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期是人类成长之初最关键的教育时期,制定课程内容是进行教育的第一步,探寻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也就成为关键一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大自然、生活中;由于儿童获得知识的方式受到年龄、经验、思维等的制约,他们需要通过行动的方式来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也会随着儿童的行动发生变化。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大自然;生活;行动
儿童视角研究就是要以各种形式和运用各种方式真正倾听儿童的心声,使儿童的“意义”更加明确。①从儿童视角出发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制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儿童的需要、身心发展特点等。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于大自然中
(一)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兒童虽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儿童的“自由性”决定了儿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的天性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馈赠。②儿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有其成长的方式,而教育最好的发展方式是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顺应其天性而教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他们在过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洗礼,慢慢地将自然属性同化为社会属性,但是这一过程是缓慢地,需要成人理解与呵护,理解儿童这一阶段成长的特点,呵护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取之于大自然。陈鹤琴倡导课程内容应该直接取自于大自然、大社会,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通过观察与感受大自然、大社会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习得知识。卢梭的自然教育倡导:遵循人的本性,保持儿童的自然状态,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享受自由、平等、快乐的生活,获得自由的发展,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教育。③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源于大自然,不仅是儿童向往的,还是教师为幼儿提供课程内容的便捷的方式之一。教师需要观察儿童,并随时做好记录,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儿童合适的指导,学会倾听儿童的心声,依据他们的兴趣开展课程内容。
二、幼儿园课程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一)儿童的生活世界。成人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存在着质的差异,“成人的生活是构筑一个超自然的环境,他必须用活动和智慧努力进行工作,同时也必须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范。”④儿童的生活世界有别于成人世界,成人必须遵循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有秩序地进行,习惯于、束缚于社会规定的准则,认为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而儿童由于思想不成熟,很少会受到社会的条框所制约,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超越了社会的约束范围,这是他们这一时期所特有的生活世界。儿童教育的开展应当关注儿童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童趣、童心、天真、烂漫;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他们的生活也应当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而不是以成人的生活方式、内容作为参照物而开展教育,并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压在儿童的身上,让他们过早地承担他们这一时期不该承担的任务。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取之于儿童的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生活即教育”,他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因此,他主张课程内容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活”知识,课程的内容应该立足于生活。⑤幼儿园的课程应当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长的脉动。儿童的教育更需要我们关注他们当下的生活,感受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教育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更多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儿童的生活世界有别与我们成人,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当有别于成人所运用的教育方式,课程内容应当有别于成人理想中的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存在于儿童的生活当中,我们的教育内容应当从儿童的生活当中挖掘,遵从儿童的生活世界。
三、幼儿园课程存在于儿童的行动
(一)儿童获取知识的特点。“与我们社会的儿童和成人的思维比较,”野蛮人“的智力更像儿童的智力。”⑥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他们很难联想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他们的思维带有“泛灵论”的特征,他们也很难感受到集体的表征,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割裂开来的,幼儿的思维方式也如同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才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
(二)儿童的行动带动课程内容的生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注重将儿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还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力所能及的活儿,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不要包办。”⑦陈鹤琴提出: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让儿童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学得知识。⑧儿童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知识点,而这一新的知识点与儿童的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来源也能够多一项选择。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儿童安排课程内容,给儿童更多的动手操作环节,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他们会随着儿童的行动、经验而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内容。
结束语: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国家出台的政策,还是幼儿园制定的一日计划,都离不开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社会环境的考虑。当深入到儿童时,我们会发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紧紧与儿童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当下的生活相联系,儿童是天然的生活能手,他们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并没有成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他们会一直用行动来获取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形成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会在行动中不知不觉地形成。
参考文献:
[1]杨晓萍、王志成.从生活教育视野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走向[J].教育教学研究,2006.
[2]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3]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申国昌、王瑶.陈鹤琴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
[6]列--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J]学前课程,2008.
[8]孔棣华.陶行知教育名著选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注释:
①奠迪.儿童视角研究:儿童研究的新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3-18.
