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时间断层的慌乱
“时间和空间是人的宿命。”著名文化学者张柠还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各种社会活动和思维活动,个人行为和感知方式,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限制下展开的。因此,时间既关系到个体的历史,并左右着他的行为和速度,同时又关系着这一个体和他身处其中的群体连续性。
一般人看来,农民和乡村对时间反应迟钝。其实,他们只对工业语境中的时段化、行政化时间显得陌生,却敏感于蕴藏着历史价值的文化时间。这种对于时间感受连续性尊重与坚守的秉性,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鲜明性格基因。
在乡村的传统中,谱牒、古木、石碑、凉亭、旧匾,甚至一处陈迹,都会被农民视为固化了的“文化时间”元素,详解出与村落和宗族历史相关的密码,小心翼翼地收藏保存起来。
出于对宗族时间的保护责任和城镇化的习惯恐惧,当下农村修谱热潮持续不衰。笔者以浙中地区12个镇、社作为考察对象,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采取捐献、赞助等民间方式进行谱牒重修再续的有18个姓氏之多,共募得资金576万元。在平均每谱续修高达30多万元的成本压力之下,乡村所表现出的集体式的高涨热情,也是世所罕见的。
宗族传承记忆,宗谱在乡村时间中无疑是最为神圣的刻度。对于在村落历史中每当出现某些重大人事时,选择植树、勒碑、建亭等方式,又成为乡村时间的另一载体,同样神圣无比。诸暨南山村香火堂的几件梁柱间之撑拱(俗称牛腿)被盗,激起村民集资50万元,悬赏追拿古物与窃贼。近年大批乡村古树名木被贩子高价收购,去装点迫不及待的城市绿化,惹来公愤。“古树之于村庄的价植,无异于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青年学者熊培云将此行径斥为“奴隶贩子”所为。
同样出于对时间的敬畏与救赎,乡村中还出现过一些独特的传统节日,如诸暨马剑农村“六月过小年”习俗。历史上,这里的村民常年漂泊在外经商,只有农历六月相对空闲回家,杀猪宰羊,祭祀祖先,重要性不亚于春节过年。究其本质,学者们认为是“对自然变化和时光流逝的记忆与补偿”。然而,这一风俗被行政部门视为“劳民伤财”,进行粗暴干预,多次与村民发生冲突。
抢赶在城镇化步伐之前,乡村不惜钱财,甚至冒犯行政权力,进行着慌乱又草率的时间传统保护和拯救。凡此种种,行政与城市文化也许会以它“落后”、“阻滞现代化”为由,试图将乡村与依附其上的文化夷为废墟,重建的也只是一个学者们担忧的“城镇赝品”。
任何时候,公共文化不要忘记:中国的记忆在一个村落时间里。一个村落的时间断层了,就意味着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完整。
文化空间碎裂的痉挛
古往今来,“空间”问题一直作为哲学命题考察。哲学家认为它是“事物待在一块的能力”。
城镇化加速导致传统村落分崩离析,工业化社会的进一步分工,逼迫原先相邻而居的族群各奔东西—— “费晓通们”所指的乡土社会亦即熟人社会,面临土崩瓦解。这种因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消解造成的现实,既让农民猝不及防,又难以适从,表现出了另一种集体式的精神剧痛——文化痉挛。
仓促间,对于这种文化痉挛做出自疗的方式,乡村大兴土木抢修宗祠成为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禁锢不同,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扮演“现代乡绅”角色的村级干部活跃期间,组织、筹款、监工,乐此不疲。在许多乡村,续修宗谱与兴修宗祠构成了捍卫乡村时空的共生工程。笔者统计,后者耗费的财力动辄在50万元以上,远远超过前者。
其实,宗祠在特定群体的公共空间中,具有历史地标性的神圣符号价值。以它为中心,维系着一个庞大、多内容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祖先、共同信仰、共同习俗、共同语言的群体。因此,就中国乡村而言,宗祠是一个血缘宗族空间的文化枢纽。在城镇的拆迁中,这些即使是破败坍圮的旧建筑,也往往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原因也在此。
由于缺乏文化的考量,行政强力推行并村撤村,简单地把村落的自然空间打碎,重新拼装为农民陌生的权力空间(如行政大村)或经济空间。在对它抵制的同时,农民们如何进行文化痉挛的自疗?笔者调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作为一种妥协与折衷,行政不得不在新近命名的路牌、指引牌下方,再醒目地标注昔日村落旧名。几乎与此同时,不少巨大牌坊,赫然耸立在一个个村落前,青石精雕,巍峨气派。面对城镇化浪潮袭来,牌坊顽固地标志着自然空间的疆域所在,以一种传统形制去固化现代社会的世俗认同。
当然,宗祠、牌坊,甚至香火堂的重建,耗费的钱财是十分可观的。在媒体肤浅的解读中,它只是富裕以后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但是,我们应透过表层,去窥探乡村空间碎裂前后,农民们为疗痉挛所付出的高昂成本,仅仅是财力一项,恐怕也会令人吃惊和心痛的。
