,意境这名词虽在诗画范畴到唐宋间才先后提出,但作为一个审美命题的产生,绝不偶然,从历史上各审美范畴诸如:“得意忘形”、“物我两忘”、“澄怀味象”、“涤除玄鉴”、“省视返听”、“神思忘形”、“凝思遐想”、“妙悟自然”等概念群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审美追求的漫长轨迹于这意境的联系是渊深流长,“罔象”得玄珠,意境便是非象非意,罔象之得,是审美追求的灿烂明珠。
意境当然是排除概念思维的表象性,排除自觉,感觉的浅表层次之拟取,是属于复合性心理学说,也当然不是实验室心理学中各种信号系统的单向性传递的范围。是一种很特殊的模糊认识或者说是一种多元性的认识,是理解与感觉混合的悬思境界。
所以可说意境是一种无形之形,象外之象;境外之意,意中之境,情思交织,笔墨混成,形意俱非,感悟互根的境界。是人情意志,天象物理的凝聚升华;是庄子所谓“心斋”、“坐忘”等审美心胸的艺化;也是郭熙的林泉之心的迹象,它必穷天地动静之洞析,尽人生悲欢之体验,寄是非曲直之鉴察,栖艺术天禀之流露,它是中华民族那种豪迈荡漾,博大无穷的宇宙观的再造之境,是中华民族性格中生命情调,艺术追求的统一境界,是那种天朴原始的玄思瞑想植根于骨血心灵中混沌无穷、葱茏氤氲、蓬勃不息的宇宙意识在艺术沉淀后的晶体析出,是民族审美思维的成熟性,崇高性的表现。是中国审美意识史上最粗长,最有生命力的动脉。也是人类审美学的非常成就。它所出现的独特的空间包涵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随着科学心理学发展,意境的研究将愈见愈新。
参考文献:
[1]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
[2]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 张守涛.“意境”与“境界”之形成[J].国画家,2003(3).
关键词: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统一
“意境”常常是人们评论、鉴赏、判定一幅中国画作品优劣的最高准则,也是画家们在创作时所孜孜追求的最高理想。
古人曰“吐胸中之造化”(《董其昌容台集·引明杜琼语》)、“写胸中之丘壑”(《莫是龙·画说》),这两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艺术与自然(真实)的关系。近人黄宾虹又云“造化入画,画夺造化”,正所谓造物主创造了世界,画家们又创造了一个世界,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又是两个相通的世界。
在古典美学体系中,意境自然属于美学范畴系列。是古典审美意识的一种颇为特殊的伦理追求。意境一词在我国画论中使用的较晚,最早见于唐代诗论,后广及传统艺术的各门类。它或指有意有境(主客观统一),或指意中之境(主观中之境象),或指含意之境(客观化之境象)。场合不同所指亦不尽相同。如皎然在《诗议》中提出的“境象”说,刘禹锡所说的“境生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境象,既形象化的境界或境界的形象化,这一理论后来为许多人所继承和发挥,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理论中很有影响的概念之一。”
“意境”概念虽至清代才正式引入画论,但意境追求的真正高峰却在五代两宋。 苏东坡(1037~1101)称赞王维的画“画中有诗”,即有诗境。由此可见,王维是把情景升华为意境的关键性人物。
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是对意境最一般的解释,这种最一般的解释道出了意境的两个基础要素:单纯凝练、情真景惬。但意境又不止于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西方的文艺理论也强调感情,有“移情”、“表现”等著名理论,他们也主张感情与对象默然相契、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中国在情景之外另设意境概念,必因二者有别。最早使用意境概念的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在《诗格》中提出意境时,已经指出了意境与情景的区别。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的提升,意境是对情景的提升。意境浑圆是比情景交融更高的品位,当情景深邃隽永到一定程度时,才便于称为意境。
