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放逐辗转成歌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叶晓燕在《诗选刊》等诸杂志或报纸上发表的诗歌,普遍具有柔性抒情的韵致就是一个佐证。如果说追问死亡是人类最深刻的哲学,那么用生命凝视自然凝视历史并与之交融,则是人类最高尚的仁厚之爱。读一遍叶晓燕的诗歌,诗里所饱含的淳朴、清秀、优雅和单纯迷人的想象元素,就会令我的这个认识深刻一次。
  1
  一直以来我觉得很多诗人都是单纯的。但是,读过叶晓燕的诗,我逐渐发现她的单纯是深刻的单纯。她在《每当想起你的目光》中有这样的诗句“热,是江城初夏的夜晚/执手,蝉也噤声/浩荡三十年的中国/变了多少人心……”迷人的诗句,用简朴素雅的诗性思维与超验般的感性把握能力,将物象的本质与社会进程的内核有机地结合。如是观察之后瞬间获得的意象,抽象到了简约的境界结果,不仅不可多得,还具有一针见血的深刻性。
  审美,从诗人叶晓燕的角度而言,大多是片面极端的,特别在诗歌中,这并非是一个缺点。情形犹如庖丁解牛要做到游刃有余,关键在于一把片面结构的刀而不能是方圆的刀。审美的诗意性,时常是以片面的极端形式出现的,有时不片面就不深刻,就无以一针见血,就难以刻骨铭心,更无法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事实上,从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济慈到他们的后继者丁尼生、布朗宁、惠特曼、迪金森、叶芝、史蒂文斯、劳伦斯和克兰等人的诗里,细心的人也能读出这种片面审美的韵致。
  诗人在这首诗里继续写道,“我抬眸/你的目光穿透青石/穿透月色/穿透前尘往事的硝烟/澄澈依旧”。诗人在这里表述了内心巨大情愫力量的爆发过程,又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崇尚的特质与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灵魂轮廓的局部片段。让我们见证了诗歌的精华与辉煌,不在刻意的文字和匠心的表述,也不在传统或者新锐先锋艺术的华丽,而在于有了灵魂才有诗歌生命的核质上。读这样的诗文,能够读出情愫,读出类似古典主义的精华气息。这些没有语言的事物,没有声音的声音,没有色彩的色彩,没有形态和动作的形态动作,它们的纯粹和亲切的意义近在咫尺,可以让一个人的眼光渐渐温暖和湿润起来。
  片面而又极端的诗性审美,往往能够收到陌生化带来的出其不意放大事物的艺术效果。譬如《每当想起你的目光》中的“全世界的钻石都镶进你的眼眸”和“全世界的星辰都烙入你的眼眸”,都是作者借助熟悉的事物来创造离奇与间离的陌生化效果。德国戏剧家与诗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处理手法,到了叶晓燕的诗中便产生了放大视觉的结果,以至于我们读完这首诗,能够在生活濒临终止的地方,在“南湖的早樱”和“三生石畔”的物象里找到真相和真理,以便在观察、认识、反思和自我劝谕中进行抽象和超越,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重新唤起我们的理性与激情。
  这首诗显得严肃和瓷实,说明诗人把内容看得比形式更重要,努力在诗里做到微言大义。诗人的诗更像成熟的庄稼,朴实与诚实且富有担当的精髓与元素。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有内容的诗人。
  2
  詩人在《沃原》杂志上发表的诗歌《夏天的花被子》,给我的感官带来了冲击。很长时间以来我不写诗,这并不代表我与诗之间存在着隔阂。恰恰相反,我一直十分敬畏诗,还有那些能够驾驭诗歌才华能力的诗人。叶晓燕应该属于具有驾驭诗歌才华能力的作家。我不清楚她在完成这首诗的过程中,有没有在自己的神灵王国里知遇过白银时代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然而她在这首诗里表现出来的直觉,却含有与曼德尔施塔姆类似的才华气息。