有学者断言,城市人没有家园,只有居室与单元。作为私人空间,一般农户或多或少都有可耕可栖的家园。拥有家园,意味着只要遵循公共空间的规范,就会拥有“生产(人和物)的可持续性和空间的可再生产性……这是农民生存与乡土价值的重要依托,更是产生‘家园感’的物质基础” 。
因此,城镇化在中国稍有不慎,极易扯裂千年贯通的“家园”空间血脉。种种迹象表明,乡村这种痛楚肯定是撕心裂肺的。
时空黏合的公共疗理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不断提及和反复强调的观点与理念,也预示着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实际上,从贾孝通到冯骥才、从袁伟时到熊培云、梁鸿,一代代学人所传达的乡村文化担忧和隐痛,也可能帮助我们去矫正认识上的偏见,努力完善“中国式”也即新城镇化的理想格局:它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是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同样也是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历史时间血脉贯通、文化空间浑然一体的生态体。
一个全新时代开启之际,往往也是公共文化被赋予全新职能的时候。简而言之,在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的公共文化要在乡村与城市两种时空的黏合上,提供卓有成效、富于创新的服务。文化的疗理,也最有可能减轻农民在转型中的不适与疼痛。 首先,厘清传统延续与现代融合理念,在坚守中为乡村文化的历久弥新担当。
已经有一种误识在不少地方蔓延,城镇化被解读为单一的经济、产业、人口基数,彻底把农村主体及依附其中的文化精神摒弃。引项目、盖大楼、修马路,“大跃进”式的简单扩张,埋下了几千年乡村文化一夜间消亡的危机。
新城镇化的全面建构,要以“包容性价值”为引领,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搭建基础的制度平台。作为一种自觉担当与文化清醒,笔者了解到有的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文化在规划之前,主动介入全过程。浙中某小城市拓宽马路,计划横穿一处千年古村落,公共文化体系发挥监督职能,几次动议,迫使工程绕道实施。事实证明,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处境难艰,公共文化的保护屏障作用日益凸显。
其次,因地而异,赋予主流文化价值,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因为乡村千姿百态的风俗民情,绵延发育为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文化壮观。公共文化的重要职责在城镇化的当下,要利用自身的机制优势,营造出保护、培育、提升乡村文化的良好生态,力戒“格式化”、“拷贝化”。
有个案例,颇有启示。近年间,在诸暨马剑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认识到这里的“过小年”习俗是农民对时间的弥补和历史的重忆,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出面协调企业为当地农民工放假,并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出了吸引城市市民的节会品牌。
由此可见,在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上,公共文化大有可为。诸如像宗谱修续上良莠不齐,当前乡村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封建糟泊泛起的状况,迫切需要公共文化的专业服务和主流价值引导。
再次,保护乡村空间环境,开发出文化的多重价值。
凝结着地理、血缘等记忆的乡村文化空间,诸如像祠堂、村名等同样要给予应有的珍视。公共文化要在城镇化急剧前行的今天,当好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空间的“参谋长”与 “监察官”,有效阻止把城镇化演变为一场乡村“去家园化”运动。
有不少地方的实践还表明,中国城镇化不仅只有工业、商业一途,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样形态的出现,令乡村因其特色和文化魅力更像乡村。因此,在城市化“千城一面”审美疲劳的今天,附丽于祠堂、老宅、古物之上的乡村空间文化,反而更具吸引力与审美价值。
还有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同样可资借鉴:规划和建设中的城镇尽可能让这些空间实物保存下来,由公共文化主动担纲,将其开辟成主题博物馆、文化旅游景点。乡村空间虽然发生了生态性的改变,但是,后人只要走近,抚摸这些时空载体,依然能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与生命。
