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泰伊思》看导演乌戈·德·安纳的舞美设计理念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笔者陆陆续续看过乌戈·德·安纳(Hugo De Ana)担任导演和舞美的数部歌剧作品。作为业界顶级的视觉呈现大师之一,这位国际大导擅长营造恢宏庞大、华丽迷幻、后现代拼贴的视觉印象。虽然看得多了,会发现乌戈的舞美设计有明显的规律和《套路》,但其视觉风格配合着魔幻的多媒体设计,仍常带来复杂难言的心理感受。
  如2015年国家大剧院全新制作的歌剧《游吟诗人》,倾倒的城池、颠倒的巨型冲锋骑士雕像,营造出这部荡气回肠的史诗悲剧的磅礴气势,特别是剧中《铁砧合唱》的强大气场与恢宏场景,令人过目难忘。
  又如2016年国家大剧院制作、多明戈主演的歌剧《麦克白》中,從第一幕直到中场休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乌戈的舞美一直是阴森古板的森林意象,令人昏昏欲睡。中场休息后一开幕,麦克白再访女巫,多媒体和布景开始《脑洞大开》,坟墓般腐朽的舞台像是突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大气而诡异。然而到了结尾,移动的树林场景,其质感配色又难看到令人怀疑其基本审美——品位如此大开大合如坐过山车,甚至怀疑整场设计是否出自一个人手笔?服装与面具设计的风格让笔者有向英国服装设计师麦昆(Mcqueen)致敬的联想,但是奇异之余仿佛又没有什么道理。
  春节前夕,一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泰伊思》,由多明戈主演,乌戈担任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算是近期笔者在国内看到的视觉感受比较强烈的一场演出。在这里再详细分析一下此剧的舞美呈现。
  歌剧《泰伊思》既表达了对于奢华和享受的欲念,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永葆青春的渴望,又涵盖了宗教禁欲和宗教狂热方面的内容。这部歌剧在过去的几年中迎来了复兴期,众多知名歌剧院纷纷再次将其搬上舞台。
  乌戈为其构筑了一个更富于象征意味、超越真实物质场景的视觉空间。第一幕象征着神圣、牺牲、苦修,视觉空间有两个主要元素:一个是木头,象征着十字架上的1000个碎片;另一个是荆棘王冠,象征着受难和殉道。
  第二幕,乌戈搭建了19世纪风格的多层镜框式舞台,主要视觉元素是大量巨型、错落的银色镜框截断局部。巴洛克式的奢华,加上水纹的抽象映照,既象征着海滨城市亚历山大港的繁荣辉煌,又象征着泰伊思这一人物的纵欲与享乐。奢靡放纵的感觉与第一幕的苦修禁欲等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著名的小提琴独奏乐段《沉思曲》一段,舞台上斜放着一面大镜子,泰伊思斜躺其上顾影自怜,映照出她的生平。这段并非描述泰伊思最后时刻的信仰转变,而是描绘了其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一个迷失并渴望救赎的灵魂所经历的重重矛盾——恐惧年华老去、生命消逝,又害怕找到真我的女性所经历的矛盾。
  但笔者认为这部分的镜子使用,从体量到效果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内心外化的效果。与2008年乌戈在歌剧《阿依达》中对镜面的使用相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后者使用两块镜面营造的心理世界与梦幻空间,是视觉效果真正辅助表演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阿塔那埃尔的沙漠之旅,全剧共进行了两次,而第二次发生在第三幕,阿塔那埃尔引领、指导泰伊思穿越沙漠,在这个漫长旅程中展现了两人旧的信仰和爱的象征毁灭的全部过程。阿塔那埃尔在再次完成旅程之后抵达修道院,修道院以一个巨大的、破碎的维纳斯头像来呈现象征性空间。其中的涵义就是,这一象征必将被摧毁,就像是蛋壳一般,只有被打破,新的生命才能破壳而出,完成从维纳斯的肉欲之爱到上帝的精神之爱的转变。剧末,巨大的荆棘王冠落向维纳斯,一如歌剧开头发生的一般,缓缓上升,象征着泰伊思升向天堂。这不是一次肉体的救赎,而是泰伊思思想的《变形记》。
  通过《泰伊思》一剧,我们可以看出乌戈作为舞美设计的几大特点:
  一、多层次的视觉叠化
  乌戈是学习电影出身,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位电影导演,因而他创作歌剧的技术手段非常接近于电影语言。在《泰伊思》中利用位于台口的歌剧纱幕进行丰富多变的投影,特别是第二幕时,投影的变幻叠化着真实演员的肢体涌动,这种混沌不明比灯光大亮的明确具象的形象,更富有神秘莫测的能量,视觉层次极其丰富。第三幕的沙漠场景,甚至有种在看裸眼3D电影的错觉。笔者认为,从舞美的角度出发,估计前几排观众会有点眼晕——乌戈的歌剧更适合坐在中后区进行观赏,那样的位置更能感受视觉层次与虚实质感的变化。
  二、震撼的体量感
  乌戈十分擅长利用巨型雕塑来营造宗教仪式感和悲剧宿命感,例如在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露天演出的歌剧《托斯卡》,舞台上的雕像传递出强大的气场与表现力,让观众感受到来自巨大人体体量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泰伊思》中破碎的维纳斯代表崇尚物质享乐的罗马世界,与阿塔那埃尔代表的禁欲殉道既相互对比又不停转换。
  三、细节的不讲究
  如前文提到歌剧《麦克白》时所述,其在最后森林一幕时舞台张力突然垮掉,使用难看而写实的黄色树林。在《泰伊思》中,也有这样的瞬间,例如沙漠妖女手持的LED变色彩球道具,如同伦勃朗油画般的厚重质感配上圣诞小串灯般的无稽,瞬间大破功。
  这就是乌戈个人特色鲜明独特的视觉风格,有艺术家的执拗任性、一意孤行,既有奢华厚重的高级感,又常有不讲究、无逻辑的细节,但每部作品总有不少亮点能给观者带来视觉刺激与想象力的启发。
其他文献
所谓演出空间,并非专指剧场中的舞台,而是指演员表演的具体场所,是演员活动的空间。我们知道,最早的戏剧演出是不存在舞台的,自从古希腊剧场出现后,直至今天可见的镜框式舞台,这中间也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演出,如厅堂演出、广场演出等。演出空间不仅是对舞台美术而言的,任何造型艺术都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表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但同时也会受到具体空间的约束。据说古人在创作敦煌壁画前,设计者就对其实现空间的规模、观