  “蝉与蛙悟到开示/从鱼筐里捞起一团暑气,吹散/花被子惊醒在夜半/蚊子嘤嘤嗡嗡/她眼珠子转了又转,脸儿憋得紫红/她尽力摊开手掌护住/又被沉睡的人踢开/黎明即起/桌上的黑框眼镜两脚朝天/花被子被叠成一片扁平的树叶/柜门合上前/她瞥见两只红肿的大包/在主人腿肚子上/若隐若现”。我从《夏天的花被子》中挑出来的诗句,不仅带有漫画的鲜明格调,更重要的是具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直觉写作的意味。如是的叙述,既是在说夏夜睡眠的一次客观过程,也是通过直觉的笔触折射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人性的内在东西。
  藉由上面引用的诗句不难看出,作者的视线和思维,不仅高出了她自己的生理感官范畴,也高出了日常生活的海平面。妙不可言的直觉写作,是她的诗歌才华也是她的内心诉求的旁逸斜出。以诗为背景,以直觉为工具在自己的写诗生涯中一边自我放逐,一边把握自然、生命还有对灵魂的描述,并将这些叙述对象挖掘得如此毕肖精妙,恐怕也只有作者了。在如今快餐化的写作与阅读的年代里,被切割的总是思想,但是,思想依然在诗意地流动。对于叶晓燕来说,这种对自己的真诚和对生活直觉的虔诚,确实难得也确实十分宝贵。
  布鲁姆在《读诗的艺术》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什么让一首诗优于另一首诗?他提供了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暗示、隐喻甚至还包括了对人种、族群、性别、性取向以及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考虑。遗憾的是,他忽略了直觉问题。直觉在写诗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该问题直接关系到诗的灵性与厚度。
  透过这首诗的文字刻画,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力图寻找自己对生命体验中所有虚妄与虚幻的否定,进而力求达到对个人经验的丈量、检阅和斟酌,以便从感知、感念和感恩的真正意义上对其进行超越,试图把握一种诗歌策略,进而使得自己更游刃有余地从总体上把握生命的认识。所有的感念与认识,所有的否定与超越,所有的探索与揭示,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的动力都来自于情愫推动下包括直觉在内的诗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的这句话具有一定的道理。就我个人的理解,直觉服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刹那间灵感袭来的顿悟与心智开启。反映在诗的创作中,自然就会以灵性的特征淋漓尽致体现在文字和语句上。叶晓燕的《夏天的花被子》,对此便是一个明晰的佐证。譬如“花被子被叠成一片扁平的树叶/柜门合上前/她瞥见两只红肿的大包/在主人腿肚子上/若隐若现”,折射出作者在直觉引导下,产生了拟人化的换位思考,并藉由这种思考,呈现出了被子与人的关系,还有从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中,旁白般地揭示出人性的深层核质,都是直觉的效果,也是这首诗优秀之处。   在诗性的角度上,在人生的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了普遍存在的极其深刻的人类直觉,应该说是这首诗的看点所在。甚至,作者这种直觉有时候已经和孩童般的纯真直觉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也涵盖了与这种直觉相随相伴的判断。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我看来,没有诗歌实际上已经证明了我们精神的萎缩和灵魂空间的收敛与扭曲。然而,没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实际上等同于诗歌的萎缩甚至是消散。以历史为鉴,展露、揭示、呈现和构建自然与精神的生态世界,应该是一首诗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坐标所必备的元素。叶晓燕的《望馆陶》一诗,就具有这样的元素。