作者单位:诸暨市文化馆
“时间和空间是人的宿命。”著名文化学者张柠还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各种社会活动和思维活动,个人行为和感知方式,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限制下展开的。因此,时间既关系到个体的历史,并左右着他的行为和速度,同时又关系着这一个体和他身处其中的群体连续性。
一般人看来,农民和乡村对时间反应迟钝。其实,他们只对工业语境中的时段化、行政化时间显得陌生,却敏感于蕴藏着历史价值的文化时间。这种对于时间感受连续性尊重与坚守的秉性,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鲜明性格基因。
在乡村的传统中,谱牒、古木、石碑、凉亭、旧匾,甚至一处陈迹,都会被农民视为固化了的“文化时间”元素,详解出与村落和宗族历史相关的密码,小心翼翼地收藏保存起来。
出于对宗族时间的保护责任和城镇化的习惯恐惧,当下农村修谱热潮持续不衰。笔者以浙中地区12个镇、社作为考察对象,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采取捐献、赞助等民间方式进行谱牒重修再续的有18个姓氏之多,共募得资金576万元。在平均每谱续修高达30多万元的成本压力之下,乡村所表现出的集体式的高涨热情,也是世所罕见的。
宗族传承记忆,宗谱在乡村时间中无疑是最为神圣的刻度。对于在村落历史中每当出现某些重大人事时,选择植树、勒碑、建亭等方式,又成为乡村时间的另一载体,同样神圣无比。诸暨南山村香火堂的几件梁柱间之撑拱(俗称牛腿)被盗,激起村民集资50万元,悬赏追拿古物与窃贼。近年大批乡村古树名木被贩子高价收购,去装点迫不及待的城市绿化,惹来公愤。“古树之于村庄的价植,无异于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青年学者熊培云将此行径斥为“奴隶贩子”所为。
同样出于对时间的敬畏与救赎,乡村中还出现过一些独特的传统节日,如诸暨马剑农村“六月过小年”习俗。历史上,这里的村民常年漂泊在外经商,只有农历六月相对空闲回家,杀猪宰羊,祭祀祖先,重要性不亚于春节过年。究其本质,学者们认为是“对自然变化和时光流逝的记忆与补偿”。然而,这一风俗被行政部门视为“劳民伤财”,进行粗暴干预,多次与村民发生冲突。
抢赶在城镇化步伐之前,乡村不惜钱财,甚至冒犯行政权力,进行着慌乱又草率的时间传统保护和拯救。凡此种种,行政与城市文化也许会以它“落后”、“阻滞现代化”为由,试图将乡村与依附其上的文化夷为废墟,重建的也只是一个学者们担忧的“城镇赝品”。
任何时候,公共文化不要忘记:中国的记忆在一个村落时间里。一个村落的时间断层了,就意味着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完整。
文化空间碎裂的痉挛
古往今来,“空间”问题一直作为哲学命题考察。哲学家认为它是“事物待在一块的能力”。
城镇化加速导致传统村落分崩离析,工业化社会的进一步分工,逼迫原先相邻而居的族群各奔东西—— “费晓通们”所指的乡土社会亦即熟人社会,面临土崩瓦解。这种因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消解造成的现实,既让农民猝不及防,又难以适从,表现出了另一种集体式的精神剧痛——文化痉挛。
仓促间,对于这种文化痉挛做出自疗的方式,乡村大兴土木抢修宗祠成为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禁锢不同,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扮演“现代乡绅”角色的村级干部活跃期间,组织、筹款、监工,乐此不疲。在许多乡村,续修宗谱与兴修宗祠构成了捍卫乡村时空的共生工程。笔者统计,后者耗费的财力动辄在50万元以上,远远超过前者。
其实,宗祠在特定群体的公共空间中,具有历史地标性的神圣符号价值。以它为中心,维系着一个庞大、多内容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祖先、共同信仰、共同习俗、共同语言的群体。因此,就中国乡村而言,宗祠是一个血缘宗族空间的文化枢纽。在城镇的拆迁中,这些即使是破败坍圮的旧建筑,也往往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原因也在此。
由于缺乏文化的考量,行政强力推行并村撤村,简单地把村落的自然空间打碎,重新拼装为农民陌生的权力空间(如行政大村)或经济空间。在对它抵制的同时,农民们如何进行文化痉挛的自疗?笔者调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作为一种妥协与折衷,行政不得不在新近命名的路牌、指引牌下方,再醒目地标注昔日村落旧名。几乎与此同时,不少巨大牌坊,赫然耸立在一个个村落前,青石精雕,巍峨气派。面对城镇化浪潮袭来,牌坊顽固地标志着自然空间的疆域所在,以一种传统形制去固化现代社会的世俗认同。
当然,宗祠、牌坊,甚至香火堂的重建,耗费的钱财是十分可观的。在媒体肤浅的解读中,它只是富裕以后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但是,我们应透过表层,去窥探乡村空间碎裂前后,农民们为疗痉挛所付出的高昂成本,仅仅是财力一项,恐怕也会令人吃惊和心痛的。