②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9-45
③杨晓萍、王志成.从生活教育视野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走向[J].教育教学研究,2006.7:6
④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
⑤申国昌、王瑶.陈鹤琴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1:7
⑥列--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5
⑦孔棣华.陶行知教育名著选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⑧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姓名:滕娟瑞,出生年月:1991年1月20日,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学校:广西师范大学,专业:学前教育学。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大自然;生活;行动
儿童视角研究就是要以各种形式和运用各种方式真正倾听儿童的心声,使儿童的“意义”更加明确。①从儿童视角出发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制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儿童的需要、身心发展特点等。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于大自然中
(一)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兒童虽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儿童的“自由性”决定了儿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的天性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馈赠。②儿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有其成长的方式,而教育最好的发展方式是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顺应其天性而教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他们在过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洗礼,慢慢地将自然属性同化为社会属性,但是这一过程是缓慢地,需要成人理解与呵护,理解儿童这一阶段成长的特点,呵护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取之于大自然。陈鹤琴倡导课程内容应该直接取自于大自然、大社会,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通过观察与感受大自然、大社会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习得知识。卢梭的自然教育倡导:遵循人的本性,保持儿童的自然状态,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享受自由、平等、快乐的生活,获得自由的发展,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教育。③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源于大自然,不仅是儿童向往的,还是教师为幼儿提供课程内容的便捷的方式之一。教师需要观察儿童,并随时做好记录,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儿童合适的指导,学会倾听儿童的心声,依据他们的兴趣开展课程内容。
二、幼儿园课程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一)儿童的生活世界。成人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存在着质的差异,“成人的生活是构筑一个超自然的环境,他必须用活动和智慧努力进行工作,同时也必须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范。”④儿童的生活世界有别于成人世界,成人必须遵循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有秩序地进行,习惯于、束缚于社会规定的准则,认为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而儿童由于思想不成熟,很少会受到社会的条框所制约,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超越了社会的约束范围,这是他们这一时期所特有的生活世界。儿童教育的开展应当关注儿童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童趣、童心、天真、烂漫;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他们的生活也应当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而不是以成人的生活方式、内容作为参照物而开展教育,并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压在儿童的身上,让他们过早地承担他们这一时期不该承担的任务。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取之于儿童的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生活即教育”,他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因此,他主张课程内容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活”知识,课程的内容应该立足于生活。⑤幼儿园的课程应当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长的脉动。儿童的教育更需要我们关注他们当下的生活,感受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教育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更多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儿童的生活世界有别与我们成人,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当有别于成人所运用的教育方式,课程内容应当有别于成人理想中的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存在于儿童的生活当中,我们的教育内容应当从儿童的生活当中挖掘,遵从儿童的生活世界。
三、幼儿园课程存在于儿童的行动
(一)儿童获取知识的特点。“与我们社会的儿童和成人的思维比较,”野蛮人“的智力更像儿童的智力。”⑥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他们很难联想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他们的思维带有“泛灵论”的特征,他们也很难感受到集体的表征,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割裂开来的,幼儿的思维方式也如同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才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
(二)儿童的行动带动课程内容的生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注重将儿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还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力所能及的活儿,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不要包办。”⑦陈鹤琴提出: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让儿童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学得知识。⑧儿童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知识点,而这一新的知识点与儿童的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来源也能够多一项选择。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儿童安排课程内容,给儿童更多的动手操作环节,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他们会随着儿童的行动、经验而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内容。
结束语: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国家出台的政策,还是幼儿园制定的一日计划,都离不开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社会环境的考虑。当深入到儿童时,我们会发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紧紧与儿童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当下的生活相联系,儿童是天然的生活能手,他们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并没有成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他们会一直用行动来获取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形成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会在行动中不知不觉地形成。
参考文献:
[1]杨晓萍、王志成.从生活教育视野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走向[J].教育教学研究,2006.
[2]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3]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申国昌、王瑶.陈鹤琴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
[6]列--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J]学前课程,2008.
[8]孔棣华.陶行知教育名著选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注释:
①奠迪.儿童视角研究:儿童研究的新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3-18.
②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9-45
③杨晓萍、王志成.从生活教育视野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走向[J].教育教学研究,2006.7:6
④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
⑤申国昌、王瑶.陈鹤琴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1:7
⑥列--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5
⑦孔棣华.陶行知教育名著选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⑧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姓名:滕娟瑞,出生年月:1991年1月20日,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学校:广西师范大学,专业:学前教育学。