  “清明雨时,我在淮河之畔向北望。/历史的薄雾轻轻一撩,陶丘变陶山,陶山筑陶馆。/陶山花海,长公主的妆奁绵延百里,车马辚辚,迎驾——/馆陶,迎来公主,走出皇后。/四月的春风没变,春水没变。/长门锁烛泪,汉唐明月一轮,照新人,亦照旧人。/天家的愁怨来了又去,笼不住民间小儿女。/燕赵大地多悲歌,馆陶却独具柔软。/战火连绵的焦土,晨风吹拂,又是一夜春草生。/我翻动书页,轻吹尘埃,/从平面到立体,寥寥几笔,是馆陶新村的剪影。/馆陶人躬耕,躬耕,贡砖垒垒,黑陶油亮。/颗颗粮粒如五彩星子,粮画斑斓,点缀了馆陶小镇的夜空。/清明雨时,我在淮河之畔向北望。/馆陶,我将打马而去,寄你一杯四月的新茶。”
  作者的这首诗从风格上而言,有散文诗的格调,也有复调咏叹、散点透视与近乎口语化写作的特征,诗句显得质感而又直白干净。风格上的多样性特点使用,透露了作者是在诚图避免或者减少跳跃、断层感、意境留白、晦涩和抽象等所谓流行诗带来的朦胧性和迷雾般的隐藏性质,同时又在口语化的基础上努力保持诗歌的弹性、抒情性、柔韧性和逶迤性等文学的审美元素。
  从意境上看,作者以馆陶为视觉切点回溯历史、凝视当下、展望未来和寻觅的意味比较厚实清晰。如果说电影是一座敞开的居室,那么这首诗无疑就是一扇开启的窗户。作者在诗里看见了汉唐旧人,民间儿女。这是一种回望的姿势——在馆陶这个平台上,历史人物和我们彼此不断转过身子转过脸庞来回忆自己的成长历史,用目光触摸往昔的存在。深刻的历史情结,藉此油然而生,令人钟情令人感佩。藏在心中的挚爱,是作者依然无法放弃寻找历史的努力。她在寻找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寻找。古典主义的精华韵致近在咫尺。
  《望馆陶》是单纯的,叙述和抒发是单纯的,艺术多样性的使用与呈现也是单纯的。它们都被规定在了馆陶这个相对有限与相对单纯的空间里了。也正是因为这种相对性,才便于深入提供无限的审美可能。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从一滴水珠出发,便可以直接俘获阳光。池莉的这句话,还有叶晓燕的这首诗,都让我相信这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3
  叶晓燕写的诗(包括散文诗)很多,像《屈原说》《追寻》《少女》《浣纱女》等等。这些诗歌虽然题材各异,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语句和语气上具有语言好,直觉好,通感好,滋润细腻和不乏美学的韵致。
  王國维把凡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诗歌视为最好的诗歌,称之为有境界的诗歌。我对此是认同的。按照这个观点来看叶晓燕的诗歌,总体上是吻合与服从的,但也有她自己的个性在其中,比如她的写作就具有努力挤出所写对象的虚妄和泡沫,让诗歌变得真实和纯粹,让思想直接清晰地突显,让文字能够适时表现出有棱有角的锋芒。
  毋庸置疑,叶晓燕的诗整体上都呈现了一种富有个性的诗性叙述方式,它所叠加而出的艺术效果和由此所致的感染力,其实就是一种深入到事物本质的直观呈现,就是由生活层面衍伸而出的日常事物的核质和栩栩如生的动态质感,投递在诗性叙述的韵律性,还有诗性文字具有张力元素这个基本层面上的倒影。
  应该感谢诗人叶晓燕在诗里为我们呈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真实以及丰腴的情愫,也应该感谢她为我们认识生命认识生活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和感悟的素材。尽管我们还可以在这些作品中看见它仍然存在有不尽如人意的瑕疵,但是,诗人叶晓燕通过自己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在诗歌的道路上应该采取包括身体、视觉和灵魂在内的自我放逐态度。因为这样的放逐,说到底就是为我们接受外界的信息腾出自由的空间。
  人在生存环境中因为时间的速度和重量注定会受到擦伤,最大的擦伤就是肉体在疲惫中慢慢老去而越来越靠不住。从这个角度看叶晓燕的诗,应该就是始于自我放逐,终于辗转成歌的过程。
其他文献
远方的花朵  开花是有预约的  你等在一张车票里排队  只是  不知道哪些花是你的相遇  或许你更热爱  只身前往  我颓废着  待在原处顾盼  遥望远方的花朵  像临摹一场虚拟的爱情  整个春天  都在我的覆盖之内  但我  还是身陷遥远  这个季节  无数个梦剪辑在一起  用花朵绽放名字  用春风展开行程  油菜花的金黄,映照了半杯茶影  你总是这样前卫  超越一朵花的信息  你拉过一片金色做
期刊