意境是由意与境不同的两个概念构成,意为无相无形,境则存乎形相之间。但意境既非无形相界,亦非有形相范畴,它是一个深远、缥缈、玄旷的感觉意念体悟境界。或见之博大恢宏,或形之深远广漠,或出于秀逸寒峻,或存乎高旷飘零……玄而无穷。
意境又迥异于意象,后者更接近于审美手段与对象。并且是主观观念加工个后的对象。南朝姚最说:“立万象于胸中”这是一个古老的审美命题。可思议性很大,若与老子:“致虚境、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联系起来,立万象于胸中之心胸必当虚境空灵,才能观复“万物并作”;这里当然是面对造化,启发心源。而万物健运不绝,昼夜不舍,所以立万象必不停地追索观复,这也就引成了一个动向的复合性追求。静态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也只能是“此有所感而通于彼”了。意、境均从此门来去。
晋书庾凯傅作“意赋”有“飘飘玄旷兮、深漠畅而靡玩”句。很能说明一些意境的特征。飘飘不定形态,玄则为妙渺,旷则接近无穷,是一种动性的玄旷恢宏境界,这种境界应当有一种特殊的心胸靡玩之,浅不足以弥深,反真归漠始可近道明德,这种飘飘玄旷必须深沉静漠之心胸畅而靡玩庶乎可得可悟,畅即畅想,靡玩即翻复深细体味吧,是一种随缘生境,随境生情,随情出慧的畅想发挥,意境的审美也就实实在在是审美之意境,庾澄凯傅此二言惟妙惟肖。
立为众妙之门楣,意境是一种玄妙的境界,是一种飘玄宏恢的模糊的体悟世界,充满了审美追求的高妙层次。充满了东方思维的古典性,求于感应,尊于受识,澄于意会,论述于引喻间,是模模糊糊,玄旷缥缈,清清楚楚,虚虚实实之大众境界。所谓妙万物意,为天地传神韵耶。这种相对性,不确定性,完全浸沉在宏观体悟移健运之间,这与西方的确定性,绝对观念二律背反。
中国古典审美观与中庸哲学关系密切,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诗言志宜温柔敦厚;歌咏言当和顺积中,舞动其容宜气淑端庄。意境也包含着姐妹艺术这种同一之审美要求知识的构成更多地包罗天地、万象人生的和谐,而且要求的是气韵互便、生动宏恢的动态和和谐。通过传情、移形、模糊而一写之间完成这靈动的和谐追求。实际上愈微妙则愈和谐,愈和谐则愈模糊,愈模糊则愈可“畅而靡玩”。
意境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的成就,意境这名词虽在诗画范畴到唐宋间才先后提出,但作为一个审美命题的产生,绝不偶然,从历史上各审美范畴诸如:“得意忘形”、“物我两忘”、“澄怀味象”、“涤除玄鉴”、“省视返听”、“神思忘形”、“凝思遐想”、“妙悟自然”等概念群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审美追求的漫长轨迹于这意境的联系是渊深流长,“罔象”得玄珠,意境便是非象非意,罔象之得,是审美追求的灿烂明珠。
意境当然是排除概念思维的表象性,排除自觉,感觉的浅表层次之拟取,是属于复合性心理学说,也当然不是实验室心理学中各种信号系统的单向性传递的范围。是一种很特殊的模糊认识或者说是一种多元性的认识,是理解与感觉混合的悬思境界。
所以可说意境是一种无形之形,象外之象;境外之意,意中之境,情思交织,笔墨混成,形意俱非,感悟互根的境界。是人情意志,天象物理的凝聚升华;是庄子所谓“心斋”、“坐忘”等审美心胸的艺化;也是郭熙的林泉之心的迹象,它必穷天地动静之洞析,尽人生悲欢之体验,寄是非曲直之鉴察,栖艺术天禀之流露,它是中华民族那种豪迈荡漾,博大无穷的宇宙观的再造之境,是中华民族性格中生命情调,艺术追求的统一境界,是那种天朴原始的玄思瞑想植根于骨血心灵中混沌无穷、葱茏氤氲、蓬勃不息的宇宙意识在艺术沉淀后的晶体析出,是民族审美思维的成熟性,崇高性的表现。是中国审美意识史上最粗长,最有生命力的动脉。也是人类审美学的非常成就。它所出现的独特的空间包涵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随着科学心理学发展,意境的研究将愈见愈新。
参考文献:
[1]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
[2]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 张守涛.“意境”与“境界”之形成[J].国画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