期刊
三幕轻歌剧  克拉里(Clari)  (1823年首演剧本)  编剧:约翰·霍华德·佩恩  作曲:亨利·R.毕肖普  首演地点: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  第一幕  第二场  【伯爵豪宅中的另一个套间  【很安静,偶尔有笑声传来  【威斯比娜跑着上场  威斯比:(呼喊)约克索!约克索?  【约克索上场  约克索:别喊,什么事?真要命,没有我在身边你就不能有一分钟的安静吗?  威斯比娜:哦,约克索,
期刊
从音乐剧《花木兰》到续写《图兰朵》  作曲家郝维亚的歌剧、音乐剧创作始于2002年8月,恰逢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音乐剧《花木兰》。总体看来,当时的歌剧和音乐剧市场并不是学院派作曲家理想的创作环境,因为大众审美更为关注戏剧情节的推进展开,却长期忽视戏剧之中的音乐审美,但这是郝维亚毕业之后的首部作品,因此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十分高涨。音乐剧版本的《花木兰》,一如既往地以爱情故事为主线,郝维亚也顺应作品的市场
期刊
编者按:近日,歌剧《檀香刑》在济南市省会大剧院首演三场,在泉城引发观剧热潮。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发表于本世纪初,曾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贯穿全篇的“声音”元素是作品的一大特色。由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历时六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檀香刑》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方面是对名作的改编和精湛的演出水平,另一方面是其彰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让民众倍感亲切。  读过《檀香刑》的人不少,尤其是莫言获得诺奖之后,他和
期刊
莫言的《檀香刑》2001年首版面世。这部可以“用耳朵阅读”的小说要做成歌剧,开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亦如是,但只那一刻的愣神便释然了。原著引用的大量韵文和戏剧化的叙事,如此自然有道可行。谁要新谱“浪语、狂言”“傻话、恨声”?谁要开腔“道白、说戏”“放歌、绝唱”?  歌剧《檀香刑》由莫言、李云涛编剧、李云涛作曲,张国勇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陈蔚导演,刘科栋、王琦、彭丁煌担任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合唱指挥
期刊
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几部西洋歌剧中,普契尼的《图兰朵》可能排名第一,因为它取之于中国题材,其中的《茉莉花》旋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因此2018年沪上演出的第一部歌剧——由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并作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图兰朵》,一经开票,短时间内三场演出的门票全部告罄,连加座和包厢都满座。当然,如此热销也与制作团队和演出阵容有关——从指挥、导演到舞美灯光、服装设计等,都
期刊
6月25日清晨,我收到了戴先生小女儿的信息,得知我亲爱的导师戴鹏海先生因病已于美国时间6月24日上午9时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噩耗传来,悲痛不已!虽然只有三年的博士后经历,戴先生却在诸多方面对我影响深远。这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往日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泪水一一浮现……  初识先生是在2007年。当年我刚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完成一直以来的心愿——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期刊
如果说戏剧性是优秀歌剧的必备特征之一,那么感性、歌唱性便成为普契尼有别于其他歌剧作曲大师的显著特征,这是其特有的符号。《图兰朵》首演于1926年,仅仅11年后贝尔格用十二音写作的现代歌剧《璐璐》诞生。从时间上来看,《图兰朵》可谓是一部现代歌剧了。然而普契尼歌剧一贯注重的旋律性,加上剧中运用的《茉莉花》等中国民间旋律,以及那首脍炙人口的《今夜无人入睡》,使得该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就像《茶花女》一样熟悉
期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
期刊
音乐剧《摇滚·西厢》的故事源自唐代崔莺莺和张生的传奇小说,后世由此演变而成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其原本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也逐渐变化并愈加丰满。而音乐剧《紫石街》则是根据文学作品中潘金莲的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笔者尝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理解这两部作品,将聚焦点放在这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崔莺莺和潘金莲身上,重点观察和比较这两位女性由于各自性格和思想的差异,如何从对自由爱情相似的渴望,到逐渐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