1  在运城,石头狮子有各种表情,或喜或悲或哀伤或愤怒。它们守卫重门或桥。它们小小的耳朵耷拉着,仿佛随时闻声竖起耳朵跃下。空空的午夜,睡眠深处它们醒着,它们是秘密的知晓者。  它们守卫着月亮。  一簇长长的松针在我内心快速生长,它时时提醒我,幸福到来时,也夹杂着痛。  我听到抚琴声,一路从青石板的地底下传来。隔了数个朝代的时光,我依然想要尝试与你心意相通。  门口的栾树高举满树白花,暮色中被灯光染
期刊
走向花山  花山,在广西宁明县内,濒临明江。绝壁  之上,用朱红颜料画着一千四五百个粗犷朴拙的  人、兽形象,其中最大的人像高达三米,最小的  仅高三十厘米,整个画面高约四五十米,长约  一百七八十米,公认为壮族古代文化之源。  欧唷唷——  我是血的礼赞,我是火的膜拜  从野猪凶狠的獠牙上来  从雉鸡发抖的羽翎中来  从神秘的图腾和饰佩的兽骨上来  我扑灭了饿狼眼中饕餮的绿火  我震慑了猛虎额门
期刊
想起一个人  在这个冬天  我想起来一个人  想起曾经和一个人在一间房子住过很多年  很多年了  都想问他一句话  在他刚搬进来的时候  我还没有想起来这句话  我穿棉布的裙子  吃嫩绿的蔬菜  鱼缸里装满了清水和菊花  那句话是在一场搬动砖头  砌墙的劳动里诞生的想法  当我想问问他  后来他却搬走了  在一个下雪天  一步一步,从雪地里拔出了他来时的脚印  再后来的事情有一些改变  我再也没有
期刊
去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做人烟  想过就此离群索居,去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做人烟,想过从此默不作声  就孤零零一个人躲过嘈杂的尘世间  无休无止的欺骗和言不由衷的  赞美,想过于僻静处以沧桑为饮  用年华果腹,想过积雪囊萤,读梦境中无数  玄秘的词语和再无喧嚣的情节  想过就这样以花为妻,以草为邻  以铺满大地和山川的阳光,为活下去的滋养  想过终止所有的秘密,从此如释重负  用一颗干干净净的草木之
期刊
故乡,我不是来客  我再次投入你的怀中。今夜  我扯住你的衣袖,不依不饶地  纠缠着故乡  哦,我梨花般桀骜的故乡  你说: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  女孩子是菜籽的命  我哭,我笑,我抗议,我不得不认命  但是我倔强,我不服,我要证明  故乡,你是我的归宿,我的价值,我的意义  我坚韧而执著的千秋人生  今夜我行走在归途。你说:娘家  你说:来客  但是,我说,我回家  对于我,你总是接纳而拒绝
期刊
苍溪红军渡  第一个飞越这个渡口的是子弹  也许是你爷爷手上的那支枪  也许他那时还只是个少年  少年强,则中国强啊  敢放这头一枪!子弹让渡口  成为战场,仇恨比波浪更宽比山更高  在不让人讲理的时候  子弹就代替了嘴巴,老子要过河去  河的那边就是新的开始  就是明天,就是希望,就是太阳!  第一个飞越这个渡口的是梦想  就是白天咽下心头的呐喊  就是茅屋漏下的夜雨,就是泪水  就是卖身契被锁
期刊
智齿  她懂得唇亡齿寒,懂得唾沫  可以淹没一切  也可以洗涤污垢  这些年,她不断失去亲人  她违背自己,克服孤傲  努力随和,学习与人为邻的技巧  素不相识的人成了她的亲人  她临终才知道  最深刻的痛不是出生,不是死去  而是活著这样的奖赏  花儿落了,果实是对它的奖赏  一枚果子能够躲过虫子,熬过风雨  成熟的香味是对它的奖赏  对我而言,最快乐莫过于这样的奖赏——  面对白发丛生,布满皱
期刊
我是一个爱上山野的人  那些低于峰峦的沟壑  总有水流的去向 野茅疯长的秘密  飞鸟回眸的光影  一片云雾与一片树林的咫尺距离  为了爱  我常常被落叶包围  像一只蚂蚁 在风中  咬紧口食  迁移自己的命运  这是隐在山野的爱  岩壁上的裂痕、青苔、龙须草  已结出了  我内心的空旷和不可替代的  唯一的血脈在河滩  在河滩,我们常见的石头抬高了水  抬高了鱼的呼吸 逆流而上的回程  水湄滋生的
期刊
老戏台修旧如旧  很少有人深入它的补丁或者楔子  历史砸在它最精致的部位  撕裂的伤口  再一次证明:  人是最软的动物也是最硬的动物  戏台上,红脸的关公拖刀而过  黑脸的包拯转眼登堂  杜丽娘情起后花园  牡丹亭里三生路  臺上台下的面孔似曾相识  变换最快的只是道具  一些脚本还在后台排练  上一幕明清老街  下一幕民国新风  (选自《江城晚报》2017年11月15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