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同的阐释。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剩下的东西。”在众多对于教育的阐述中,张建柏认为,教育就是要立人,需要为教者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让他们成才。
走进环境优美雅致、育人气息浓郁的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张建柏平静地接待了笔者。他文质彬彬,内敛含蓄,身上有着典型的学者风范,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缔造了当地农村教育典范的掌舵人。随着谈话的深入,笔者从他坚定而睿智的目光和对学校未来展望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对教育这项崇高工作的热爱及伟大的教育情怀。让我们跟随张建柏的脚步,去探寻南法信中心小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去感悟其人、其心、其精神……
励精图治,扎根教育二十八载
张建柏自1987年参加工作后,扎根家乡教育,一直奋斗在顺义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如一汪清泉般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家国栋梁之才。
他在多年的育人生涯中,始终发扬一个“率”字,做好师生的领航人;突出一个“和”字,凝聚师生心智;重在一个“学”字,奠定管理基础;发挥一个“纳”字,改善学校环境;注重一个“情”字,发挥育人功能;追求一个“恒”字,构建美好愿景。他兢兢业业奉献在教育事业,曾获得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被评为顺义区骨干教师、顺义区科研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顺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张建柏明白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常带领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积极锤炼师资,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张建柏从教28载,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深知教师在平常工作中的压力与职责,明白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张校长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元智能”“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等主题讲座,传递正能量,让教师具有阳光心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了解学生,看到学生优势,从而减轻焦虑,进而做到尊重学生,享受教育。他先后聘请市基教所、区教科室、师训科的专家领导来校开展“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行动研究”“一线教师搞研究”等专题讲座;请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除此之外,还为教师订阅教育报刊杂志,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理论知识。
在他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主管教学工作合计22次获得区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个人在国家、市区三级刊登论文36篇,市区两级经验介绍9次,市区级奖励28项,论文获奖72篇。独立撰写或参与编辑市区校级论文集合计17项。他来到南法信中心小学两年多来,学校先后成为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基地;学校艺术节获区级二等奖、市级三等奖,师生获奖达到420余人次,为了南法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成长奠定基石。
无私奉献,全力培育质信少年
陶行知曾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他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这些话揭示了校长的重要性。张建柏调入南法信中心小学后,深入课堂,多次调研,与干部师生研讨,最终凝练了学校“质信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培养师生形成了“四质四信”的基本品质,“四质”即修身品质、外在气质、内在才智、生命雅致;“四信”即诚信,树人为本;自信,立身之基;相信,为人之道;互信,沟通之桥。在校园中培育质信少年,为他们未来人生打下浓重的底色。
在他的引导下,学校首重文化,以“质信教育”的文化理念育人,从环境熏陶入手,从围墙到大楼、从下到上、从门厅到楼道、从专用教室到班级教室对学校整体环境文化进行系统设计,体现质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下产生蓬勃向上的发展动力。他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校内打造书香校园,用经典书籍滋养学生心灵;细化《北京市小学生行为规范》,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开发“质信陶养”德育育人工程,利用丰富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他注重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兴趣,在学校先后组建了合唱、舞蹈、武术、绳操、沙罐操、经典诵读、腰鼓等学生社团和美术、剪纸、纸工制作等活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有所长。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成长和人的幸福,张建柏认真贯彻这一理念,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扎根教育事业;用真诚和爱心、无私奉献的情感去呵护学生;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教师,甘为人梯,为顺义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无悔青春!
走进环境优美雅致、育人气息浓郁的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张建柏平静地接待了笔者。他文质彬彬,内敛含蓄,身上有着典型的学者风范,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缔造了当地农村教育典范的掌舵人。随着谈话的深入,笔者从他坚定而睿智的目光和对学校未来展望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对教育这项崇高工作的热爱及伟大的教育情怀。让我们跟随张建柏的脚步,去探寻南法信中心小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去感悟其人、其心、其精神……
励精图治,扎根教育二十八载
张建柏自1987年参加工作后,扎根家乡教育,一直奋斗在顺义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如一汪清泉般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家国栋梁之才。
他在多年的育人生涯中,始终发扬一个“率”字,做好师生的领航人;突出一个“和”字,凝聚师生心智;重在一个“学”字,奠定管理基础;发挥一个“纳”字,改善学校环境;注重一个“情”字,发挥育人功能;追求一个“恒”字,构建美好愿景。他兢兢业业奉献在教育事业,曾获得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被评为顺义区骨干教师、顺义区科研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顺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张建柏明白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常带领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积极锤炼师资,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张建柏从教28载,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深知教师在平常工作中的压力与职责,明白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张校长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元智能”“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等主题讲座,传递正能量,让教师具有阳光心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了解学生,看到学生优势,从而减轻焦虑,进而做到尊重学生,享受教育。他先后聘请市基教所、区教科室、师训科的专家领导来校开展“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行动研究”“一线教师搞研究”等专题讲座;请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除此之外,还为教师订阅教育报刊杂志,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理论知识。
在他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主管教学工作合计22次获得区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个人在国家、市区三级刊登论文36篇,市区两级经验介绍9次,市区级奖励28项,论文获奖72篇。独立撰写或参与编辑市区校级论文集合计17项。他来到南法信中心小学两年多来,学校先后成为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基地;学校艺术节获区级二等奖、市级三等奖,师生获奖达到420余人次,为了南法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成长奠定基石。
无私奉献,全力培育质信少年
陶行知曾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他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这些话揭示了校长的重要性。张建柏调入南法信中心小学后,深入课堂,多次调研,与干部师生研讨,最终凝练了学校“质信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培养师生形成了“四质四信”的基本品质,“四质”即修身品质、外在气质、内在才智、生命雅致;“四信”即诚信,树人为本;自信,立身之基;相信,为人之道;互信,沟通之桥。在校园中培育质信少年,为他们未来人生打下浓重的底色。
在他的引导下,学校首重文化,以“质信教育”的文化理念育人,从环境熏陶入手,从围墙到大楼、从下到上、从门厅到楼道、从专用教室到班级教室对学校整体环境文化进行系统设计,体现质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下产生蓬勃向上的发展动力。他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校内打造书香校园,用经典书籍滋养学生心灵;细化《北京市小学生行为规范》,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开发“质信陶养”德育育人工程,利用丰富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他注重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兴趣,在学校先后组建了合唱、舞蹈、武术、绳操、沙罐操、经典诵读、腰鼓等学生社团和美术、剪纸、纸工制作等活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有所长。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成长和人的幸福,张建柏认真贯彻这一理念,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扎根教育事业;用真诚和爱心、无私奉献的情感去呵护学生;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教师,甘为人梯,为顺义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