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因子对槜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露地、反光膜处理栽培措施下降水对桐乡槜李产量和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区域的槜李较易受到降水因子的影响,出现果实落果、裂果、可溶性固形物指数下降等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槜李的产量与商品价值;而应用反光膜栽培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槜李果实的落果率和裂果率,增加果实的产量,提升果实的商品性和品质。
  关键词:槜李;反光膜;产量;品质;降水
  中图分类号 S5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46-03
  桐乡槜李果形扁圆,果肉呈蜜黄色,汁液丰富,味甘甜,素有“李中之王”之美誉,201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桐乡槜李多为露地种植,少设施栽培,主要分布于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新玄村、和平村等。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槜李进入成熟采摘期,时值桐乡梅雨期,降水过程频繁,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光照减少等,容易造成槜李落果、裂果、可溶性固形物指数下降。为此,桐乡市气象局与农技部门成立了槜李研究小组,结合历史气象资料、试验数据,分析了降水因子对桐乡槜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反光膜覆盖栽培措施对槜李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作用,以期广泛推广该项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调查与试验地点均为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槜李合作社基地生产示范园,土壤肥力中等。试验材料为15年生、健壮、长势一致的本地种源槜李树。气象资料采用58456桐乡国家一般气象站数据。
  1.2 设计试验 试验设置2个大区,土、肥、水统一常规管理。处理1(露地栽培):自然条件下的常规栽培。处理2(反光膜栽培):露地条件下进行反光膜铺设,覆盖时间为6月1日,槜李转色前铺设在槜李树下地面,覆盖材料为外白内黑的透湿性反光膜。
  1.3 测定方法 6月15日第1批槜李果实开始成熟,从试验区选取长势相近的槜李树同一方向、相近高度的果枝各10枝,测定横纵径、转色程度,对试验区的槜李树种进行数果,并记录果实总数。果形指数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横径和纵径,根据横纵径的比值计算果实的果形指数[1]。以苹果为例,通常果形指数0.6~0.8为扁圆形,0.8~0.9为圆形或近圆形,0.9~1.0为椭圆形或圆锥形,1.0以上为长圆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日式PAL-1型手持折光仪测定。在梅雨期第1次集中降水前、第1次和第2次集中降水过程结束后的第2天,在试验区内选取长势相近的2株槜李树,调查、测定果实数、掉果、裂果数,计算掉果率和裂果率。从试验区的树种内随机选取5个果实,从果实底部切开约3mm的小口,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 气象条件
  据统计,桐乡市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2日,出梅时间为7月8日,梅雨期共26d,累计降水量257.5mm。近3年来,桐乡槜李的成熟采摘期与梅雨期高度重合,气象条件对果实的成熟与采摘各有利弊。2018—2019年,桐乡出入梅的时间均较常年略偏晚(见表1),其中,2017—2019年桐乡市梅雨期累计降水量均超过常年平均值。
  2017年,槜李成熟采摘期正处于梅雨期间内,虽然降水过程较集中、累计雨量较大,但6月14—18日、26—29日桐乡市处于雨停间歇期,总体天气有利于果实成熟、采摘。
  2018年,槜李生长期间天气变化平稳,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来看,2018年槜李的坐果率较2017年高出近1倍。槜李成熟采摘前期,桐乡处于连续晴好少雨的天气,园内土壤含水量较低。6月20日入梅以后降水过程趋于频繁,过程雨量大,大量雨水流入土壤,促使作物快速进入化浆成熟期,大批量果实“一夜成熟”,采摘进度跟不上成熟速度,出现大范围的落果、裂果等现象,总体天气较不利于果实的成熟及采摘。
  2019年,在槜李采摘期间,桐乡市共出现4次集中降水过程,过程雨量大,但好在每次集中降水出现前后都有2~3d的雨止间歇期,有助于田间排水、果实成熟及采摘,总体天气对槜李的采收较有利。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水因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019年6月17日桐乡宣布入梅,入梅当日在露地栽培区域安装土壤含水量测量仪,6月21日桐乡进入雨止间歇期,将土壤含水量测量仪器从露地栽培区域移至反光膜栽培区域内。露地栽培区域监测期间(6月17—20日),桐乡出现过2次集中降水过程,过程累计雨量125.2mm,露地栽培下0~40cm各层土壤含水量差距明显。其中,入梅当日桐乡出现暴雨,由于雨水浸润时间较短,水分未能充分渗透到地下,地表含水量较高,地面较湿润,而地下40cm含水量较低,土壤相对偏干燥,当天露地设施下所监测到的各层土壤含水量数据差异较大。6月17—20日,桐乡市以降水天气为主,其中6月19日桐乡出现小雨,6月20日出現大雨,期间未出现明显晴好天气,不利于雨水的自然蒸发,各层土壤的含水量差异仍较明显。
  反光膜栽培区域监测期间(6月21—26日)桐乡市晴雨相间,其中6月22日、6月26日桐乡分别出现大雨,6月23—25日天气连续晴好。由于反光膜可以隔绝部分雨水进入土壤,各层间土壤含水量数据差异值较小;2次降水过程中间,桐乡出现短暂晴好天气,有利于雨水自然蒸发,各层各层间土壤含水量差异进一步缩小。
