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班就读”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指让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身体残障、智力缺陷,以及未成年犯罪这类的学生回归普通班级接受正常教育。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实践,“随班就读”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且也已被证明是促进特殊学生认知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随班就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124-01
1.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按照学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平衡发展的目的。因此,作为特殊教育的语文随班更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相关教学策略的探讨,分析该采取何种有效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目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已进行的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教学方式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成果显著,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教育方式是符合“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随班就读的教师普遍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随班就读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对随读学生会比普通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目的是想让他们更快的融入集体。但是,随班就读的教师普遍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因此对随班就读学生并不能做到有效的“因材施教”,而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比如,面对一些说话有障碍的随读学生,教师没有掌握一定的手语技能,无法与他们进行正常沟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指导
在随班就读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使用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教学方式给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授课,这其中已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而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更是相差甚远,如若教师依旧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没有有层次性的教学指导,那么这些随班就读学生将远远得不到合适的教育,也很难领悟到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而随班就读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收效也日益减小。
(3)教师定制的课堂目标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在定制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课程改革要求,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部分老师在定制课堂教学目标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忽略了随班就读学生和正常学生在学习认知能力、学习领悟能力上的不同。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
调查显示,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改善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笔者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随班就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目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课堂教育提供帮助。
(1)对教师进行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目前,部分地方已将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纳入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中,这很大程度的对教师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出了硬性要求。在语文随班就读教学中,随班就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教师更应该掌握与随班就读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他们的角度进行交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语文的学习能力,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合理恰当
在课堂上,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认知能力迟缓、记憶能力低下,所以他们无法和正常学生一样很好地完成教材上所设的内容。为了适应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应该调整和组织教材,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教材的坡度。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的双基教学,加强基础字词句的训练,完成日常生活要求的语文表达能力、读写能力、理解能力。如,能够根据要求写几句话,能够用正确的发音读部分文章,能够会写生活中常用的字,能够完成正常生活的语言交流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传统语文教材,必要时可以对这些传统教材进行删减、整改、补充等,尽可能增强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状态中,我们不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比正常学生注意力要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形形色色的教学用具去吸引他们,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课后还可以开展相应的以集中注意力为主的娱乐活动。
(4)营造温馨班级氛围,使随班就读学生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的好坏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氛围,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让随班就读学生回答,在回答的时候给予些许提示,这样可以养成他们会自己回答的习惯,还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徐仲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小学;随班就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124-01
1.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按照学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平衡发展的目的。因此,作为特殊教育的语文随班更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相关教学策略的探讨,分析该采取何种有效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目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已进行的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教学方式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成果显著,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教育方式是符合“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随班就读的教师普遍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随班就读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对随读学生会比普通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目的是想让他们更快的融入集体。但是,随班就读的教师普遍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因此对随班就读学生并不能做到有效的“因材施教”,而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比如,面对一些说话有障碍的随读学生,教师没有掌握一定的手语技能,无法与他们进行正常沟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指导
在随班就读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使用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教学方式给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授课,这其中已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而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更是相差甚远,如若教师依旧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没有有层次性的教学指导,那么这些随班就读学生将远远得不到合适的教育,也很难领悟到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而随班就读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收效也日益减小。
(3)教师定制的课堂目标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在定制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课程改革要求,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部分老师在定制课堂教学目标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忽略了随班就读学生和正常学生在学习认知能力、学习领悟能力上的不同。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有效教学策略的构建
调查显示,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改善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笔者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随班就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目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课堂教育提供帮助。
(1)对教师进行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目前,部分地方已将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纳入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中,这很大程度的对教师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出了硬性要求。在语文随班就读教学中,随班就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教师更应该掌握与随班就读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他们的角度进行交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语文的学习能力,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合理恰当
在课堂上,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认知能力迟缓、记憶能力低下,所以他们无法和正常学生一样很好地完成教材上所设的内容。为了适应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应该调整和组织教材,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教材的坡度。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的双基教学,加强基础字词句的训练,完成日常生活要求的语文表达能力、读写能力、理解能力。如,能够根据要求写几句话,能够用正确的发音读部分文章,能够会写生活中常用的字,能够完成正常生活的语言交流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传统语文教材,必要时可以对这些传统教材进行删减、整改、补充等,尽可能增强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状态中,我们不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比正常学生注意力要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形形色色的教学用具去吸引他们,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课后还可以开展相应的以集中注意力为主的娱乐活动。
(4)营造温馨班级氛围,使随班就读学生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的好坏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氛围,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让随班就读学生回答,在回答的时候给予些许提示,这样可以养成他们会自己回答的习惯,还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徐仲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