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利主义的核加形式主义的壳。结出自欺欺人的果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道德之心,道德之心是人的本性。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一个家长教他们说假话,也没有一个老师教他们做坏事,可为什么孩子们的道德行为总是不尽如人意?虽说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还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进行一定的反思,结果我发现了下面的几大原因。
失时。《国语》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即天地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天下就一定会大乱。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就像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一样,也是不可违背的。具体来说。学生的认知是由身边的现象开始。再到具体的概念。由具体的概念再到抽象的概念。再由抽象的概念形成一定的思想。而我们的德育教育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在小学就进行一系列抽象的思想教育,让一些大学生都难以明白的哲学问题走进德育课堂,让一些枯燥的口号成为德育课堂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忘却了学生身边的、具体的、最基本的做人教育。这样不仅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自担,而且还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失行。《论语》说:“入则孝,出则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孩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药尊敬兄长。这样做了如果还有余力,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古圣贤们并不是孤居书斋的独思者。而是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者,让“知”成为“行”的指导,让“行”成为“知”的目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而我们的德育教育,却把内容当成了知识,作为名词解释。这样且不说“知”与“行”的脱节。就连学生辛辛苦苦背诵的“知”,也是圆囵吞枣地接受,完全没有参与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效率。没过多少时间,就被大脑遗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就成了学生最无聊、听不懂也懒得去听懂的课。
失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即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仅要听他说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些什么,只有言行一致才是国家的宝贝。可以看出。古圣贤们把言行一致作为一种古老的道德准则。而我们的德育评价,却侧重了学生书本上的东西。忽视了学生生活中的状态:注重了学生共性的趋势,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过程。这就使德育评价失去了价值的判断过程。也失去了价值的引导作用。德育教育似乎就是背诵和照搬书本上的东西,考试的分数高低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品行优劣。这样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双重人格:书本上的答案和生活的现实脱节,口头上的说法和真实的行为相连背。当然,更不要奢望让孩子们达到古圣賢们所倡导的“慎独”了。
倘若我们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把发展性的德育评价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导向。那么。我们的孩子们虽不能成为“圣贤”,起码可以成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公民,而不是那些泯然的“众人”。
编辑 张金余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道德之心,道德之心是人的本性。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一个家长教他们说假话,也没有一个老师教他们做坏事,可为什么孩子们的道德行为总是不尽如人意?虽说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还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进行一定的反思,结果我发现了下面的几大原因。
失时。《国语》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即天地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天下就一定会大乱。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就像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一样,也是不可违背的。具体来说。学生的认知是由身边的现象开始。再到具体的概念。由具体的概念再到抽象的概念。再由抽象的概念形成一定的思想。而我们的德育教育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在小学就进行一系列抽象的思想教育,让一些大学生都难以明白的哲学问题走进德育课堂,让一些枯燥的口号成为德育课堂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忘却了学生身边的、具体的、最基本的做人教育。这样不仅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自担,而且还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失行。《论语》说:“入则孝,出则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孩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药尊敬兄长。这样做了如果还有余力,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古圣贤们并不是孤居书斋的独思者。而是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者,让“知”成为“行”的指导,让“行”成为“知”的目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而我们的德育教育,却把内容当成了知识,作为名词解释。这样且不说“知”与“行”的脱节。就连学生辛辛苦苦背诵的“知”,也是圆囵吞枣地接受,完全没有参与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效率。没过多少时间,就被大脑遗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就成了学生最无聊、听不懂也懒得去听懂的课。
失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即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仅要听他说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些什么,只有言行一致才是国家的宝贝。可以看出。古圣贤们把言行一致作为一种古老的道德准则。而我们的德育评价,却侧重了学生书本上的东西。忽视了学生生活中的状态:注重了学生共性的趋势,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过程。这就使德育评价失去了价值的判断过程。也失去了价值的引导作用。德育教育似乎就是背诵和照搬书本上的东西,考试的分数高低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品行优劣。这样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双重人格:书本上的答案和生活的现实脱节,口头上的说法和真实的行为相连背。当然,更不要奢望让孩子们达到古圣賢们所倡导的“慎独”了。
倘若我们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把发展性的德育评价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导向。那么。我们的孩子们虽不能成为“圣贤”,起码可以成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公民,而不是那些泯然的“众人”。
编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