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龙应台的书就风靡大陆。“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这是封底的一句话。每篇散文,都值得久久品味:与朋友之间的快乐,与父母之间的牵挂,与儿女之间的离合,关于街巷的生活气息,关于战争的理性思辨,关于忧郁的入骨人心,关于时间的无限遐思……
喜欢看一些细腻的文字,细致而幽微。《目送》中的背影:儿子的背影,父亲的背影,不同的背影,不同的渐行渐远。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的,孩子长大,逐渐离开你的温暖怀抱,离开你的庇护关爱;父母老去,逐渐离开你的照顾关怀,离开你的生活生命。你必须接受这一些,接受他们的背影,接受他们的渐行渐远。
幼时,儿子是个天真可爱又顽皮的小家伙。他会在屋里一堆建材上爬上爬下,还会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幼时,他也经常牵着我们的手,一家三口走在一起。儿子笑着,我们也笑着。忽然间,他不知看到了什么,松开手径直走了过去。先生急忙冲上前,一把将他从马路中央拽回。那时,儿子一直在我们的视线里,一直在我们的目光中,不曾远离。
仿佛在一瞬间,儿子长大了,从一个幼稚活泼的孩子长成了严肃拘谨的少年,再不是那个顽皮的孩子了。上了中学后,他再不和我撒娇,再不和我们一起出去玩了。这转变的过程之快,让我一下子接受不了。虽然我们之间的交流还在继续,但是,“妈妈,怎么可以这样?一定要做好才行!”“老爸,这肯定不行,怎么可以这样马马虎虎呢!”他的认真让我们时常面面相觑。是的,儿子在我们的目光中,已渐渐长大,不再需要经常接受我们视线的包围。只是,我们还不习惯,甚至还有些许的落寞。龙应台说,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是的,不必追。一切的离别,不过是人生路上该过的一扇又一扇的门,从门里走向门外,从一扇门走向另一扇门……
《目送》之外,也喜欢看龙应台那些厚重的文字。深沉而严肃。《四千三百年》:扫除阿富汗五分之一国土的地雷,需要四千三百年;金门的无言忧伤:在1958年秋天,美丽的小岛在四十四天内承受了四十七万枚炸弹的轰炸,小岛还埋藏着不计其数的地雷。仗打完了,尸体可以收拾干净,但中毒的大地无法复原。于是,聪明的丹麦人“发明”了测雷器——改动基因后的小草“阿拉伯芥”。小小的阿拉伯芥任重道远,因为金门人、板门店人、阿富汗人的命运倚靠的居然是这一株株小草。战争的残酷却要普通民众来承担,用他们的生活,甚至用他们的生命!
书里面还有一些描写灵异的文字。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吧,我一直对灵异世界充满兴趣,然后居然在龙应台的《乱离》中看到了肯定!龙应台的教授朋友们都是核子工程、生化科技、物理动机等方面的专家,然而他们也相信有这么回事!他们认为,有一个我们肉身触不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可能存在,不能轻忽。沙上有印,风中有光,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之漂泊……這些科学家们是如此的肯定,完全颠覆了我从小一直接受的教育——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但同时也让我窃喜,世界真奇妙啊!只是,还是一如既往地害怕黑夜,害怕噩梦……
喜欢感受《忧郁》中的光影迷离,杜鹃啼血;喜欢遐思《时间》中的潮涨潮落,落木萧萧;喜欢《杜甫》中的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
趁着假期还未结束,一个人去外面走走吧。龙应台说,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间的单独私会……
喜欢看一些细腻的文字,细致而幽微。《目送》中的背影:儿子的背影,父亲的背影,不同的背影,不同的渐行渐远。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的,孩子长大,逐渐离开你的温暖怀抱,离开你的庇护关爱;父母老去,逐渐离开你的照顾关怀,离开你的生活生命。你必须接受这一些,接受他们的背影,接受他们的渐行渐远。
幼时,儿子是个天真可爱又顽皮的小家伙。他会在屋里一堆建材上爬上爬下,还会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幼时,他也经常牵着我们的手,一家三口走在一起。儿子笑着,我们也笑着。忽然间,他不知看到了什么,松开手径直走了过去。先生急忙冲上前,一把将他从马路中央拽回。那时,儿子一直在我们的视线里,一直在我们的目光中,不曾远离。
仿佛在一瞬间,儿子长大了,从一个幼稚活泼的孩子长成了严肃拘谨的少年,再不是那个顽皮的孩子了。上了中学后,他再不和我撒娇,再不和我们一起出去玩了。这转变的过程之快,让我一下子接受不了。虽然我们之间的交流还在继续,但是,“妈妈,怎么可以这样?一定要做好才行!”“老爸,这肯定不行,怎么可以这样马马虎虎呢!”他的认真让我们时常面面相觑。是的,儿子在我们的目光中,已渐渐长大,不再需要经常接受我们视线的包围。只是,我们还不习惯,甚至还有些许的落寞。龙应台说,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是的,不必追。一切的离别,不过是人生路上该过的一扇又一扇的门,从门里走向门外,从一扇门走向另一扇门……
《目送》之外,也喜欢看龙应台那些厚重的文字。深沉而严肃。《四千三百年》:扫除阿富汗五分之一国土的地雷,需要四千三百年;金门的无言忧伤:在1958年秋天,美丽的小岛在四十四天内承受了四十七万枚炸弹的轰炸,小岛还埋藏着不计其数的地雷。仗打完了,尸体可以收拾干净,但中毒的大地无法复原。于是,聪明的丹麦人“发明”了测雷器——改动基因后的小草“阿拉伯芥”。小小的阿拉伯芥任重道远,因为金门人、板门店人、阿富汗人的命运倚靠的居然是这一株株小草。战争的残酷却要普通民众来承担,用他们的生活,甚至用他们的生命!
书里面还有一些描写灵异的文字。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吧,我一直对灵异世界充满兴趣,然后居然在龙应台的《乱离》中看到了肯定!龙应台的教授朋友们都是核子工程、生化科技、物理动机等方面的专家,然而他们也相信有这么回事!他们认为,有一个我们肉身触不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可能存在,不能轻忽。沙上有印,风中有光,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之漂泊……這些科学家们是如此的肯定,完全颠覆了我从小一直接受的教育——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但同时也让我窃喜,世界真奇妙啊!只是,还是一如既往地害怕黑夜,害怕噩梦……
喜欢感受《忧郁》中的光影迷离,杜鹃啼血;喜欢遐思《时间》中的潮涨潮落,落木萧萧;喜欢《杜甫》中的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
趁着假期还未结束,一个人去外面走走吧。龙应台说,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间的单独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