  通过仪器监测,对比露地栽培区域和反光膜栽培区域下降水因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区域无设施遮挡,雨水顺利进入下地面层后,土壤含水量升高且各层土壤含水量数据差值较大;反光膜栽培区域内,由于铺设反光膜能够遮挡部分雨水进入下地面层,降水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较轻,各层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且总体变化趋于平稳(图1)。
  3.2 降水因子对槜李产量的影响 对露地栽培和反光膜栽培区域进行土、肥、水统一常规管理。6月17日桐乡入梅,同日分别从露地栽培和反光膜栽培区域选取2株长势相近的槜李树,调查并记录槜李的果实总数,并在6月17日、6月20日进行槜李的果实总数、落果率、裂果率调查。调查发现,第1次集中降水过程结束后(6月20日),露地栽培和反光膜栽培区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落果现象,其中露地栽培比反光膜栽培下的落果率高2.29%;露地栽培区域分别出现5%和7.4%的裂果,而反光膜栽培区域未出现裂果情况,露地比反光膜栽培下的裂果率高出6.2%。6月26日进行第3次槜李落果率及裂果率调查,发现第2轮降水过程结束后,露地栽培下的落果及裂果现象明显增加,反光膜栽培区域出现极少数落果和裂果现象。其中,露地栽培较反光膜栽培下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高出18.47%和10.89%。试验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以有效减少槜李落果和裂果,有利于槜李产量的提升。   3.3 降水因子对槜李主要果实品质的影响
  3.3.1 对转色程度的影响 对比分析分析露地、反光膜栽培方式下降水对槜李转色程度的影响,发现露地自然栽培措施下的槜李果实进入成熟期的时间较不一致,完熟度和转色度差异很大;而反光膜栽培措施下果实生长速度虽较同步,完熟度和和转色度差异较小,但2种栽培措施下降水对果实完熟度和转色度的影响均不明显。6月17日桐乡入梅,入梅当日露地栽培和反光膜栽培区域内,大多数槜李果实尚未进入成熟采摘期,反光膜栽培下果实完熟程度不足5%,露地设施下长势较好的槜李树的果实完熟程度在30%左右,果实转色率和转色程度也低于露地栽培。6月20日,露地栽培a区域的槜李完熟程度占50%左右,而露地栽培b区域内果实完熟程度仍为0,同样栽培措施下的采样树种之间数据差异极大;相反,反光膜栽培区域内的槜李开始进入成熟期,2株采样树之间的数据差异小(见表3)。
  3.3.2 对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对比分析露地、反光膜栽培方式对桐乡槜李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发现不同的栽培方式下降水对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槜李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大。由表4可知,露地栽培、反光膜栽培下的槜李果实均呈圆形或近圆形,单从果形指数来看,2种栽培措施下降水对槜李果形的影响并不大。在露地栽培和反光膜栽培区域分别选取2株树,在每株树按照高中低3种高度随机选取5颗果实,将果实底部切开约3mm的小口,利用日式PAL-1型手持折光仪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1]。结果表明,梅雨期集中降水以前,露地栽培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数高于反光膜栽培下的槜李;而在第1轮和第2轮集中降水过程结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第1轮降水过程结束后(6月20日),反光膜栽培下的槜李可溶性固形物指数明显提升。虽然第2轮降水结束后(6月26日),反光膜栽培下的槜李可溶性固形物出现下降,但仍高于6月17日集中降水前的数值,具有较好的果品品质和商品性价值。结合先前的土壤含水量和完熟成熟程度来看,铺设反光膜可以阻挡部分雨水进入下地面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降水对槜李果实的直接不利影响。各土壤层之间的水分含量相对平稳,有利于槜李的养分吸收和果实生长。同时,铺设反光膜还能通过光反射达到增加光照的效果,有效弥补阴雨天气下避雨棚内光照不足的缺陷,有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升[2]。
  4 结论与讨论
  槜李的成熟采摘期正值桐乡梅雨期,频繁的降水过程和光照明显减少等情况,对槜李的产量与果实主要果品的品质不利。通过露地和反光膜栽培措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露地自然栽培下的槜李果实的产量和主要果品品质受降水因子的影响较大,反光膜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雨水进入下地面层,减少降水对槜李的直接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光反射达到增加光照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槜李果实落果率和裂果率的几率,提高槜李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数,增加果实商品性,提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參考文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2.
  [2]张杰,马常念,马良,等.避雨覆膜等栽培措施对槜李果实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0):1776-1778,178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庐江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紧紧围绕农业科技服务积极创新。该文介绍了该县农业科技服务取得成效与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庐江;做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16-03  庐江县隶属安徽省合肥市,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是传统
期刊