有学者断言,城市人没有家园,只有居室与单元。作为私人空间,一般农户或多或少都有可耕可栖的家园。拥有家园,意味着只要遵循公共空间的规范,就会拥有“生产(人和物)的可持续性和空间的可再生产性……这是农民生存与乡土价值的重要依托,更是产生‘家园感’的物质基础” 。
因此,城镇化在中国稍有不慎,极易扯裂千年贯通的“家园”空间血脉。种种迹象表明,乡村这种痛楚肯定是撕心裂肺的。
时空黏合的公共疗理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不断提及和反复强调的观点与理念,也预示着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实际上,从贾孝通到冯骥才、从袁伟时到熊培云、梁鸿,一代代学人所传达的乡村文化担忧和隐痛,也可能帮助我们去矫正认识上的偏见,努力完善“中国式”也即新城镇化的理想格局:它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是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同样也是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历史时间血脉贯通、文化空间浑然一体的生态体。
一个全新时代开启之际,往往也是公共文化被赋予全新职能的时候。简而言之,在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的公共文化要在乡村与城市两种时空的黏合上,提供卓有成效、富于创新的服务。文化的疗理,也最有可能减轻农民在转型中的不适与疼痛。 首先,厘清传统延续与现代融合理念,在坚守中为乡村文化的历久弥新担当。
已经有一种误识在不少地方蔓延,城镇化被解读为单一的经济、产业、人口基数,彻底把农村主体及依附其中的文化精神摒弃。引项目、盖大楼、修马路,“大跃进”式的简单扩张,埋下了几千年乡村文化一夜间消亡的危机。
新城镇化的全面建构,要以“包容性价值”为引领,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搭建基础的制度平台。作为一种自觉担当与文化清醒,笔者了解到有的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文化在规划之前,主动介入全过程。浙中某小城市拓宽马路,计划横穿一处千年古村落,公共文化体系发挥监督职能,几次动议,迫使工程绕道实施。事实证明,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处境难艰,公共文化的保护屏障作用日益凸显。
其次,因地而异,赋予主流文化价值,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因为乡村千姿百态的风俗民情,绵延发育为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文化壮观。公共文化的重要职责在城镇化的当下,要利用自身的机制优势,营造出保护、培育、提升乡村文化的良好生态,力戒“格式化”、“拷贝化”。
有个案例,颇有启示。近年间,在诸暨马剑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认识到这里的“过小年”习俗是农民对时间的弥补和历史的重忆,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出面协调企业为当地农民工放假,并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出了吸引城市市民的节会品牌。
由此可见,在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上,公共文化大有可为。诸如像宗谱修续上良莠不齐,当前乡村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封建糟泊泛起的状况,迫切需要公共文化的专业服务和主流价值引导。
再次,保护乡村空间环境,开发出文化的多重价值。
凝结着地理、血缘等记忆的乡村文化空间,诸如像祠堂、村名等同样要给予应有的珍视。公共文化要在城镇化急剧前行的今天,当好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空间的“参谋长”与 “监察官”,有效阻止把城镇化演变为一场乡村“去家园化”运动。
有不少地方的实践还表明,中国城镇化不仅只有工业、商业一途,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样形态的出现,令乡村因其特色和文化魅力更像乡村。因此,在城市化“千城一面”审美疲劳的今天,附丽于祠堂、老宅、古物之上的乡村空间文化,反而更具吸引力与审美价值。
还有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同样可资借鉴:规划和建设中的城镇尽可能让这些空间实物保存下来,由公共文化主动担纲,将其开辟成主题博物馆、文化旅游景点。乡村空间虽然发生了生态性的改变,但是,后人只要走近,抚摸这些时空载体,依然能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与生命。
作者单位:诸暨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