摘 要: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地方院校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阜阳师范大学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教学研究,在分析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应从提升教学团队教研和科研水平,完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即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探索多元考核评价方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园林绿地规划以及相关课程教学的创新提
期刊
摘 要:针对独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独活新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了农艺性状优良、品相好、适应性广、產量高、药用价值好的“镇坪独活”新品种。该文总结了“镇坪独活”新品种的选育情况、品种特性,提出了其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为规范独活大田种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药材;独活;新品种;种苗繁育;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该文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介绍了西秀区4个村集体产业的发展状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集体产业;西秀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沙田柚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水果,其产业发展受到种植环境、生产管理、销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文从技术要求、生产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沙田柚生态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沙田柚;生态种植;水肥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S6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43-04  Abstract: Shatian
期刊
摘 要:通过开展全丰自由鹰1S植保无人机喷雾和自走式喷雾机喷雾2种不同施药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丰自由鹰1S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对小麦安全,对赤霉病的防效与自走式喷雾机相当,可有效保障小麦的产量。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84-02  小麦赤
期刊
摘 要:肇兴侗寨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侗族传统村落之一,研究其产业集聚的演化特征,可以为肇兴侗寨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PRA)和GIS技术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肇兴侗寨2008年、2013年和2018年3期的旅游产业集聚数据,研究肇兴侗寨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1)肇兴侗寨的旅游业态类型的分布逐渐丰富且集中,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业态类型集中分布的规律;(2
期刊
摘 要:以芳樟195#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及聚类分析,研究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生长、精油、芳樟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芳樟生长、精油含量及芳樟醇均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不同的微生物菌剂组合对芳樟生长与精油的促生作用可划分4个类型:叶精油含量促生型、生物量促生型、枝精油含量促生型和苗高、地径促生型。  关键词:芳樟;微
期刊
摘 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生态化改造模拟沟渠系统对农田退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内,A型(苦草+贝壳粉)、B型(苦草+火山石)和C型(金鱼藻+火山石)沟渠系统的TP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25.85、23.49和23.83mg·d-1·m-2,NH3-N去除负荷分别达到114.47、117.63和116.96mg·d-1·m-2,COD去除负荷分别为1.782、1.783和1.78
期刊
摘 要:合肥市林业资源丰富,林下畜禽养殖作为一种生态立体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该市拓宽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为掌握当前合肥市林下畜禽养殖现状及问题,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论证,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合肥;林下;畜禽养殖;探讨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69-02  1 林下畜禽养殖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